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名句:“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背后的故事
《越人歌》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这首自先秦就流传下来的民谣,出自先秦的《越人歌》,尤其是其中那句“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因为道出了自古以来爱情中的爱慕却不可得之情,而流传千古。

根据汉朝刘向所撰的《说苑·善说》中记载:在春秋战国的时候,楚王的弟弟鄂君子皙在河中游玩时,锣鼓喧天热闹非常。而划船的人是一位越人姑娘,趁着乐曲停歇的空档,就边划船边唱了一支歌。

鄂君子皙听不懂他在唱什么,随后便命人翻译了过来。鄂君子皙听了之后,不仅不计较姑娘的无礼,反而大加赞赏,随后走过去拥抱了姑娘。这就是这首歌谣的由来。

关于这首民谣,其实还有一个小故事。原来在楚国襄成君册封受爵的时候,穿着华服站在河边。楚大夫庄辛从此地路过刚好碰见了,随后赶紧上前行礼,打算握襄成君的手。可襄成君觉得自己地位比庄辛高多了,对庄辛的握手之举理都不理。随后庄辛洗干净手,就给襄成君讲述了这个民谣中的故事,还说道:“鄂君的身份那样的高贵,都能做到与一个划船的姑娘与民同乐,我为何不可以和你握手呢?襄成君听完后大呼惭愧,于是就握住了庄辛的手。

这首歌谣是中国最早出现的翻译诗,也是我国古时候楚越文化交流融合的见证,它对楚辞的创作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更是人们日后表达爱慕之情最常用的一句诗词。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