“督查”漫谈

对一个当了妈妈的女性来说,永恒的话题总是自己的孩子。我也不例外:小儿马谦,名字是爱人起的,小侄子初听时以为“是不是表示你们家有成千(谦)上万匹马?”他觉得可以叫“马三斤”,因为出生时体重三斤一两。爱人解释“谦”一指“谦谦君子”,另外,《易经》八八六十四卦中,唯有“谦卦”是“六爻皆吉”。其实,在怀马谦的时候,我倒是拟过一个名字:马原,意为马儿来到了草原,自由自在。也是希望他能保持本原,不忘初心。

确实,保持本原、不忘初心可以算是我的人生追求。所以,作为校教学常规督查组的一员,我总在想:学校设立“教学常规督查组”的“初心”是什么呢?

何谓“督查”?我以为,“督”有监督、督促之意,“查”即“检查”。“监督”一词似乎容易引起人们的反感,其实,换个角度想一想:当一些贪腐官员落马,“老虎”被打、“苍蝇”被拍,大家肯定会拍手称快。而这不正是党和人民对权力的监督所发挥的作用吗?我想,总不会有人说:我做我的官,你来监督我干啥?

“检查”,总让我想起“体检”一词。曾看过一篇报导,说富人的人均寿命总体上要高于穷人,原因之一是他们对自己的健康状况比较关注。姑且不去讨论报导本身,但定期体检总不是坏事。没问题,自然安心;有问题,也利于及早发现。我想,学校设立教学常规督查组的“初心”也应该在此吧:关注自身发展,防患于未然,防微杜渐。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当然也有人认为没有必要设立督查组,“太上,下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百姓皆谓我自然”。这也是我所追求的“本原”。并且,要说不希望设立督查组,心愿最迫切的当属我们督查员本身。毕竟,我们不像督导室专司督查,而是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参与督查,会更累。这并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两难处境:发现问题时,如实记录,被记录之人心中总会不高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老虎还有打旽时呢!;不记录,又对不起自身所负职责。成了“欲寄君衣君不还,不寄君衣君又寒。寄与不寄间,妾身千万难!”的小女子,左右不是。

其实,督查我们的何止是督查组呢?我有一个初中同学,她的孩子在实小上学,跟我聊天时说:“每天放学时接孩子,等的时候家长在一起聊聊天,也挺有意思的。看,这个班的队排得整整齐齐,这个班还唱歌、背古诗,那个班小孩打打闹闹,队不成队,老师就像没看到一样。有一个班的班主任是男的,教数学,高高的、帅帅的,小孩子们都喜欢他,有时放学了还抱着他腿不肯回家。听说他下课都不去办公室,就跟学生一起跳绳、踢毽子、玩游戏。”由此我也警醒: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家长们都看在眼里啊!所谓“有口皆碑”,当别人谈起你、谈起一所学校,会用什么样的口吻呢?所以也存着一份“位卑未敢忘忧校”的心思,希望通过自查而避免“被查”。

如前所说“人非圣贤”,督查组成员在督查过程中也难免出现差错。有时会自己发现,主动更正;有时经过提醒、说明,也会把情况解释清楚;最尴尬的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忽然想起来看过的小说里一个情节:棉花丰收,棉农却被商人所坑:压低价格不说,还任意降低棉花等级,明明是优等棉却被评为次等。可怜棉花无口,不能跳出来自证。作为万物之灵的人则不同:原告起诉被告,被告不服,大可提起反诉;对簿公堂,“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即使判决下来了,也可以不服而提起上诉,或发回重审,或二审。还是不服,申请再审。其实这也避免不了冤假错案:当“亡者归来”,或“真凶再现”,真的“铁证如山”,终于发现尚在狱中或者甚至已服死刑之人竟是清白之身,这时会启动国家赔偿,为含冤者恢复名誉。

可是,从来没有哪一桩案子,是靠指着法官的鼻子大骂而得以改判的。

年近不惑的我,其实还是有很多“惑”的。纠结于法理与人情、理想与现实,实在大伤智商与情啇。与爱人交谈:“我哪些地方做的不对,你一定要跟我说啊!”他说:“你做的对!”我还是不放心:“很多时候,我都显得很二啊!”他说:“二得正义!”我不由想笑:这人是不是和我一样二啊?

爱人说起了工厂里的品质管理:当出现违规操作时,第一次,可以说你“不知道(规则)”,第二次,可以说“不小心”,第三次,不管你有什么理由,都看作你是“故意的”。相应的,第一次“提醒”,第二次“警告”,第三次,对不起,要“割肉(损坏经济利益)”了。而品质管理的最高境界,是“人人都是质检员”,不需要专设“品管”。

再说到学校的“督查”,很想模仿一句,说:我有一个梦想:我梦想有一天,督查组会消失不见,“百姓皆谓我自然”!

叶方方: 宿迁市泗洪县第一实验学校教师。首届“魅力宿迁”杯《妈妈的一天》文学、摄影大赛文学组二等奖获得者。

责任编辑:书带草

(0)

相关推荐

  • 张新平:送给曾经摘过棉花的爱人(外一首)

    送给曾经摘过棉花的爱人 张新平 时间的匆忙 来不及将双亲探望 熟透的瓜果顾不上品尝 挥泪远赴新疆 只为把生活过得有模有样 西去的列车疾驰在陇海线上 望着窗外飞奔的白杨 似乎和我一样匆忙 双眼包不住的牵 ...

  • 昨日记||复学督查组来了

    笔记时间:2020年4月23日 农历:庚子年四月初一 笔记地点:通城县城 作者微信:Yxdniaoer 电影<萧红>剧照 全文约1500字,有删节 预计阅读所需时间3分钟 6点多,在可可班 ...

  • 中药漫谈|赤芍与白芍,不易说清楚的芍药

    芍药是可以媲美牡丹的传统名花,而今天我要说的药用芍药是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芍药的根.现代中药学将芍药分为白芍与赤芍,二者功效有别,然而古代并无赤白之分,如<神农本草经>只言芍药,<伤 ...

  • 北京记忆丨北京东安市场旧闻漫谈

    编者按:本文是由张子华 李雅轩 白玉晨 莫文通.常玉奎 刘鸿印 丁德贵 康耀庭八名原东安市场摊贩根据亲身经历所写的回忆资料,写成于1966年2月.现在作者除李雅轩.莫文通.常玉奎外都已逝世.这篇文章是 ...

  • 站桩 | 漫谈蹲猴桩三要

    漫谈就是胡扯 在我练过的桩里,最喜爱蹲猴桩,练起来不至于枯燥,而且有三要六艺作导向,慢慢练慢慢悟,就像青梅煮酒,小火慢烹,有滋有味. 蹲猴桩是戴氏心意六合拳独有的内功修炼桩法,全名叫"先天一 ...

  • 高建忠—血府逐瘀汤漫谈

    拾伍治病之要诀,在明白气血--血府逐淤汤漫谈 (一)明白气血和辨病位用方不读书,不足以临证.每一位临床大家都应该是饱学之士.不临证,也不容易读懂书(中医书). 中医书中很多内容必须经临证体悟才能真正明 ...

  • 张廷模:漫谈附子

    附子和前面祛风湿散寒药当中的川乌或者乌头,是来源于同一种植物.川乌头是种下去的母根,依附在母根旁边长出来的就叫做附子,依附在母根旁边,如子之附母,属于同一种植物.它的整个块根称为附子,但是在商品药材当 ...

  • 市场监管总局召开互联网平台企业整改督查专题会

    5月7日,市场监管总局召开互联网平台企业整改督查专题会,对互联网平台企业整改督查和评估工作进行调度. 会议听取了各相关省(市)市场监管局督促平台企业整改工作汇报.4月13日行政指导会后,有的地方加强统 ...

  • 中医治疮疡(杏林寻宝·中华传统医药漫谈)

    疮疡是各种致病因素侵袭人体后引起的一切体表化脓感染性疾病的总称,包括急性和慢性两大类,是中医外科疾病中最常见的一大类病证. 中医疮疡的治疗分内治与外治,二者常结合应用.疮疡内治法的总则为消.托.补.初 ...

  • 沈谦益:中医源流漫谈

    录音原文翻译稿: 各位好,今天我把曾经的学习心得和大家一起分享.其中有些内容也是道听途说的,毕竟年代久远,不好考证,希望大家能够谅解.这次主要是讲中医源流方面的内容,分为几块展开. 一.中医的概念 我 ...

  • 漫谈“读方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治病三年乃知天下无方可用。”

    被后世尊称为"药王"的唐代名医孙思邈在<大医精诚>里说:"世有愚者,读方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及治病三年,乃知天下无方可用." 有些愚蠢之人,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