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正被众手相传》(诗集)

诗的命运(代序)

石头会爆裂。碑铭的记载

会消失。那些显赫一时的名字

将在风雨中剥落。消亡

我悲伤地叹息。想到花

凋零成果实。果实落地为泥

想到我的生命:经过欢乐和忧伤

最后黯然走向墓地。默默无闻

也许,不会被任何人记起

只有那些伟大的诗人

才能睥睨时间!岁月告诉我

他们用自己的心血和词句

构筑诗歌迷人的殿堂。永不败颓

在传颂者心中,那些痛苦的灵魂

寻找到古老而永恒的安宁


后记

这是我的第一本诗集。不知道是否会是最后一本。早听人说过“饿死诗人”之类的话。虽然考究历史,自古及今,真正饿死的诗人不多,但在当下,真正爱上写诗、爱着写诗的,的确也是不多。“想到恩仇心事涌,江湖侠骨恐无多。”每念及龚自珍这两句诗,心里,都不免一丝酸涩、愀然和悲怆。一位老前辈曾不无悲壮地说,文学是愚人的事业。写诗,在当下,也许更是愚不可及的悲壮吧。

中国素称“诗国”。不特因为文学史上,在诗歌创作方面,历史悠久,诗人林立,作品众多。更重要的是,那些伟大的诗作,在民族的社会生活、文化发展和精神历炼中,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言为心声”,一部诗歌史,庶几便是民族的心灵史,从中可以触摸到民族的精神历程。按习惯说法,我们是龙的传人。从诗歌传统看,也可以说:我们都是诗的传人。

想想,孩提时代,我们多在母亲或外婆的童谣中入梦。进学堂启蒙,就熟诵了“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这样一些脍炙人口的绝妙好词。再往后,成长岁月中,风霜雨雪里,沉也好,浮也罢,喜也好,悲也罢,诗歌,一直像风和影子一样,陪伴着我们,安抚或激励着我们。可以说,我们的生命和灵魂中,有很大一部分,是被诗歌滋育的。或者说,诗歌早已像粮食和盐粒一样,融入血液,成为我们共同的文化背景和精神起源了。

因着这样的滋育和融入,在我们的生命里,先天地传承着诗的因子。在欣逢其会的时刻,适宜歌唱、抒情、赞美的时刻,那些蛰伏着、潜藏着的诗性成分,就会自然而然地被阳光和生活点燃,彰显,奔涌,澎湃,诗情激荡,诗思翩跹——这样的时刻,多发生在青春时期,那正是成长和萌动的季节,是遐想和激情的年龄,是歌叹和吟唱的岁月。少年的奇思妙想,青春的热血善感,很容易让人情动于中,而形之于诗,正所谓“少年情怀总是诗”。

作为一种季节性植物,诗歌与生命发生关系,勾连或牵扯,多在此时。就像爱情,总发生在青春的方向——读到一首好诗,会迷醉沉吟,反复咏颂。写出一个好句,会禁不住热血喧涌,奔走相告。凡与诗歌沾边的活动,讲座,朗诵,比赛,联谊,怎么也不愿落下。什么叫热爱,什么叫痴迷?我想,这就是。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这两句话,我转送过两次,一次是给爱情,另一次,就是给诗歌。尽管现在,早不复有那样的热爱、痴迷,但对那时的幼稚,迷醉,狂乱,却一丝也没有后悔或嘲笑过。一直觉得,生命中能有那样与诗为伴的季节,有那样一段以诗为生的时光,是美好的,幸福的。

实在说,不写诗已有多年。近来偶有所作,也多是命题,或者应约。在苦思冥想后,虽也还能挤出些感觉,凑出些像诗的句子,但发自内心的冲动和热情,真的早已不再。就像我在一篇文章里说的:“那已然远逝的过去,就像一场意兴阑珊的晚会。曲终了,人散了,虽则余香犹存,余韵宛在,但一切,都只能是斑驳的回忆了。”

其原因,既有年龄渐长,激情不再之故,也有对时下所谓诗歌的畏惧。照直说,越来越看不懂当下的所谓诗歌。以我的理解,诗人当然应该是说人话的,起码能让人看懂。但是现在的情形,好像并非如此。不好好说话的,比好好说话的人多,不说人话的,比说人话的多——君子远鬼神,我非君子,却自觉地远离了诗歌:很多时候,非得说我是诗人,我只好说“前诗人”。

然而,因着那些“斑驳的回忆”,又禁不住常常回想起那些已然遥远的岁月,那些已成过往的时光,想起那些青春飞扬的脸,那些激情浪漫、意气风发的话语,那些让人胸口一紧、热血上涌的场景。就想着,无论如何,也要为那些满盈着心血、铭记着青春的文字,找一个更好的归宿。既算是对那样的诗歌季节的盘点和归总,也算作对已逝青春的纪念和挽歌。

这,便是印行这本诗集的由来。

写到这里,似乎再无话可说。关于诗歌,仅有的感受、理解和看法,都在那长长短短的句子里,在那字里行间中。但是,我还想说出自己的感激,这些年来一直存放于心、未曾形诸言表的感激。虽然这感激,对被感激者来说,也许并无实在的意义和价值。

感谢诗歌,曾经见证、安妥和慰藉了我的青春,曾经带给我年少时的痴狂、迷乱、勇气和信心。

感谢父母,在成长的岁月,他们对我的充分理解和信任,让我知道了什么叫责任、义务和自觉的担当,让我知道了自己的言行对他们的重要。

感谢妻儿,他们不曾因为我在写作方面浪掷时光、虚度年华而有所责备,尽管时至今日,我仍无力回报他们更多,但有他们在,我一直未曾感到孤单。

感谢共同爱好的朋友,是他们的鼓励、安抚和支撑,让我能够不断前进,在文字的道路上,一直走到今天。

感谢所有爱我的人,和我爱的人,感谢曾经爱过,和依然爱着的人。他们是我所有激情言辞的灵感源泉,是我所有行动的强力支撑。

感谢我自己,还能够硬着头皮,痛下决心,将这些废弃的文字刊印出来,让你在有意无意中看到。

当然,最后的感谢,是送给亲爱的你的。读到这儿,你已经在我的文字中,经历了一段或长或短的时光。谢谢你温暖的目光,和柔软的心灵,抚慰了我过往的灵魂,陪伴了我此刻的心境。如果因此而耽误了你的宝贵时光,请允许我致以诚挚的歉意。

2005年6月,绵阳高水


有刀哥,但不只有刀哥

看教育,但不只看教育

(0)

相关推荐

  • 扒一扒这个废话连篇的中年诗人

    作者丨羽羽 一次,金星在节目中读了一首诗--<对白云的赞美>,让现场的观众大笑不止. 我们先来欣赏一下这首诗: "天上的白云真白啊 真的,很白很白 非常白 非常非常十分白 特别白 ...

  • 武夷诗群/晓寒深处等

    闽北在历史上有深厚的诗歌基因:柳永.严羽.朱熹等或以诗词,或诗文并著,或兼擅理论,在中国文学史上闪熠着永不磨灭的光辉.特别是北宋和南宋时期,闽北是福建文化最发达的地区,出了许多宰相和著名诗人.北宋著名 ...

  • 与诗人杨炼一起写同题诗|其时其地

    与诗人杨炼一起写同题诗 ︻ 杨炼 ︼ 杨炼,一九五五年生于瑞士. 著名诗人. 其时其地 那座我回不去的老房子 你也回不去了 虽然 那盏灯通宵亮着 听着窗外 白杨高大的黑影 你还在等 一阵荒凉的脚步声 ...

  • 诗集《放歌春天》

    今天是二十四节气的第一节气,立春.我们经历了阴霾笼罩的寒冬腊月,迎来了大地回暖的新春,大家不要惧怕疫情狂魔,春天来了,疫情的克星来了,希望大家度过一个欢快祥和的新春佳节.浔阳江诗社.诗词百家文化传媒联 ...

  • 【放歌春天】九州文渊阁第135期精华诗词集锦

    本期上刊诗家      郭建生(海棠逸叟).文雨.爱格.范艳军.爱晚夕阳.张兆田.蒲金章.棋中王.日月星辰.随意.施怡淡.张百胜.征原.吴汉珍.郑学多.过客.董云卿.梅香溢.和合先生.余佩祥.韩梦琳. ...

  • 【放歌春天】九州文渊阁第133期精华诗词集锦

    本期入选诗家     施怡淡.余佩祥.爱晚夕阳.大海.蒲金章.蒋振平.征原.杨彩芹.爱格.文雨.蒋厚雄.范艳军.赵沛誉.过客.郭建生(海棠逸叟).张兆田.荒石.万家华.王振芳.日月星辰.张洪斌.董云卿 ...

  • 【放歌春天】九州诗社李纪珍老师精华诗词专辑

    诗家介绍 过客,李纪珍,甘肃秦安人,九州诗社会员,雪藻兰襟步蟾宫副主编.文学爱好者,爱读书,喜诗词,执笔取暖,煮字疗饥.诗词在书刊.微刊常有发表. 五绝·早春 一夜惠风来,梅妆自剪裁. 枝头花鸟闹,墙 ...

  • 【放歌春天】九州文游台第133期精华诗词集锦

    本期入选诗家     云天.代岫飞云.山水亦朦胧.古淀飞燕.马振兴(山居隐士).朱平.冬水.邓慧峥.韩德柳.梦天行.段文忠.大海.贾成国.吴尔晖.梁华煜.王云峰.陈善虹.虎啸龙吟.佘秀英.紫蝶.长风万 ...

  • 【放歌春天】九州诗社邢淑玉老师诗词精华专辑

    诗家介绍    邢淑玉,笔名古淀飞燕,女,华北油田人,九州诗社会员.一个喜欢文字.摄影.舞蹈和独立行走的女子,喜欢在文字里打磨时光,让岁月静静流淌,挽一缕墨香,在人生道路上漫步徜徉. 五绝·云燕之梦 ...

  • 毕玉|沉浸在春天里写诗【中国诗歌报.放歌春天】(5)

    关注中国诗歌报(中诗报),让诗歌点亮生活!让诗歌温暖人生! [作者小传]毕玉,笔名:乐宬斋.锦心.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洛阳市作家协会会员.诗人,散文作家,作品散见于各大报刊及媒体平台,并多次获奖. 一 ...

  • 清风浅浅|往事在春风里回暖【中国诗歌报.放歌春天】(4)

    关注中国诗歌报(中诗报),让诗歌点亮生活!让诗歌温暖人生! [作者小传]清风浅浅,农村一线教师,热爱教育,热爱诗歌,工作之余,穿行在字里行间.多篇诗文散见于多地报刊. 归巢 文/清风浅浅 不记得从哪一 ...

  • 碧海孤帆|万物开始换装【中国诗歌报.放歌春天】(3)

    关注中国诗歌报(中诗报),让诗歌点亮生活!让诗歌温暖人生! [作者小传]笔名:碧海孤帆,原名郭春生,河南平輿县人,现居住云南蒙自.爱好文学.<唯美微型诗社>会员,有作品散见<唯美微型 ...

  • 秋晨|从片片斑驳中细数从前【中国诗歌报.放歌春天】(2)

    关注中国诗歌报(中诗报),让诗歌点亮生活!让诗歌温暖人生! [作者小传]笔名秋晨,姓名范艳荣,女,1972年12月出生,江苏镇江人,教师.热爱文学,曾在中国诗歌报平台上发表过诗作.秋晨花园主人.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