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颞骨入路概念的简单认识

今天观看了唐都医院的颅底外科论坛的精彩现场直播,各位大牛的报告让人受益匪浅。其中Siddiqi教授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大致意思是“颅底外科医师面对着颅底三座需要征服的大山,分别为蝶骨嵴、岩骨嵴和枕髁,其中第二座大山尤为险峻”。边观看直播边与来自神外和耳鼻喉科的小伙伴们探讨经颞骨入路的各种问题,Kawase、pre-sig、岩前、岩后、中颅窝、经迷路。。。一时间各个高大上的入路名词让我眼花缭乱。其实对于作为初学者的我来说,这些名词常常让我很困惑,不同的文献和教材之间各个概念常会出现混淆。于是我就想谈谈我对于神经外科范畴内经颞骨入路的各个概念的基本认识,这些完全是我个人最最浅薄的认识,必定有很多不对的地方,恳请看到此文的老师指正!


一、分类系统

平时我们描述的那些经颞骨入路名词,其实有一些重叠,比如后方经岩骨入路(posterior transpetrosal approach)和乙状窦前入路(presigmoid approach)。我发现这些入路其实是属于两个不同的命名体系。

A体系

根据与乙状窦的关系,就简单分为乙状窦前入路(presigmoid approach)和乙状窦后入路(retrosigmoid approach);又根据与迷路的关系,前者进一步分为迷路后(retrolabyrinth)、经迷路(translabyrinth)和经耳蜗(transcochlear)等等(耳鼻喉科还有其他更细小的变异)。如下图,这完全是水平轴位上根据前后方向的划分。

然而,在纵轴方向,如果均在横窦下方,则上述入路都属于枕下外侧入路(suboccipital lateral approach);实际临床应用中,可结合向上或向下进行扩展:例如乙状窦前入路常可结合颞下开颅形成幕上幕下联合入路(combined supra-infra tentorial presigmoid approach,平时说的乙状窦前入路常常就是这个“扩展化”的概念),乙状窦后入路常可向下延伸至枕骨大孔水平,在一些情况下起到与髁后远外侧入路相近的暴露。

B系统

根据颞骨岩部、乳突及凸面颅骨的切除方式的不同组合,在经岩骨入路(transpetrosal approach)这一命名范畴内,分为前方经岩骨入路(anterior transpetrosal approach)和后方经岩骨入路(posterior transpetrosal approach)。

前方经岩骨入路,即在如额颞开颅(或其他方式)的基础上,进行前岩骨切除术(anterior petrosectomy,即kawase入路);后方经岩骨入路,即需要联合各种乳突切开术(mastoidectomy)和颞部开颅,因此实际上,与上面说的幕上幕下联合的乙状窦前入路是同一个概念。

二、分级系统

我觉得这个概念很重要,一个复杂的入路,尤其是颅底入路应该是分级或分层来描述的,第一级是常规的凸面颅骨的开颅术,第二级甚至第三级才是真正的对深部结构进行磨除(骨性结构)或分离(脑裂)。

例如,前方经岩骨入路的一级入路可以是额颞/翼点入路(frontotemporal/pterional)、经颅眶颧入路(orbitozygomatic/COZ)、颞下入路(subtemporal)、中颅窝入路(middle fossa approach)等;可以是硬膜下(subdural)或硬膜外(epidural)。二级入路才是kawase入路(图4)。又如眶颧入路+前床突切除术处理床突旁病变、经双额底+经前纵裂+经终板处理颅咽管瘤、经纵裂+经胼胝体+经侧脑室+经脉络裂处理三脑室病变等,这样组合式的命名才有助于把一个入路完整的描述和理解。另外,有些情况下还需说明是硬膜内、硬膜外还是硬膜间,比如前床突切除术,以及今天大会上张俊廷教授提倡的硬膜内kawase入路(传统的是硬膜外入路)。当然这里一级二级都是我自己的想法,我也觉得分几级不重要,重要的是学习颅底入路时,时刻要有这个分级或分层以及硬膜内或外的概念。


最后,展示几张相关入路的图片,有精美的手绘、解剖照片和手术照片,供大家收藏。其中有几幅是我崇拜的汤文龙老师的作品,引用兄弟大作,请见谅!

Rhoton教授解剖视频对经颞骨手术入路的总结(上方、外侧、后方入路)

颞骨各个角度的解剖结构命名

颞骨的水平断层解剖

前方经岩骨入路(翼点+kawase)

kawase入路

kawase入路必须了解的中颅底解剖——汤文龙老师作品

后方经岩骨入路/乙状窦前入路(迷路后)

后方经岩骨入路/乙状窦前入路(迷路后)

乙状窦前乳突切开术的几种术式

乳突切开术——汤文龙老师的作品

一例经前颞下-kawase入路(硬膜内)切除岩骨内脊索瘤的术中照片——我的导师李世亭教授主刀


参考资料:

1、Atlas of Neurosurgical Techniques-Brain.2ed.2016

2、Schmidek and Sweet Operative Neurosurgical Techniques Indication.6ed.2012

3、Temporal Bone Dissection Guide.2011

4、Rhoton教授的Temporal Bone.2007以及解剖视频Navigating the Temporal Bone

5、Practical Handbook of Neurosurgery.2009

(0)

相关推荐

  • 汤文龙医师:岩骨次全切除术的解剖与临床应用

    汤文龙,中共党员,医学硕士,硕士研究生导师,意大利皮亚琴察Gruppo Otologico 颅底中心访问学者,师从国际著名耳科及颅底外科专家Mario Sanna教授,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神经外科医 ...

  • Kawase硬膜外岩尖切除技术-视频详解---我的手术学习笔记系列

    岩尖切除术,即磨除岩尖,又称为岩前切除术,是一个定义为通过磨除颞骨岩尖部骨质以增加任意经颅中窝入路显露颅后窝的手术入路.岩尖切除技术是处理岩斜区病变的重要技术,也是每个颅底神经外科医生都应该掌握的基本 ...

  • 中颅窝通往后颅窝的大门 :Meckel''s腔

    中颅窝通往后颅窝的大门:Meckel's腔 手术切除海绵窦和岩斜区的病变,磨除颅底骨质只是前戏,重点是解剖和打开硬膜,对病变充分显露,通过多个手术视角及通道彻底切除病变. 左图:Van Loveren ...

  • 『8分钟创伤』图文详解:髌骨骨折入路 显露 手术技巧,必须收藏!

    由于与非手术治疗和膝关节固定时间延长相关的骨不连发生率增加及伸膝装置肌力丧失,手术治疗移位的髌骨骨折成为标准的治疗方式.现有的手术方式包括切开复位后螺丝钉内固定或者各种张力带固定术及部分或者全部髌骨切 ...

  • 桡骨后方入路的手术技巧

    桡骨后方入路可为桡骨干整个背面提供良好通路.其主要目的是在将桡骨干极近侧部显露出来前,游离并牵开骨间后神经,在接下来的所有步骤中始终直视该神经并保护其免受损伤.后方入路有以下用途: 1.桡骨骨折的切开 ...

  • 早读 | Stoppa入路复位技术,操作细节与技巧看这篇课件!

    长期以来,髋臼骨折的手术显露.复位及内固定对骨科医师都是巨大挑战.Stoppa入路是骨盆髋臼主要的前方入路之一,适用于双侧髋臼骨折.前环骨折.耻骨联合分离等.临床中可以同时进行修补膀胱.尿道会师等手术 ...

  • UBE对侧入路腰椎间盘摘除病例

    老年男性,右下肢剧烈疼痛.站立行走症状加重. male,severe pain in Rt.side leg 影像学检查提示L4椎弓根内下壁处游离髓核 MRI and CT showed that t ...

  • 详解风水年白九星入中秘诀,简单易学

    玄空者,应先知年白入中法,次及月白.日白.时白当缺一不可.为人点穴立向,建房.造葬甚至日常生活中,婚嫁.修造.开张.上梁.栓架.移涂诸项均与玄空司日息息相关,稍有不甚当凶祸立至,如暗建.月忌.五黄.三 ...

  • 浅析膝关节外侧半月板切除入路

    外侧半月板切除可以通过多种入路实施.纵向切口和斜行切口可以更好地显露关节内其他结构,虽然横行切口只能有限的显露膝关节,但它可以非常好的显露半月板本身.所有的切口均于外侧浅表韧带的前方进入膝关节外侧室. ...

  • 知乎好物从0开始到日入100,超级简单的玩法分享,新人一看也能上手操作

    今天的课程,是黄礼健这段时间实操的一个项目. 一直关注黄礼健的朋友应该都知道,黄礼健主业是电商,副业是其它,其它这个范围有点广,表情包这几天爆发了,虽然没有百万播放,但是也有上十万,个人感觉还行. 今 ...

  • 早读 | 图文详解肩胛骨骨折解剖、分型、入路及内固定,必须收藏!

    肩胛骨骨折多由高能量直接暴力导致,虽发生率较低,约占所有骨折的1%,上肢骨折的3-5%,但近90%存在合并伤.肩胛骨骨折边缘骨质明显增厚,肩胛冈加强肩胛骨硬度:肩胛胸壁活动,缓冲暴力,周围丰厚的肌肉常 ...

  • 『8分钟创伤』肩关节前侧入路的显露技巧与应用,基础必备!

    肩关节前侧入路是肩关节手术最常用的入路,对关节及前方的结构都可以充分显露,可以用来修复肩关节的前.下.上方结构.本期就为大家详细介绍肩关节前侧入路的显露技巧及应用. 概述与要点 前侧入路可以很好地显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