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燕丨另一种模样(小小说)

(0)

相关推荐

  • 【大荔文学·诗歌·张明侠】最初的模样

    点击"大荔文学"免费订阅 211 最初的模样 文/张明侠   我们终将老去  世界依旧年轻  如果人生可以典当  我想赎回最初的模样    虽然最初  你不是人生最美的风景  但你 ...

  • 图说丨银川·览夏:荷花诗词唯美了整个夏天

    20 . Jul 眼下正是赏荷好时节,荷花已悄悄地绽放在银川碧波荡漾的湖面上.在仲夏湖城的池塘里.一代代诗人词家仰慕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留下一首首脍炙人口的荷 ...

  • 【唐风宋韵文学微刊】湖北诗人王世本诗词

    踏春赏花正当时, 带你去春游 比肩接踵游客至,狂舞陶巾吹玉箫         [作者简介]:王世本,男,大学文化.湖北人.曾在<农民日报>.<章回小说>.<微型小说选刊& ...

  • 三月•芙蓉湖花事

    ★赏花地点:江阴芙蓉湖公园 一直都觉得芙蓉湖的花是最美的,虽然湖并不大,沿着湖的景观当然也只能算得上袖珍.可是其间的花朵,却可以从乍暖还寒,一直开到寒冬蜡月,把这个小小的公园,妆点成了一个五彩世界. ...

  • 文学看台700 | 你说我还是读大学那模样【刘映辉】

    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 蒋述卓 题 您想要免费推广文学书画作品吗,请点击进入! 上千个文学文艺刊物投稿邮箱,值得你收藏 你说我还是读大学那模样 ·刘映辉 读书,写字 养花:一些种在土里 一些水培 看枝上的 ...

  • 【推荐诗人】王成道|致异龙湖(组诗三首)

    诗人简介 老道:原名王成道.汉族,男.53岁.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从教30年,酷爱文学,喜欢诗歌.教书育人之余,创作诗稿一千五百余首,有部分作品在<红河日报> .<红河侨乡教育> ...

  • 文学看台1106 | 端午专辑|李雪君:望湖弧线

    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 蒋述卓 题 欢迎关注公众号 这里有上千个文学文艺刊物投稿邮箱,值得你收藏 免费推广文学书画作品,赞赏归原创作者! 人民日报:"我与新中国"征文启 "新 ...

  • 安静,女人最美的模样

    自古以来,人们对女人的固有印象,都是大家闺秀,又或者是小家碧玉.但气质则不然,气质是一个女人美丽的根源,而气质的根,本就是"安静". 学会安静,更是给自己找一个独处的空间,画画,写 ...

  • 孙 燕丨最美的礼物

    离过生日还有两个多月,女儿就问我喜欢什么颜色,要送我一条围巾做礼物.我心里一暖,说不用了,我有很多围巾,只要你现在好好学习,以后有个好工作,自己能够把日子过好我就开心了.女儿发过来一个嘚瑟的表情,说我 ...

  • 孙 燕丨此生,再无长发

    大概每一个女孩的心里都有一个公主梦吧?在这个梦里,她长发飘飘,温婉动人,世间所有的美好都在向她招手,眼前是鲜花与温暖铺就的金光大道.可是,这终归是个梦啊,并不是所有的梦想都会成真,比如我,就连留一头柔 ...

  • 孙 燕丨想你,何用想起

    同事的小女儿有个癖好,愿意摸别人的耳垂.小雨阿姨被她摸得痒痒的,笑着求放过.我说摸我的吧,因为我从小也喜欢摸人的耳垂.那个人不是别人,却是我的父亲. 我对父亲的依恋大概是与生俱来的.不管他坐在哪里,我 ...

  • 孙 燕丨爱的味道

    第一天,切掉一块指甲,在手忙脚乱中胳膊被溅起的油点烫伤,煎火腿以最接地气的黑脸闪亮登场.第二天,油烟四起,火腿的姿色虽然稍有改观,但仍然不甚美丽,有的薄如轻纱,有的厚如马唇.第三天,稍微摸着了一点窍门 ...

  • 孙 燕丨在路上

    平时,出门向西,先后经过机关幼儿园.德馨小学分校.萃英中学,那些建筑物虽然并不高大,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每次经过这里,心里还是会油然地升起一种恭敬端肃之情,这其中既有对知识殿堂的敬畏,也有对莘莘学子 ...

  • 孙 燕丨我是飞卫

    去广场上散步,与自家三嫂擦肩而过.跟在后面的儿子跳着脚喊了一声"三妈",我才敢上前相认.想起那一年回家,与推着车子的父亲迎面相遇.父亲老远就看见了我,高兴地喊了一声我的乳名.我却迟 ...

  • 孙燕丨水井

    在游子的心中,故乡总是与水井连在一起的.每次想起故乡,就会想起村前的那条小河,想起门前的那几棵老槐树,想起那口终年湿漉漉的水井. 我们常去挑水的那口水井算起来应该是水井中的新生代,年龄比我还要小上十多 ...

  • 孙 燕丨再见小河

    每次回家,我都会习惯性地去河边看看.也许是因为那条小河承载了我太多的记忆和欢乐,也许是因为我对那条小河还抱有美丽的幻想.可是,每次我都会乘兴而来,败兴而归--河道里堆满了垃圾,河水也失去了往日的活泼和 ...

  • 孙 燕丨和你在一起

    去车站送女儿,看见了平凡又感人的一幕.公交车进站后,一位母亲把手中的提包递给了女儿,然后脚步随着进入车厢中的女儿移动,直到女儿对她挥挥手,直到公交车绝尘而去,才略有不舍地离开.不知为什么,我的眼眶竟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