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读国学 |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相关推荐
-
《诗经》之为桃花正名【读书课堂】
周南 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fén)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zhēn).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夭夭:茂盛的样子,少壮之意. 灼灼:鲜 ...
-
唐诗《寄扬州韩绰判官》杜牧
<寄扬州韩绰判官> 作者:杜牧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注解]: 1.迢迢:形容遥远. 2.玉人:指韩绰,含赞美之意. [韵译]: 青山隐隐起 ...
-
桃花运的由来和命中人性特点
很多人知道"犯桃花""走桃花运"一词,但是是何出处,什么叫桃花?是由何而来?这些详细的大家也许不是很清楚,下面就给大家讲解一下桃花的由来? "桃花运& ...
-
真挚的友情,是人生的无价之宝
友谊是一种温静与沉着的爱,为理智所引导,习惯所结成,从长久的认识与共同的契合而产生,没有嫉妒,也没有恐惧. 真挚的有情,是人生的无价之宝.生命里或许可以没有感动.没有胜利--没有其他的东西,但不能没有 ...
-
烟花三月、此时最扬州
烟花三月.此时最扬州 叶明耀 05-03 阅读 1622 关注 来自话题 #江南好风光 1.1万篇 千年扬州千年梦, 一城诗画一城情! 乾隆元年(1736年),钱塘杭州诗人汪沆慕名来到扬州,在饱览了这 ...
-
八首诗词说古“桥”,玉人何处教吹箫?
在中国的古典诗词中,"桥"是一个独特浪漫的存在.桥上的风景可以随诗人的心境变化,或喜或忧,或深或浅的横在诗词之中. <题情尽桥> 唐·雍陶 从来只有情难尽,何事名为情尽 ...
-
共读国学 |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宋·苏轼<和董传留别> 原诗: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 注释: 董传:字至和, ...
-
共读国学 | 涉世无一段圆活的机趣,便是个木人,处处有碍。——《菜根谭》
挑战书 共读国学第一期已经从2016年11月21日到2019年8月16日坚持了1000天,来来往往最终有近百人坚持到了最后.陆游说"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来吧 ...
-
共读国学 |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挑战书 共读国学第一期已经从2016年11月21日到2019年8月16日坚持了1000天,来来往往最终有近百人坚持到了最后.陆游说"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来吧 ...
-
共读国学 | 7141、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格言联璧》
7141.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格言联璧> 大意是:一个人独自静坐时,要经常反省自己的过错:和他人聊天闲谈时,不要说人闲话. 7142.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
-
共读国学 | 小处不渗漏,暗处不欺隐,末路不怠荒,才是真正英雄。——《菜根谭》
7161.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 大意是:君子,吃食不要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 ...
-
共读国学 |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挑战书 共读国学第一期已经从2016年11月21日到2019年8月16日坚持了1000天,来来往往最终有近百人坚持到了最后.陆游说"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来吧 ...
-
共读国学 | 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中庸》
挑战书 共读国学第一期已经从2016年11月21日到2019年8月16日坚持了1000天,来来往往最终有近百人坚持到了最后.陆游说"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来吧 ...
-
共读国学 |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
挑战书 共读国学第一期已经从2016年11月21日到2019年8月16日坚持了1000天,来来往往最终有近百人坚持到了最后.陆游说"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来吧 ...
-
共读国学 |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挑战书 共读国学第一期已经从2016年11月21日到2019年8月16日坚持了1000天,来来往往最终有近百人坚持到了最后.陆游说"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来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