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基础学篆刻:比丁敬还早的切刀宗师——朱简
相关推荐
-
连载 | 不可无一 不可有二——论五百年篆刻流派艺术的出新(上)
< 中国印学精读与析要 > 不可无一 不可有二 --论五百年篆刻流派艺术的出新(上) 韩天衡 张炜羽 上溯到明代中期的流派印章发展史,是一部篆刻艺术的出新史,就中不乏勇猛精进的出新者,但也 ...
-
郑州大学书法学院2020级3班流派印临摹结课展
2020.4.13-2020.6.18 前言 流派印是明清时期,中国文人在文人印基础上,改革创新继往开来的印学体系,也是当今篆刻学习中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料.由于篆刻构成的复杂因素,流派印留给当下面貌可谓 ...
-
零基础学篆刻:浙宗的崛起——丁敬
篆刻的两大主要流派:徽宗和浙宗:其区别,主要源于篆刻的两大刀法:冲刀和切刀.之前一直说徽宗,今天我们开始说说浙宗,首先就是开派宗师--丁敬. 关于谁是切刀刀法的第一人,清代著名的篆刻理论家魏锡曾(这个 ...
-
零基础学篆刻:文人篆刻最早的集大成者——何震
文彭之后的中国印坛,有很长一段时间内,只有一种主流印风,就是何震的猛利印风.他的影响实在太巨大了,今天就着重说说何震. 注意,从文彭而下,我们要开始记篆刻流派了.这是篆刻史后半部分的主要内容. 文彭的 ...
-
零基础学篆刻:技法(1)——字法
从这一篇开始,我们开始集中说说技法部分,既要谈技法,我们可以先对篆刻技法有一个大的概览,做到心中有数,以便查验学习进度. 篆刻技法所包含的内容大致如下图: (篆刻技法所包含的内容) 我们看,有八大部分 ...
-
零基础学篆刻:吴昌硕的70年篆刻生涯
从吴昌硕14岁以后,他一辈子都在刻印. 他自己说:"予少好篆刻,自少至老,与印不一日离"(吴昌硕<西泠印社记>)这也是我们能拿吴昌硕印谱当字典用的原因之一,因为他出版的 ...
-
零基础学篆刻:刀法
所谓篆刻,自然必须是有篆有刻,我们前面所讲的字法.篆法.章法,多属于"篆"的部分,今天我们来谈谈"刻"的部分.因为是"刻",必然涉及刻刀,刻 ...
-
零基础学篆刻:拓边款
上一篇讲了,印面内容如果需要保留或展示,除了原印之外,还需要钤盖出来:与之类似,边款如果需要保留或展示,除原印之外,还需要传拓出来.本文专讲拓边款.也是本系列文章的最后一篇. (专业印谱字口清晰) 注 ...
-
零基础学篆刻:吴让之的价值
1863年,夏日的一天,因为太平天国战事而躲到泰州避难的篆刻大师吴让之家里来了一位客人,这位客人不是别人,正是被后世称为"晓印莫如我"的晚清"印痴"魏锡曾. 魏 ...
-
零基础学篆刻:“不可有二”的齐白石
网上流行一句很精彩的话:做一件事情最好的时间是10年前,其次就是现在! 晚清的篆刻大师学印都有"童子功",看看晚清四大家: ("晚清四大家"开始学印的年龄) 吴 ...
-
零基础学篆刻:黄牧甫和他的篆刻
这一节说说黄牧甫和他的篆刻.清代的篆刻史是以流派来传承的,因此,要说黄牧甫的篆刻,有必要向上找找根源: 黄牧甫篆刻的源头 清代的篆刻,有两位大宗师级的人物,分别是丁敬和邓石如. 丁敬开创了浙派,丁敬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