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经注》里的黄河(河南篇·上)

(0)

相关推荐

  • 嵩县古山水地名考(增补修改版)

    嵩县古山水地名考(增补修改版)

  • 卷四(2/3)

    君祠.诸欲升山者,至此皆祈请焉.从此南入谷七里,又届一祠,谓之石养父母,石龛木主存焉.又南出一里至天井.井裁容人,穴空迂回,梗曲而上,可高六丈余.山上又有微涓细水,流入井中,亦不甚沾.人上者皆所由涉, ...

  • 周初地理考,6

    (十一)古称大夏在河东,太原乃涑域,涑水亦称晋水. 再考证实沈居住在大夏,杜注认为在今天的晋阳县①,服虔却认为:"大夏在汾浍之间."顾颉刚的<日知录>(卷三十一唐字条) ...

  • 焦城沧桑 | 贡发芹

    戴上耳机听更嗨! 明光历史上,确有焦城,该焦城非今河南中牟西南的古焦城.南梁北魏曾在这里发生"焦城之战",据<方舆纪要·卷二十一>记载:"焦城,在淮陵废县西. ...

  • 卷七(2/3)

    首受河水,有石门,谓之为荥口石门也.而地形殊卑,盖故荥.播所道,自此始也.门南际河,有故碑云:惟阳嘉三年二月丁丑,使河堤谒者王诲,疏达河川,遹荒庶土.云大河冲塞,侵扌采金堤,以竹笼石葺土而为堨.坏隤无 ...

  • 卷四(3/3)

    流,又有崖水,出南山北谷,迳崖峡,北流,与干山之水会.水出干山东谷,两川合注于崖水.又东北注橐水,北流出谷,谓之漫涧矣.与安阳溪水合,水出石崤南,西迳安阳城南,汉昭帝封上官桀为侯国,潘岳所谓我徂安阳也 ...

  • 《水经注》原文、译文(上):看你所不知道的古代中国地理名著

    古筝-高山流水.mp35:28 来自古韵国学 原序 <序>曰:<易>称天以一生水,故气微于北方,而为物之先也.<玄中记>曰:天下之多者水也,浮天载地,高下无所不至, ...

  • 《水经注》卷十三新考(上)

                     一.<水经.㶟水注>(朔州段)新考     摘要:<水经注>㶟水(桑干河)上游基本在今朔州境内.本文宏观层面依据文献记载着重从时间维度进行多重 ...

  • 《水经注》里的黄河(河南篇·下)

    <水经注>里的黄河(河南篇·下)------<水经·河水注>卷五所涉河南地域考略杨年生摘要:本篇按"三层二维法"[①]即宏观层面依据文献记载着重从时间维度进 ...

  • 《水经注》里的黄河(甘肃篇·下)

    河水又东,洮水注之.<地理志>曰:水出塞外羌中.<沙州记>曰:洮水与垫江水,俱出嵹台山,山南即垫江源,山东则洮水源.<山海经>曰:白水出蜀.郭景纯<注> ...

  • 《水经注》里的黄河(甘肃篇.上)

    摘要:<水经·河水注>是研究黄河流域最重要的史地文献之一.本篇主要采用"三层二维法"即宏观层面依据文献记载着重从时间维度进行多重比对勘验(鉴于文献记载的模糊性):中观层 ...

  • 《水经注》里的黄河(榆林篇[1])

    ------<水经·河水注>所涉榆林地域考略[2]杨年生摘要:<水经·河水注>是研究黄河流域最重要的史地文献之一.本篇主要采用"三层二维法"即宏观层面依据文 ...

  • 《水经注》里的洛阳(谷水篇)---​《水经•谷水注》考略

    <水经注>里的洛阳(谷水篇) ---<水经·谷水注>考略 摘要:<水经·谷水注>(卷十六)是研究洛阳地域最重要的基础性历史文献之一.本篇宏观层面依据文献记载着重从时 ...

  • 《水经注》里的黄河(初稿)

    摘要:北魏郦道元所撰<水经注>是我国第一部以水道为纲,全面系统的综合性历史地理巨著,对于研究中国历史地理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同时它还是一部颇具特色的古典文学名著,被誉为山水文学的开创者.清 ...

  • 《水经注》里的河南汜水

    <水经.汜水注>考略 河水又东,合汜水.水南出浮戏山,世谓之曰方山也. 汜水,即今汜水,经腾讯地形图校验,源出今河南巩义市东南浮戏山雪花洞景区南伏羲大峡谷附近.北流经荥阳市汜水镇西,北入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