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节有故事的课

一节有故事的课

周口市七一路第二小学  任丽

这是一节有故事的课。

1

故事就从陈金龙老师的名字开始说起。“怎样把陈老师的名字介绍给别人?”学生纷纷想办法:陈醋的陈,陈旧的陈,陈年老酒的陈,黄金的金,飞龙在天的龙……就这样用联想和组词的方式,借用自己喜欢的事物,用情感响亮清晰地读出,表达对老师的尊重、喜爱和初次认识的仪式感。

故事从名字拉开讲述的序幕之后,走进了一个有丰富内涵和外延的圆,学生由圆想到了记录故事的摄像头,想到了家乡香香的油饼,想到了一片冰心,想到了天上那轮明月,继而用自己对月亮的认知丰满月亮这个意象:这是一个(   )的月亮?是照亮世界、温暖心房;是举杯相邀;是对影三人:是千里婵娟;是天涯共此;是露从今夜;是思念的故乡……学生的思绪分散开来。

于是,一首以“月亮”为主题的小诗就在学生的笔下一行一行地呈现:

天上一个月亮

水里一个月亮

天上的月亮在水里

水里的月亮在天上

低头看水里

抬头看天上

看月亮,思故乡

一个在水里

一个在天上

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写一写,读一读,想一想,发现了诗中的“反复”规律,对诗句进行个性化的品评,根据自己的理解修改诗句,寻找诗的中心,给诗加上题目。

至此,一首完整的小诗跃然纸上。在这样一番铺垫之后,这首小诗的作者——彭邦祯就庄重地出现在学生面前。

随后,诗人彭邦祯的故事徐徐讲来: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自1938年起离开故乡,走上了流亡之路,先后流亡到恩施,到印度,到台湾,到美国,直至在美国去世。在去世前的一个月,诗人立在纽约州塞纳湖边,看明月映在湖面,思绪万千,便有了这首饱蘸思乡之情的小诗。

当陈老师一番意深韵美的朗读之后,在学生再读诗人彭邦祯的名字、再读这首小诗的声音里,就融进了“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孤独、落魄,融进了余光中悠悠的乡愁,融进了“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地难为情”的感慨,融进了对诗人至死不能身回故乡的惋惜、难过,不再是初读诗的清浅与简单。学生变得深沉起来,再读这首小诗,就是对体察到的“诗人郁积多年的思乡之情、漂泊之苦”的宣泄,就是对小诗“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的无奈,天涯何处是归程的哀愁”的倾诉。

故事总能吸引人走进其中,不觉到尾声时才幡然醒来,唇齿间依然在咀嚼着故事传递出来的情愫:有惆怅,有哀婉,有寂廖,有柔肠百结……

而陈金龙老师和七一路二小五三班的孩子共同呈现出的这节有故事的课,带给我更多的是感动。

感动在多处细节。

比如,在所有学生都沉默时,陈老师这样鼓励学生:“这个时候先站起来发言的就是英雄,要抓住机会勇当第一。”话音刚落,就有学生响应。

比如,那个被同伴称作老丁的孩子,千呼万唤不愿读,陈老师没有做“让他坐下再想想的”简单处理,而是借用一招一式去唤醒孩子的朗读冲动,一计不成,再来一计,最后,这个孩子终于在小伙伴的帮助下,站起身,张开口,而且,在有了突破自己的自我实现的体验之后,在之后的学习中又表现出了对诗句的主动性的个性评价。

再比如,陈老师特意叫起了一个不举手的小姑娘读书,因为他发现了她的腼腆和不自信。当小姑娘中规中矩读完诗句之后,陈老师大加赞赏:“能听得出来,你稍微有些害羞的声音里有着多么强大的内心。”小姑娘坐下之后,脸红红的,目光里多了几分坚定,心里一定是被老师的赞誉搅动得波澜起伏。

细节之处不仅体现在对对学生人性的关照,还体现在细微之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提炼和提升。

比如,学生拖长声音读。陈老师说:“这样喊一个人的名字是很让人难受的,称呼别人的名字是需要有感情的,你要么欢迎,要么讨厌,要么特别感兴趣,总得有情感。”于是,名字再从学生口中出声时,就不再是干巴巴的了。

比如,出示一个圆,问学生:“这你会想到什么?”学生只是简单地回答:“月亮”,陈老师提醒:“五年级的学生说话不能太简单,要说得完整、连贯。”学生就开始有意识地组织流畅通顺的长句子。

再比如,当一连几个学生的朗读都被否定,学生心中充塞满疑惑百思不得其解时,老师出示了比之前多了标点的诗句。瞬间,标点符号、小节间的停顿就被学生领会,再读,有节奏的停顿就立竿见影现行了。

每一个细节都看似微不足道,然而就是这一个个微不足道相互勾连,编织成一节有故事的课。故事的发展涌动着能量,激荡着学生的言语表达需求,学生在诗行间踱步、徘徊、流连,滋养着诗心,令听者也跟着在故事中流连,沉迷每一个细节。

1

故事吸引人,有细节的故事打动人。细节的迷人之处就在于它的深,德国诗人侯德林有两句诗含义极深:

谁沉冥到

那无边无际的“深”,

将热爱着

这最生动的“生”

陈金龙老师就是在引领学生缔造着这样的“生”,这样努力的结果就是在见证学生成长的同时解除自身束缚,超越障碍,获得新的自由。

无疑,陈金龙老师在课堂上是自由的,学生就在他那般闲庭信步,信手拈来的姿态引领下,在朗读中体会情感,在思索中自主探求,在书写中表达言说,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获得积极主动地成长。

1

文字任丽 编辑任丽

摄影 王晰瑶(周师大四学生)审核张雅莉

(0)

相关推荐

  • 教学案例《小挂件》

    ​    教学案例<小挂件> [案例]:师:小朋友们,今天上课之前老师讲一个故事给大家听. 生:(全神贯注地听老师讲故事) 师:在一个晴朗的夜晚,天上有一个圆圆的大月亮和许多亮晶晶的小星星 ...

  • ​【故事】陪你作诗看遍世间美好|​刘艳丽

    陪你作诗看遍世间美好 ● 刘艳丽 创新,总会与我们不期而遇.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瞥见学生单元试卷上的作文题:发挥想象,写一首儿童诗,内容题目自拟. 作文一直是令学生和家长头痛的事儿,聚焦学生写作文,便 ...

  • 富春五小 四(5)班方启恒 || 一节难忘的网课

    一节难忘的网课 富春五小 四(5)班 方启恒 这次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疫情,扰乱了我们的生活,也大大的推迟了开学时间.但停课不停学,老师们在空中课堂给我们上起了网课,这是一种全新的模式,也是一种无奈的模 ...

  • 一、二年级看图写话老师教学视频60节( 第1课 《寻找图片重点》)

       七彩阳光新课堂          小学看图写话微课堂 第1课 <寻找图片重点> 课程重点 课后作业

  • 从孙楠女儿的天价国学班,到2688元一节的西方礼仪课:别让你的假精致毁了孩子

    文|鱼小昭    编辑|橘子 近日,一则关于中国父母花高价让孩子学习西方礼仪课的新闻火了. 据报道,该课程一节四个小时,花费高达2688元,由一位自称"礼仪大师"的法国人教授,主要 ...

  • 车尔尼《599》分节讲解(31-33课)

    第31课 一.技术分析 这首以右手双音训练为主的练习曲与前面所学有些不同,它有很多六度的双音,有连有跳.左手以快速三连音伴奏型贯穿始终. 二.重点难点 六度双音与三度双音相比,跨度更大,在整齐.连贯和 ...

  • 反思一节放凉的课

    嗨,我是哈哈大笑,欢迎阅读! 转载了一篇张齐华老师的文章--"三无产品"里生长出深度课堂".因为喜欢,所以,又复看了两遍.搜索一下旧日志,曾经,还做过这样的听课小结:&q ...

  • 芒种节里故事多

    作者 雪桐 <红楼梦>中有很多名场面,成为人们只要一提及此书便会脱口而出的桥段,也是古今画师们爱用的题材.宝钗扑蝶.黛玉葬花.宝玉饱含深情吟唱红豆词--这些都是大家最熟悉不过的场景.可有人 ...

  • 【江西】徐悦可《一节有趣的消防课》指导老师:刘华兰

    一节有趣的消防课 定南三小一年级  徐悦可 星期五下午,天色昏暗,没过多久竟下起了毛毛细雨.我和叶子安一起坐我爸爸的车来到消防中队. 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跟随刘老师.叶老师听到了消防叔叔讲消防衣服和工具 ...

  • 那一节物理总复习课(3)

    那节复习课上完后,自我感觉不错,可对老师们有没有一点启示作用呢?评课的环节,按照常规是上课老师先进行简单的说课,然后由听课的老师们评课.当主持评课的屯昌县继续教育中心中学部主任.陈世君老师让我先说说课 ...

  • 那一节物理总复习课(2)

    我在全省中考备考会上总结的物理逐章复习的一般思路是:这一章有哪些物理知识?这些知识是怎样被认识的?这些知识能解决哪些问题?如何按照这个思路有效开展复习,我的想法是牢牢抓住教材.第一.二个问题通过阅读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