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那些香香的事儿(二)

我们都知道,过去元宵节又叫上元节,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日。又有佛法加持,即从汉明帝推崇佛教开始,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这一规定渐渐地在民间得以推广,灯会就是这么来的。

南宋 李嵩《观灯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说来说去,这个节肯定在晚上进行,“宵”字的本义就是晚饭后,大概八、九点钟,代表夜里。《长安十二时辰》描绘的正是上元节前夕,到节日当晚所发生的故事。

今天我要给你们讲一个“东京十二时辰”的故事,因为上一篇我们说过了唐代的香事,那么大宋东京汴梁城的小姐姐,在这一天会做哪些“香香”的事情呢?

北宋 赵佶《瑞鹤图》(局部) 辽宁省博物馆藏

巳初(9:00):起床洗漱。

“婢擎金澡盘盛水,瑠璃碗盛澡豆。”——出自《世说新语》,澡豆就是用来洗脸、洗手和洗澡的。澡豆的配方很多,最有名的当属永和公主的澡豆方,里头特别贵重的有:沉香1两,鹿角胶3两,麝香半两。还要配合花露加入温水中一起洗,花露是由蔷薇、桂花、薄荷、荷叶蒸馏而成的香水。这只是早起洗漱,如果是洗澡的配方就更复杂讲究了。

巳正——午初(10:00--11:00):梳妆。

先用篦子蘸取乌发香油,或者桂花油梳理头发。再用白面的香粉打底,再用七香丸、麝香小龙团或是螺子黛来描眉。最后,唇妆里面除了朱砂红,也有前面提到的高级香料,就不再赘述了。

午正(12:00):用膳。

吃过午饭后,除了漱口,还要口含口脂、香茶饼子、香身丸等,帮助清新口气。

未初——申正(13--16:00):

逛市集,采购香料。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就有招牌为“刘家上色沉檀㨂香”的铺子,可见宋人生活已经离不开香料了。

北宋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酉初——戌正(17--20:00):

将买来的香料,按照自己喜欢的配比,给喜欢的小哥哥缝制香包。重新更衣打扮,用香薰炉熏衣。宋代秦观就写过“红袖时笼金鸭暖”。笼是熏笼,像一个大罩子,罩在香炉外面使用。金鸭应该是铜制的鸭型香炉。

明代 陈洪绶《斜倚薰笼图》(局部) 上海博物馆藏

明代 铜鸭踩金蟾形香熏观复博物馆藏

南宋 影青狮钮三足香熏观复博物馆藏

亥初——子时(21--00:00):

与心上人共赴灯会游玩,将做好的香包送给小哥哥,小哥哥也回赠小姐姐高级定制的香盒,内有调配好的香膏。

北宋 耀州窑刻花粉盒观复博物馆藏

丑初(1:00):归家。

由于篇幅有限,还有很多细节没办法一一说明,比如:小姐姐闺房内有哪些香具?大老爷们儿在一块,除了斗茶还要斗香?听说古人的床都是香的,还要挂香球……这些都留在下期,再给看官们细品香事。

(0)

相关推荐

  • 57图欣赏中国历代经典香炉,瓷器香炉有什么好处?

    中国香文化源远流长,无论是皇室贵胄.文人雅客还是深闺贵妇皆乐于香事:器随香形,因香而存在的香炉异彩纷呈,每个不同时代均有各自的特色和印记. 本文根据各朝代审美与功能需求的不同,展现每个时代的香炉,着重 ...

  • 羊肉泡馍专用香料,厨师用这秘方开多家分店,顾客食后说'香香香'

    羊肉泡馍专用香料,厨师用这秘方开多家分店,顾客食后说'香香香'

  • 熏炉

    金铜博山炉 百济故都扶余郡出土 绿釉博山炉 陕西长安县隋丰宁公主墓出土 烛避窗中影,香回炉上烟. --南朝梁·刘孝威<怨> 唐绿釉龙柄博山炉 西安市长安区北塬出土 古人束香草燃之而取其香, ...

  • 却对香炉闲诵经,历代香炉大赏

    金铜博山炉 百济故都扶余郡出土 绿釉博山炉 陕西长安县隋丰宁公主墓出土 唐绿釉龙柄博山炉 西安市长安区北塬出土 古人束香草燃之而取其香,有提神醒脑,驱除邪气的功用,因此很早就创造了香薰这种器具,上至皇 ...

  • 古 代 护 发 指 南

    <汉律>中有一条明文规定:"吏员五日一休沐."汉朝的打工人们,每上满五天班,就得专门休假一天来沐浴. 洗澡这等私人之事,在古代竟被写进了法律--这还得追溯到古代的祭祀. ...

  • 专稿 | 三馆联手!在山西博物院,遇上那一缕东方香魂

    无论你是不是文艺青年,在熹微的晨曦燃一支西溪桃花,或在微雨的黄昏点一盏昆仑煮雪,总是一件惬意的事. 虽然燃香并非东方专利,但在这个诗性.含蓄的国度,香是中国茶的浮沉温厚,是江湖中的侠骨柔肠,是在五千年 ...

  • 手腕上的药匣子,防水防雨,入口即化,这是什么黑科技?

    中华药香 | 合真   总去机场接机的"千纸鹤" 应该都注意到了一个细节吧, 你们的"爱豆"总是与它形影不离 或戴在脖子上, 或戴在手腕上, 这便是易烊千玺的爱 ...

  • 瞧瞧博物馆里的香具

    闻香识古人 天赐的"馨香"曾弥漫在5000年前红山文化的上空,氤氲在秦砖汉瓦间,飘洒在唐宋风韵中,洋溢在明清庙宇里--它是达官贵人鼻尖的玩物,是女子发鬓间的一阵芬芳,是才子笔下的一 ...

  • 宣布二胎后首次现身!TVB人气花旦挺六个月孕肚,脚踩高跟鞋亮相

    撰稿:曾泽熙:转载需注明 严厉打击抄袭,势必全网投诉到底 据港媒报道,今(5)日下午,现年36岁TVB人气花旦岑丽香(香香)现身于铜锣湾出席公开活动,为内衣品牌揭幕仪式担任嘉宾,身穿金色连衣裙的她挺着 ...

  • 古人那些香香的事儿(一)

    "日照香炉生紫烟"出自大唐头号IP红人李白,庐山香炉峰在他的诠释下瞬间有了生机,今天我们读起来,宛若看见了那一缕缕缭绕了千年的紫烟,如梦如幻-- 殊不知在华夏这片古老文明的大地上, ...

  • 古人那些香香的事儿(九)

    清乾隆 铜鎏金宝塔式万字纹香熏一对 通高118厘米 观复博物馆藏 正在北京馆·紫檀厅展出 现藏于故宫的一对金亭式香熏,通高112厘米,是清同治十三年以黄金打造的,五角形带栏杆的基座上分别刻着" ...

  • ​古人论诗之二:作诗的快慢

    诗词茶座 06-12 作诗这种烧脑细胞的活,有快慢之分.快的人七步成诗.才华横溢:慢的的人搜肠刮肚.抓耳挠腮.形容枯槁,令人又好笑又心疼.  诗仙李白是著名的快刀手.信奉"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

  • 【锐思雅言】《经鉏堂杂志》,随笔写就的古人逸闻录(二)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这是<后汉书>中的一句,意思是:身处困境时更应坚韧不拔,志存高远而不忘初心. 不过现实中我们恐怕连善始善终都很难做到,更不要说处于人生低潮 ...

  • 古人识人方法(二十九)---任长法

    转自:大道无恒的博客 知人以用事,自知以修身.请看古人的识人方法二十九 任长法 本文论述了用人的原则和艺术---知人善任.知人就是要了解人的长处和短处,熟悉他的品行秉性:善任就是因才择用,扬长避短. ...

  • 古人识人方法(二十八)---大体

    转自:大道无恒的博客 知人以用事,自知以修身.请看古人的识人方法二十八 大体 本文所讲的是古人所认知的"为君之道",对我们现实社会的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原文 老子曰:"以 ...

  • 古人识人方法(二十七)---明智法

    转自:大道无恒的博客 知人以用事,自知以修身.请看古人的识人方法二十七 明智法 本文论述了一个人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是"智",通过观察一个人的聪明程度,可以判断出他的知识水平.认识能 ...

  • 古人识人方法(二十六)---论短法

    转自:大道无恒的博客 识人难,难识人,人难识.请看古人的识人方法二十六 论短法 本文论述了为什么观察人的缺点,就可以知道人的优点,这是因为缺点总是伴随着着优点而表现出来的,一定程度上说,缺点就是优点的 ...

  • 古人识人方法(二十五)---探绪法

    转自:大道无恒的博客 识人难,难识人,人难识.请看古人的识人方法二十五 探绪法 观察一个人的情绪波动可以考察一个人,因为一个人在心愿顺遂和希望破灭时,有非常明显的外在表现,从而可以从他的情绪波动来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