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大同社会?老子教导我们怎样才能进入大同
相关推荐
-
老子道家思想的现实意义浅论
一.道家思想起源的特性 道家哲人老子不仅是中国古代第一位哲学家, 而且,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哲人也是中国古代最早对社会文明演进进行系统性反思. 批判的思想家."批判性反思"的理论品格 ...
-
听张庆祥讲《道德经》第四十四章之心得分享
第四十四章 知止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大家好,今天与大家分享张庆祥讲<道德经>第四十四章之心得. &quo ...
-
道德经第十二章——五色令人目盲
这一章是我一直以来比较喜欢的章节,只是随着时日推移,我对于这一章节的认知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虽然依旧挺认可这一章节. 先贴下原文: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 ...
-
古人的天、地、人“三统协和”宇宙观
宇宙本来就是一个"协和"的整体,这种"协和"也可以称为"太和".仅就自然的方面来说,这不过是一种预定的"协和论":而就社 ...
-
老子的理想国与孔子的大同社会有什么区别?小康社会内容是什么?
此篇承接(老子"太上,不知有之"的理想国是什么样的?)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庄子说:"至德之世,不尚贤,不使能.上如标枝,民如野鹿.端正而不知以为义,相爱而不知以为 ...
-
大同社会到私有制再到大同社会
原始的大同社会时期,人人天下为公,将自己的劳动所得贡献给集体,集体首领做分配,当时因为物质资源不足,一般会优先考虑将资源给青壮年劳动力既能生育还能生产,以维持氏族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 ...
-
高考623分仍淡定送外卖,经过社会残酷吊打,才能做到心静如水!
高考出成绩了,那些成绩优异的,要么高兴地蹦起来跳起来,要么激动地泪流满面. 一位叫王威的湖北考生却非常冷静,他考出了623分的好成绩. 查完成绩,却仍然淡定地送外卖,一副风平浪静的样子. 有人佩服,有 ...
-
实用贴:期末复习备考教研组长、教导主任怎样才能抓到点子上?
[红顺视点]:实用贴:期末复习备考教研组长.教导主任怎样才能抓到点子上? 教导主任是全校教学质量第一责任人:教研组长是学科教学质量第一责任人.教导主任强,则学校质量强:教研组长强,则学科质量强.在期末 ...
-
《阴符经》中的五贼之谜,必须用老子的智慧,才能真正解开
什么是老子的智慧?可千万不能误认为这只是一种观点,也不能误认为这是一种说法,更不能误认为这是一种看问题的立场. 所谓老子的智慧,就是根据老子的<道德经>:"有物混成,先天地生&q ...
-
老子当年教导孔子怎样理解“上善若水”,孔子听后顶礼膜拜
我国先秦时期,百家争鸣,大师辈出,开启了华夏文明在文化领域的第一个盛世.大思想家.大哲学家.大文豪老子无疑是诸子百家里边最有智慧的一位,他用毕生所学,创造了"道家学说",并以500 ...
-
老子参透了宇宙,他才是人类社会的精神孕育者
世界是一元的还是二元的 所谓一元论和二元论,指的是世界的本源是一个还是两个,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自古及今,人类对宇宙的探索从没停止过,从原始的自然崇拜,到今天的科学探索,人类对未知世界的了解越来越多, ...
-
道学家陈烯尧《道德经新解》第三章原来老子说的是未来社会的样子
原标题1:陈烯尧<道德经新解>第三章原来描述的是理想的大同世界现象状态 原标题2:陈烯尧<道德经新解>第三章开篇道不能显达的诸多异象和严重后果不可小觑 <道德经>原 ...
-
老子的这些话,是否与社会进步背道而驰?(附《道德经•第三章》原文及译文)
<道德经>第三章的文字,不知被多少人鄙弃过,他们认为老子在提倡愚民政策--"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不就是让老百姓没有知识.没有欲望,好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