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子刊:找到62个“护胖”基因!科学家分析数十万人数据,发现62个与高体脂、低心血管代谢风险有...
相关推荐
-
Nature子刊:一半的肥胖者很健康,没有三高症状,原来是有这些基因在保护他们
撰文|王聪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全球有近20亿人超重或肥胖,每年因超重或肥胖导致的死亡高达280万.在全世界范围内,肥胖已经成为了一个主要公共健康问题. 肥胖者往往会出现高血糖.高血脂,以及 ...
-
体重轻≠瘦,测测这3项看你是不是「假瘦子」!
BMI正常但体脂率过高的人是「假瘦子」,患心血管病的风险可能并不比超重人群低. 如果你BMI正常但腰围.腰臀比.颈围有超标,你该减减脂了. 我发现身边有一些这样的朋友: 他们虽然看着瘦,但身上比较松弛 ...
-
研究发现乙醛脱氢酶2调控肝脏胆固醇代谢机制
Redox Biology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尹慧勇课题组题为Acetaldehyde Dehydrogenase 2 Regulates HMG-CoA Reductase St ...
-
胖一点没关系?真的可以“既健康又肥胖”吗?
有没有看过有人每天都去健身房,还有啤酒肚? 研究发现,即使代谢指标正常,肥胖本身就会使早亡风险更大.因此,可能不存在所谓的"既健康又肥胖"(fat and fit). 对于有啤酒肚 ...
-
黑巧克力可改善心血管?随机对照研究系统回顾与荟萃分析
黄烷醇是一种天然抗氧化剂,在可可.黑巧克力中含量较高.黄烷醇会使黑巧克力和可可吃上去发苦,因此巧克力制造商曾花费数年时间想方设法去掉这种苦味. 2016年9月28日,美国营养学会(ASN)官方期刊&l ...
-
全球“战役”打响,如何更好地实现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管理
2020年,新冠疫情的爆发,让人们不禁重新审视起健康的意义.人们逐渐发现,慢性病患者在面对新冠病毒时更为脆弱.在这部分人群中,对生命造成直接威胁的可能并不是病毒感染造成的肺炎,而是更易发生多组织器官受 ...
-
晚6点前吃晚餐,可改善糖代谢
近日,一项日本学者进行的研究表明,早些吃晚餐,有助于改善次日血糖波动,以及次日早餐后的血脂代谢状况.这里所指的早些吃晚餐,是指晚6点.研究者在健康参与者中,比较了晚6点吃晚餐和晚9点吃晚餐的血糖情况. ...
-
《自然》子刊:抑郁症真是超级复杂!耶鲁科学家分析120万人数据,发现了17个致病基因丨科学大发现
重度抑郁症(MDD)是一种复杂且常见的神经精神疾病,全球估计有4.4%的人患有抑郁症.因为很容易复发,所以有些患者会长期受到MDD的折磨,最终导致自残甚至自杀等行为. 已有的家系研究表明大约有40%的 ...
-
运动难消“胖伤”!分析超50万人数据发现,运动有益健康,但不能抵消肥胖对身体的伤害丨临床大发现
又到了年终总结,立flag的时候了. 在很多人的新年目标里,肯定有一项是减肥. 朋友们,如果你们真的超重或者肥胖,那就下定决定减肥吧. 近日,来自西班牙的研究团队分析了52.7万人的运动和健康数据,发 ...
-
JAMA子刊:剧烈运动更有利于健康!超40万人10年随访显示,高强度运动占比过半,与全因死亡风险降低...
高强度运动更有益于健康,再添力证. 近日,来自武汉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等国内外的研究结构,在研究403681名成年人长达十年的随访数据之后发现:在中高强度运动总量相同的情况下,高强度运动占比越高,全因死 ...
-
Science:从64万人中找到“喝水都会胖”的关键基因,已开始探索成药性
来源:生物探索 2021-07-05 12:01 药物研发,旨在解决困扰人们的疾病,而在当前人类面临的健康问题中,肥胖无疑是最值得生物制药企业关注的领域之一.目前,全球共有肥胖成人6.72亿,占全部人 ...
-
只吃不胖,不再是梦!64万人中找到“喝水都会胖”的关键基因!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14 年全世界就有 39% 的女性和 38% 的男性(18 岁及以上)超重,并且 15% 的女性及 11% 的男性肥胖.这意味着,在 2014 年全世界就有近 20 亿名成年人超 ...
-
《自然·医学》:脂肪细胞“长胖”200倍的机制找到了!科学家首次发现,脂肪细胞竟然也可进入细胞周期丨...
作为代谢领域的"神药",二甲双胍或许算是最著名的"斜杠药"了.不论是降糖还是减肥,甚至是抗衰老抗肿瘤延长寿命,二甲双胍都能发挥或大或小的作用. 近日,科学家又发 ...
-
倪海厦-美国研究:男性摄护腺癌基因 妈妈遗传的
本文摘自倪海厦汉唐中医馆论文医案内部查询软件V2021版 Gujizhai.net 男性独有的摄护腺癌,与遗传自妈妈的基因有关?美国医学家研究发现一种易使男人罹患摄护腺癌的基因,存在于遗传自母亲的粒腺 ...
-
《自然》子刊:喝酒脸红真的更能喝?科学家首次发现,脑内星形细胞ALDH2主导的酒精代谢是醉酒的关键丨...
酒后步履不稳.运动不协调等失常行为的原因,咱们可能都猜错了. 近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酒精滥用与酒精中毒研究所Zhang Li领衔的研究团队,在<自然·代谢>上发表了一项有趣的研究成果. ...
-
Science:爱吃甜食的基因找到了,揭秘肥胖基因影响大脑的机制
肥胖是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十大慢性疾病之一,全世界有近40%的人超重,13%的人肥胖.肥胖者更有可能患上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慢性肾脏病等.在中国,超重和肥胖人群已逾3亿人. FTO基因,肥胖基因,是指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