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 ‖ 公地坝

(0)

相关推荐

  • 搖船去售粮

    黄雪琪 在过去大小农船是生产队里主要的生产运输工具. 当年在我的家乡,我所在的生产队,有三条农船.最大的是一条五吨水泥农船.五吨水泥农船在艄和头上各有一个圆形的水泥盖,俗称"安全盖" ...

  • 回忆昔日生产队 (散文)

    文香花开 感恩一路同行! [文香花开]平台是一个旨在为文学.朗诵爱好者提供展示才华的纯文学有声平台,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大力倡导正能量作品,文香花开,花开有声!愿你在这里找到心灵的归宿-- 回忆昔日生产 ...

  • 六七十年代,从事竹编的生产队社员。那时,...

    六七十年代,从事竹编的生产队社员.那时,很多人民公社和生产队都搞工副业,收入作为集体经济的补充,社员个人也从中分红.

  • 【方志四川•散文】曹燕辉 ‖ 生产队公房

    生产队公房 曹燕辉  生产队公房,也习惯性叫保管室,普遍存在于建国后到上世纪80年代末全国农村各地. 生产队公房(图片来自网络)  公房的出现,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建国前,中国农村的农民,严格来说 ...

  • 散文||夜月朦胧

    夜月朦胧 小的时候,我总爱站在朦胧的月夜下,翘首仰望天空,看月亮在云层厚薄间不停地穿梭.月儿一会如幼象的乳牙,洁白而弯长:一会儿又会像是久磨后的铜板,虽然锃亮,但却无光.这样的夜色,大多是发生在秋季的 ...

  • 江 海丨童年记忆中的农活

    江 海丨童年记忆中的农活

  • 胡家

    一 胡家,是先后陈的一个自然村,与我老家新庄不到一百米的距离. 既然已经写了新庄,那么索性也写写胡家.因为胡家是我的外婆家,我的祖宗都在胡家.我童年时代的欢声笑语,也大多撒落在胡家的角角落落. 我小时 ...

  • 记忆犹新的露天电影

    说起看电影.看视频,现在的年轻人都感觉不在话下,谈恋爱的可以去电影院亲密地看电影,千百万家庭可以在家里随时打开电视机看电视,更有人手一机的智能手机提供了人们随时随地在手机上看电影.看视频.看新闻.看笑 ...

  • 知青老白:忆起交公粮时的往事,我心里有很多话想说

    原创鬼眼穿魂2021-04-22 00:01:15 当年,我插队的地方属于丘陵地带,半田半地,四季分明.水稻种两季,早稻和晚稻,夏收早稻,秋收晚稻. 夏收非常繁忙,又要抢收,又要抢插,俗称双抢. 夏收 ...

  • 文学原创•严河村作品专辑《宽心儿》(小小说) 作者 风雨人生

    编者语:高石碑严河村,这个仅有耕地面积两千多亩,总人口一千多人的小村,却长期活跃着30多名文学爱好者,他(她)们中绝大部分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他(她)们一边耕种着土地,一边坚持着文学创作,他们的作品紧 ...

  • 乡愁-翻天覆地40年

    20世纪60年代,我超龄念小学,早先沒有学校上学,我只能同村上的小伙伴玩耍.大概1963年我们大队在二间破瓦房里开办小学校,课桌是用木板搭的,椅子是从家中带的,操场是烂泥地.我时年10岁走进陈其小学读 ...

  • 家乡纪事(3)—— 河道两岸稻谷香

    稻谷产自南方水田,曾几何时,北方农村人吃大米几乎是一种不可能的奢望.然而,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到七十年代初,老家上东峪村曾经大面积种植水稻. 自古以来,我的家乡是不产水稻的.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在下游十多 ...

  • 缴公粮的岁月

    有一首歌曲<扬鞭催马送粮忙>,描写是上个世纪人民公社时期农民送公粮的场景.何谓公粮,即征购任务,是指农业税征收和粮食统购的总称.征与购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征"是农民向国 ...

  • 忆当年“学生组”里战“双抢”

    2018年2月19日大年初四下午,我在田背村云霄阁一带浏览拍照,来到关帝庙的同庚榕大树下时,巧遇背坑村民小组66岁的村民刘赠兴.年近古稀的刘赠兴精神和健康状况都相当不错,我已经多年没有见他了,当天巧遇 ...

  • 大哥守义 ‖ 作者 南守彪

    大哥守义 作者  |  南守彪 作者:南守彪,男,祖籍甘肃会宁,1966 年生.在职研究生学历.中华诗词学会会员,甘肃省书法家协会会员. 作者前期部分文字链接: <父亲> 作者父亲和大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