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1,年度史诗巨制,这部剧比你想象的好看100倍!

美剧自留地

美剧爱好者都在这里。
10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按照传统的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的历史观来看,

历史往往只会记住仅有的那个登顶的成功者,

而大量埋没在成功者背后的二号、三号人物乃至普通民众,

往往就消散在历史的烟云中了。

《约翰·亚当斯》

拿美国历史来说,你问第一任美国总统是谁,

受过义务教育的基本都能答上来——再不济好歹也在美钞上看过不是?

但你要问第一任美国副总统是谁,恐怕就有很多人语焉不详了

接着问第二任美国总统是谁,对于大洋彼岸的我们来说,就更是陌生。

但HBO却另辟蹊径,拍了一部关于美国二伯--约翰·亚当斯的传记。

美国的国爹们中,华盛顿、杰斐逊、富兰克林这些名字提起来都有万丈光芒普度众生,要么是军功彪炳史册,要么是奇才天下无双。

像约翰亚当斯这样的万年老二永远被掩盖在同僚的光辉之下。

相比起这些卓越的国父们,亚当斯的身份更像是【美国二伯】。

在推荐之前,我要先提醒一下,《约翰·亚当斯》不是一部很“好看”的剧集,没有什么热闹火爆的大场面,没有紧张悬疑的情节,没有香艳华丽的镜头。

七集八个多小时,对很多人来说,都是种耐心的考验。

我能向你保证的是,这是一部精妙绝伦的电视剧——甚至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比《兄弟连》、《西部风云》都更加优秀。

毕竟,想当年HBO也是靠历史传记题材发的家,虽然现在有往黄暴去的趋势,但专业水准仍然是数一数二的。

HBO选择拍摄一部以约翰·亚当斯为主角的电视剧,恰恰是非常高明的:他的生活与亲人,他的成功和失败,他的主张与观念,都比那几位顶尖的名人更值得玩味。

一开始,是二伯想到起草一份独立宣言,综合考虑后却鼓动好机油杰斐逊来完成这份改变人类历史的文书。

开战后,二伯奔走欧洲各国拉外联,大家认为他去欧洲享清福,没有干涉国内战争事务让他日后饱受诟病。

建国后,二伯当了个打酱油的副总统,坐在国会大厅里喝茶看报纸,只能听着国会议员鸡飞狗跳的辩论不能参与其中。

甚至白宫都不愿意收藏这位美国第二任总统的画像,好在这时二伯年事已高也就一笑了之了。

但是二伯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心思耿直脾气暴躁,时不时犯糊涂。

本想巴结一下华盛顿,建议把总统的称号定为“神力无边大总统(his mightiness)”,

华盛顿没买账,自己却被加了个绰号“圆圆胖胖大总统(his rotundity)”增加多少笑料。

从历经艰辛横跨大西洋跑到法国却被富兰克林怠慢,到华盛顿内阁开会请他回避,二伯的一生处处在受这样的窝囊气。

但二伯却代表了一种对历史的陈恳态度。

美国独立战争期间,二伯临危受命,横渡大西洋出使法国和荷兰,通过不懈的努力,终于促成这两个当时主要的欧洲大国跟美国缔结盟约。

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这两项盟约,新生的美国将陷入孤军作战的境地,能否赢得最后的胜利是个大问题。

正因如此,老亚当斯以其出色的外交成就,成为美国人心目中的大英雄,与华盛顿、杰斐逊一起获得“独立战争三杰”的美誉。

与此同时,二伯的外交成就也引起英国的仇视,为此曾遭遇过多次暗杀,但均被他幸运地躲过。

世界上根本没有那么恢弘壮丽的历史画卷,没有什么历史的车轮和必然的趋势,

是千万个二伯这样普通的伟人认准一条道儿,一根筋地坚持着,其他的人或被威逼或被利诱,半推半就地成就了人类历史。

就像二伯在片尾批评那副壮阔的油画严重失实一样“我们从来没有这样子聚在一起过,大家都是进城的时候顺便在《独立宣言》上签个名字的。

1826年7月4日,美国庆祝独立50周年的日子,老亚当斯病逝于昆西市的安宁庄园,终年91岁。

老亚当斯临终前想起老对手杰斐逊,不禁颇为伤感的说道:“我死了,但托马斯·杰斐逊却还活着。”

但令老亚当斯绝对没想到的是,早在他去世前数小时,杰斐逊也撒手人寰。

你与我相遇在国难之时,彼此成为朋友。

你与我分别在建国之初,彼此成为敌人。

如今我们都已经老了,务必在离世之前冰释前嫌。

从约翰·亚当斯的故事中,我们能看到历史忽略了什么,错过了什么,他为我们提供的是一个更客观更冷静的角度。

喜爱这种题材的朋友们千万不要错过哦,它真的比你想象的好看多了!

第一集

第二集

第三集

第四集

第五集

第六集

第七集

点击上方图片

缓冲3s,观看完整视频

—--The End--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