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车新势力的“走出去”,一个不是问题的问题 | Future主编说
相关推荐
-
造车新势力集体召回,不该被嘲讽!
作为一项产品安全管理制度,汽车召回已在国内实施了16年.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我国累计召回缺陷车辆7586万辆,即平均每天有近1.3万辆问题车被召回.这对于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
-
地方国资押注造车新势力的背后:到底谁在造车?谁在买单?
在疫情影响之下,新能源汽车行业马太效应加剧,有的已经快脱离战场,有的展现出了强大的融资能力,相继迎来发展的春天.近日,零跑汽车和贾跃亭旗下FF双双传出喜讯.零跑科技完成B轮融资43亿元,主要投资方为国 ...
-
上汽广汽都抱团取暖了,新势力和弱车企咋过冬?
12月23日,广汽集团和上汽集团宣布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在共同投资研发新能源.智能化.网联化.轻量化等领域展开合作,合作有效期5年,有效期内非经双方书面同意不得擅自变更或终止. 尽管目前看来, ...
-
特斯拉在欧洲败落,传统汽车企业反攻,互联网造车泡沫或破裂
大众在欧洲市场成功反制特斯拉,导致特斯拉在欧洲市场的销量环比暴跌超过九成:在国内市场,传统汽车企业也逐渐起势,5月份环比销量增长较快,而互联网造车企业仅有小鹏P7取得增长,互联网造车的泡沫或许因此而破 ...
-
既然这么难,为何造车新势力不选择两两联手?
对于新能源汽车而言在国家的支持下,新能源汽车市场一片大好,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和科技企业加入到了新能源汽车行业里面,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变大,作为造车新势力的企业,在汽车市场上面一直都不缺乏话题度. ...
-
【一周车话】终于找到了新能源产业的病根
好学生争亮成绩单:海南明确"国六标准"时间表:新势力再填"猛将",国能新能源开始交付:续航里程不足,共享汽车"遇难":印度企业研发新型电池. ...
-
【蜂巢能源】聚焦 | 迈进全球化 中外电池企业必有一战?
来源丨汽车之家 李争光 导读 在各国高度重视.市场竞争全面开放.技术创新层出不穷的新阶段,中外新能源及动力电池产业间必有一战吗?我们或许会CBIS2020峰会上找到答案. "欧洲新能源汽车销 ...
-
代工模式能否成为化解产能过剩的良药?
IAUTO 速度 深度 态度 导|语 2020/06/01 乘用车产能利用率从2017年的66.55%降低到2019年的53.74%,需要优化. 文丨王小西 编辑丨小叮当 江淮代工蔚来.郑州海马代工小 ...
-
为代工铺路?工信部修改《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
在汽车市场向头部企业聚集,造车新势力崛起,车市寒冬持续,外资开始在华建立独资企业的背景下,中国汽车产业进入了一个新时期,原有的政策规定已经不能适应于新的市场发展.从2018年开始,汽车产业政策进入快速 ...
-
战火纷飞的新能源市场又来了一个“新品牌”
从全球市场的角度来说,如何实现快速的突破和成长,不仅仅是绿驰和众多造车新势力所面临的问题,还是整个新能源产业乃至整个自主品牌都应该重视的问题. 记者|徐进凯 只有潮水褪去,才知道谁在裸泳. 经过近三年 ...
-
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意见稿》:给造车新势力的6个忠告
最近,国家发改委发布了"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意见稿共八章40条,言简意赅,对新增传统燃油车产能.新建新能源汽车项目.智能汽车项目都有了清晰的规定,对时 ...
-
万钢、苗圩等建言智能汽车下半场
双碳目标下,行业如何构建底层逻辑,向全球贡献中国方案 作者 | 葛帮宁 编辑 | Jane 出品 | 帮宁工作室(gbngzs) 建立统一的国家数据中心:构建中国标准智能网联汽车体系:确保供应链的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