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探讨】孔子的仁爱思想因何能持久广泛深入地传承?
相关推荐
-
以仁为核心的儒家修持思想内涵
以仁为核心的儒家修持思想内涵
-
谦恭礼让后君子——《论语》悟读【43】
温文尔雅德先存,谦恭礼让后君子. <论语>第三篇第三章: [原文]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译文] 孔子说:"做人如果没有仁德,怎么 ...
-
《论语》的思想体系探讨
<论语>的思想体系探讨 2021-05-22 15:20:16·龙山书院 中国古代文明或传统文化的支柱是儒家思想,儒家思想的支柱是孔孟之道,孔孟之道无孔不入地渗透在传统文化和民族的精神里面 ...
-
【第273期】音频学《论语·颜渊篇第22章》孔子的仁爱思想因何持久传承?
音频学<论语·颜渊篇第22章>孔子的仁爱思想因何持久传承? 12·22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 ...
-
探讨中国画的美学思想对设计基础教学的意义
摘要:高校设计基础教学缺乏对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认识和运用,本文通过阐述中国画美学思想的特点,使今后设计基础教学工作有了新的切入点,并且探究了中国画传统审美带给设计基础教学的影响和意义.运用好教学理念和 ...
-
《论语·述而篇第7章》孔子办学收徒因何强调“自行束脩”?
7·7 子曰:"自行束脩(音xiū)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束脩:扎成十条一捆的干肉.脩,干肉,又叫脯.束脩是古代学生送给教师的一种最菲薄的见面礼,后世用作教师报酬的代称. 孔子 ...
-
思想因何比“剑”
在<拿破仑传>及"中外格言汇编"等著述中,我们会读到拿破仑说过的这样一句话,"世上有两种力量:利剑和思想:从长而论,利剑总是败在思想手下".这句话, ...
-
孔子与苏格拉底思想异同之比较——兼论两者思想比较背后的现实意义
[摘要]在世界文化发展史上,孔子和苏格拉底是两位极具影响力的历史人物.他们的思想对东.西方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在世界文化日益交融的今天,对二者思想进行比较,并进一步探析造成两者思想之间差 ...
-
韩愈名篇《原人》传承仁爱思想:让爱充满天地间
辽宁省图书馆古籍文献中心主任.副研究馆员刘冰说:"古籍的深奥也是特别宝贵之处就在于用文言文传承了先贤对世界的观察与思考." 宋刻<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第十一卷中收录了韩 ...
-
倡导儒家仁爱思想的典范 ——《清明是个出游的好日子》思想内涵简论
阿成短篇小说<清明是个出游的好日子>,讲述了交通肇事犯庆生雨夜借宿另一起交通事故遇难者家中的故事.主要情节是:老婆婆为庆生做饭,递毛巾,讲自己的"故事":庆生主动为老婆 ...
-
社会纪实专题摄影探讨:技术与思想
技术与思想 ---社会纪实专题摄影之五 作者: 占有兵 摄影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活儿,在胶片时代,完全依靠自己的摸索能彻底掌握摄影技术的人少之又少,依靠师傅的引领必不可少:到了数字时代,电子技术的突飞猛 ...
-
中国第一首钢琴曲《和平进行曲》,便是赵元任秉承儒家“仁爱”思想,以天下为一家,视四海之内皆兄弟的艺术展现
关注儒学视域中钢琴艺术的中国化2020年12月31日 12:4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武宁 艾峰打印 推荐儒学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心魂".在两千余年的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