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仿不等于盲从——我与领导因为写一篇讲话稿干了一架

全文字数:1376 字

预计阅读时间:4 分钟

到底是书生出身,我虽然知道要服从领导、“模仿”领导,但有一次却不知天高地厚地与领导干了一架。

那次我为地委某领导起草一篇在职工代表大会上的讲话,本来以为写得蛮可以的了,谁知领导阅稿时加上一句“要关心职工和群众的生活”。我一看,觉得逻辑上有毛病,就去找领导解释:报告领导!“职工”是“群众”的一部分,二者是大概念与小概念的关系,不是并列关系,所以要么不要“和”字,要么“职工”和“群众”取其一即可。

领导听了半天还是没弄明白,于是我就打比方:这就好比说“蔬菜和黄芽白”,“蔬菜”是大概念,“黄芽白”是“蔬菜”的一种所以是小概念,二者不能并列。领导越听越糊涂了,见我还要解释,突然眉毛一竖:“别说了别说了,什么蔬菜黄芽白这个那个的,到底我听你的还是你听我的?”这下我也来了火:“那好吧,以后别叫我写稿子,另请高明吧!”冷静下来又后悔,完了,冒犯了领导,以后这日子还怎么过?幸好,领导到底是领导,大人不计小人过,以后还是叫我写稿,而且不再轻易改动,顶多把个别标得不太清楚的标点符号标清楚一点就是了。

按说,类似“蔬菜和黄芽白”的语病真的用不着太较真,领导文稿中这样的瑕疵多着呢,但我由此想到:“模仿”领导是必须的,而盲目服从是不妥的,这叫对领导负责,也叫对事业负责。所谓“模仿”领导,只是就思路、主题、观点、风格等大的方面而言,具体如结构、标题、遣词造句等则是秘书的事,必须精心细致,尽量不出大的毛病。如果发现领导改稿有欠妥的地方,应该敢于提出、善于解释,绝不能将错就错,听之任之。

更何况,任何一位领导哪怕是再高明的领导,都不可能是完人,不可能什么都懂,不可能什么事情都考虑得很周全。

由此,“模仿不等于盲从”的另一层含义是:秘书的脑袋应该是领导的脑袋的扩大,秘书的手脚应该是领导手脚的延长,写稿时要善于为领导多做拾遗补阙、锦上添花的事。比如:

领导某方面的专业知识不足,可能改稿时冒出句外行话,你得帮助纠正;

领导想表达某方面的意思但表达得不够准确不够深透,你得顺着他的思路想下去,帮助他把意思说准说到位;

领导想举某个事例但说出去可能产生某种副作用,你得帮助领导把握分寸,把话说得周全些;

领导的某个观点可能有失偏颇,你得帮助修正;

领导表达某种哲理但听起来太抽象太晦涩,你得尽可能写得深入浅出,或恰到好处地举个例子,让听众能够听明白;

有些时候,领导因为工作太忙或来不及想清楚而未就起草某篇讲话明确授意,你就得根据会议主题和平常的观察、积累先列个提纲,让领导修改、审定后再起草。

对这些方面,作为从秘书“转身”为领导的我,体会太深了。虽然因为我写了那套《大手笔是怎样炼成的》而使一些同志在为我起草讲稿时总是有点缩手缩脚,但对他们提出的合理意见和建议我都予以采纳,他们对我改过的稿子中某些不足之处进行再修改再完善,我也予以肯定,所以他们说我“大气”。说“大气”不敢当,其实领导真的离不开秘书的帮衬和补充。

总之,善于“模仿”领导,才能有高度、有底气、有境界;不盲从领导,才算尽职责、尽能耐、尽忠心。

来源:《秘书工作》杂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