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14.6)---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虚劳2)

14.6 大黄蟅虫丸

羸[léi}瘦,腹满,不能饮食,食伤、忧伤、饮伤、房事伤、饥伤、劳伤、经络营卫气伤,内有干血,肌肤甲错,两目黯黑。缓中补虚,大黄蟅虫丸主之。

五劳虚极之病,那么他有个证候了,底下就是,羸瘦腹满不能饮食,那么他这个证啊,一般都是这样子。

羸瘦,瘦的厉害,可他肚子满,就像那个蝈蝈似的,这个满就是中虚呀,不能吃东西,不能饮食。那么这种情况,就是这一段所要讲的五劳虚极之证。

怎么得的呢?原因是不一了,食伤、忧伤、饮伤、房事伤、饥伤、劳伤等等地吧。你吃东西不检点,饮食无节,再不就是多忧善愁的人,这都容易伤。饮伤,房事伤,就是男女不节制。劳碌饥伤,饱一顿,饿一顿,过劳,这等等地都可以致五劳虚极之证。

这几种伤的结果,经络营卫气伤,他结果呀,没有不影响到这个营卫之气的,营卫之气哪来的呢?在经络啊,他古人这个经络啊,大血管谓之经,小血管就是络。

我们说这个营卫在哪儿呢,在血管里头,血液在血管里头的作用,就叫做营,血管外的作用,就是气的作用,就叫做卫。那么最终各种的伤损,都能使之营卫之气损伤,营卫之气伤,所以由营卫就可以及到气血了,那么最后就伤于经络,而为干血,内有干血了。

这个干血有他一定的证候,肌肤甲错,两目黯黑,这就是干血之候,所以这个很准确,肌肤甲错就像这个鱼鳞似的,两目黯黑,眼睛啊,黑眼窝子,而目也不光泽,就是眼睛也不光泽。

那么这个大黄蟅虫丸,它有缓中补虚之效。他怎么提这个缓中补虚?叫大黄蟅虫丸嘛,他是个攻药啊,你看他这个方剂就明白了,这个方子也很好啊,这个方子也最常用,完了把这一个讲一讲。

这个方子它是祛瘀,是大力祛瘀呀,它既搁这个水蛭、虻虫、蛴螬、蟅虫这些诸虫,这个药祛瘀的力量都相当的有力量;另外,他又配上干漆、桃仁,这干漆、桃仁也是祛瘀有力量的药;那么这个大黄药量用的不重,而且又蒸,它这个攻破的力量就差了。

你像咱们那个核桃承气汤,虽然没有用这些虫子这么些下瘀有力量,它能往下攻破的力量,把大黄、芒硝一起搁,它有力量啊,用调胃承气汤加桂枝桃仁嘛。

这个呢,它攻下的力量小,这个十分呢,要拿着古人的分量来说呀,就是二两半,你看这个生地用多少,这个干地黄十两,这个二两半,那不差多了嘛,而且它又蒸了,这个大黄要是久蒸,久晒,它不泻肚。

所以有些人啊,看到这个大黄蟅虫丸啊,除非做药的时候不按照古法,按照古法它不会泻的。所以他说这个缓中补虚,主要在地黄、芍药这两个药上,大量的用干地黄。

干地黄这个药也有清瘀作用你可知道,同时它起强壮滋阴,治干血嘛,它起强壮滋阴的作用,它补虚,与芍药配到一起,更有这个作用。

另外,还做丸药,丸药最缓不过了,你看他一回吃多点儿啊,很少,小豆大的丸子,一回才吃五丸,那才多点儿,所以咱们现在那个大黄蟅虫丸啊,它是丸子大,丸子大约一钱吧,一钱,我就是一天让他吃一丸。

这个药他用蜜丸,这个蜜也是个补中的药啊,大量的生地,芍药配合蜜,所以这个药是在通之中它补,所以叫缓中补虚,这个药不伤,他就是做这个配药的时候,他要是搁生大黄弄成面子那就不行了,那就要泻肚的,虽然少它也泻。

他说的这个肌肤甲错,两目黯黑,有这个情况要注意用这个药,要有这些情形这药最好了。

我们现一般地用在这种顽固性的瘀血,你像我们治肝病最常遇到了,你像这个脾功能亢进啊,那么他有瘀血,你暴攻是不行的,用这个药挺好使。

我治过一个,在文化大革命以前那会儿,那是一个年轻人得肝炎,怎么治他也不好,后来有一天啊,我就问他,你说你还身上哪儿不好啊,他说我一天啊,这个身上啊,得掉一层皮,我说你撸开腿我看看,一看啊,这蛇皮,就是肌肤甲错,嗨,后来我说,得了,你这个病你先别吃汤药了,我就给他吃这个,他吃了这个,是一天比一天好,这个人啊,这名字我想不起来了。

所以这个,古人他对这个药物,他有一种特殊的证候,这个方子啊,它治干血,干血就是积久的瘀血,是这个咱们说这个劳病,都不是一日造成的这个病。

我们家乡都管这个叫做烟尘病,都是积年累月,积累的这个病,那不是一时能够去掉的,所以缓治的法子,那么这个方子还是很好很好的,没毛病。

今天讲的方子都是极有用的方子。

底下还有獭肝散,这都是附方了,底下全是附方,底下这个都是林亿呀,宋朝时候他们校对这个《金匮要略》时候,他也到处翻去,《千金》啊,《外台》啊,《肘后方》他都翻,看到有治虚劳的,他也都把它弄来了。

石涛 松溪茅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