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Nano Lett.:基于碳纳米管的近红外纳米传感器用于SARS-CoV-2刺突蛋白快速检测
相关推荐
-
Nat Commun:科学家筛选出能有效治疗COVID
-19感染的迷你抗体-sybody 23分子 来源:本站原创 2020-11-09 14:51 2020年11月9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Communi ...
-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郑磊教授团队2020年度代表性成果导读
郑磊,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珠江学者"特聘教授,现任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检验医学科主任.广东省重大疾病快速诊断生物传感技术工程中心主任等职务.主要学术任职包括 ...
-
新冠疫苗的奥秘——如何选择疫苗抗原?
在全球新冠病毒感染人数累计超过 1 亿,死亡人数超过 230 万之时(图 1),疫苗作为抵御新冠病毒全球大流行的终极武器,被人们寄予厚望.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正在从多种不同种类的技术平台开展新冠疫 ...
-
研究速递 | 新冠病毒进入人体细胞的新型受体被发现!
COVID-19大流行给全球公共卫生造成了严重的挑战.病原体SARS-CoV-2通过其刺突(S)糖蛋白与宿主受体ACE2结合,该蛋白介导膜融合和病毒进入.尽管ACE2作为SARS-CoV-2受体的作用 ...
-
决定COVID-19向地方病过渡的免疫学特征
本研究分析地方性人类冠状病毒(HCoVs)的免疫和流行病学数据发现阻断感染的免疫快速减弱但减轻疾病的免疫长期保持.研究提示SARS-CoV-2一旦达到地方性阶段并在童年首次暴露,其病毒力不会高于普通感 ...
-
响应全民免疫,新冠病毒中和抗体检测来了,该怎么检??
接下来,和大家具体聊一聊新冠病毒.疫苗以及中和抗体,让你不再是"雾里看花". 01 "敌人"的样子 我们知道,导致新冠肺炎疫情的罪魁祸首是新型冠状病毒,国际病 ...
-
研究发现具有抗冠状病毒感染活性的抗菌肽 DP7
SARS-CoV-2疫情的爆发再次证明,RNA病毒通过突变.基因重组和跨物种传播,可以对全世界人民的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即使在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SARS)和中东呼吸系统综合征(MERS)爆发之后, ...
-
新型冠状病毒入侵人体细胞之谜
作者 郭晓强 SARS-CoV-2表面刺突蛋白可与肺泡细胞膜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特异性识别,并启动随后的膜融合,协助完成病毒内吞.有关病毒感染过程的认识,对特异性疫苗的研发和针对 ...
-
#新冠疫情#【首次发现新冠病毒感染人体细...
2019年至今新冠疫情爆发并在全球大流行,严重威胁了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这场特殊的战役里,病毒毒株分离鉴定.感染机理.快速检测.诊疗方案.抗病毒药物的筛选以及疫苗研制都在被积极推进,科 ...
-
东南大学:基于Hemin / G-Quadruplex辅助信号放大系统的适体传感器用于胃癌外泌体的电化学检测
图:高灵敏度检测外泌体的无标记电化学适体传感器示意图 胃癌细胞的外泌体通过调节肿瘤微环境增强肿瘤迁移和侵袭能力,但目前检测肿瘤特异性外泌体仍然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大多数方法都无法在正常外泌体的背景中有效 ...
-
多伦多大学Xinyu Liu 课题组---了解基于碳纳米管的离子二极管:设计和机制
通过生物离子通道对离子传输的整流引起了很多关注,并激发了离子二极管的蓬勃发展和应用.然而,高性能离子二极管的发展仍然具有挑战性,由一维离子纳米通道构建的离子二极管的工作机制尚未完全了解.这项工作报告了 ...
-
Talanta:基于双适体识别的G-四链体纳米线选择性分析肿瘤细胞外泌体
肿瘤来源的外泌体,包含肿瘤细胞的重要分子信息,可通过改变肿瘤微环境以促进肿瘤生长和发育来影响肿瘤发生.外泌体通常大小约30~150 nm,肿瘤来源的外泌体在绝对数量上优于即使在癌症晚期也非常罕见的循环 ...
-
福大王星辉&西工大官操Nano Lett.:MOF衍生Co0.85Se/氮掺杂碳硫主体-锂硫电池
通讯作者:王星辉:官操 通讯单位:福州大学:西北工业大学 锂硫电池具有成本低和理论能量密度高的优点,但存在多硫化锂的穿梭效应和硫氧化还原动力学缓慢的问题. 因此,西北工业大学官操教授和福州大学王星辉教 ...
-
莱顿大学Nano Lett.:石墨烯纳米带上电流诱导的Co原子一维扩散
通讯作者:Jan M. van Ruitenbeek 通讯单位:莱顿大学 Co吸附原子在石墨烯纳米带上的一维扩散已经通过扫描隧道显微镜(STM)进行了诱导和研究. 为此,莱顿大学Jan M. ...
-
浙大《Nano Lett》:可用于发电、加热、冷却的衣服或将诞生!
编辑推荐:本文提出了一种具备纳米结构的Janus织物,该织物可利用太阳和大气层的红外辐射窗口进行被动的加热和散热,从而实现全天候的室外个人热管理.同时,这种织物与皮肤之间形成的显著温差还可成为构成热电 ...
-
【研究分析】中国各省碳排放额分配及减排潜力
本文来源:田云,林子娟.巴黎协定下中国碳排放权省域分配及减排潜力评估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21,36(04):921-933. 转自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学 点击播放键听全文↓ 01 介绍 近年来 ...
-
磁性壳聚糖/多壁碳纳米管|碳纳米管/有机硅树脂复合材料|镍包裹碳纳米管|纳米管-In2O3纳米复合材料(CNT–In2O3纳米复合粉体)
由于碳纳米管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电学性能和热学性能﹐而引起了研究人员们广泛的关注.因此,碳纳米管是用于增强聚合物的最理想的材料.然而﹐由于碳纳米管比表面积大,长径比大,从而导致易团聚﹐难以发挥其应有的 ...
-
壳聚糖-多壁碳纳米管复合膜|BeO纳米管包裹的Cu纳米线|聚乙二醇/多壁碳纳米管复合材料(f-MWNTs-PEG)|DMY功能化多壁碳纳米管复合材料(f-MWNTs-PEG-DMY)
利用壳聚糖和碳纳米管具有生物活性及对骨细胞的高亲和性,从组成和结构仿生的思路出发,把无机碳纳米管与有机壳聚糖两种材料复合,制备出界面结合好,溶解性好,稳定性好和分散性高的壳聚糖共价接枝碳纳米管复合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