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继光老中医治痹证的用药特点(转)

寒湿痹盐附麻桂兴
风寒湿痹惯用盐附伍麻黄、桂枝。寒湿之痹,温通与否以及力量的大小为治疗成败的关键。盐附毒小,功雄力专,善行善走.入肾而温通骨节。张锡纯云:附子味辛,性大热……凡凝寒瘟冷之结于脏腑,着于筋骨,痹于璺络血脉者,皆能开之通之。”故寒湿之痹非附子奠除。然而盐附温通之力的宏与微.不全在其剂量的大小.而重在配伍,但非“附子无姜不热”之理。因姜、附相伍,虽大增其性热,但无大助于通,且均行于内而加其燥。只有与麻、桂复用,方能增热与助“通”并行不悖。麻黄、桂枝通经隧,达络道极力,与盐附同用则行内达外,走窜不息,温通不止,无所不至。罗老用盐附一般在20g以内.最大剂量则不超过30g,但温通力著。
温热痹犀角芍龙进
治风湿热痹善用犀角配赤芍、地龙。热痹无论其形成路径如何,关节红肿灼热痛甚而不可近者,如此伍用,清、通并举,颇有效验。其中清热凉血解毒之圣药犀角.为血肉有情之骨类药,用以治疗骨节病极为合拍,又以赤芍能助通瘵行痹;地龙僳疾滑利,专行经络而走关节,通绪利湿无处不到。对风湿热痹起病急骤,气闭而疼痛剧烈者,常入少许升麻,使之与犀角等沉降药相伍,从而达到升降相因,调理气机的目的。
夜痛增乳香没药定
痹多兼瘀,但瘀之成否,除舌、脉有征外,痹痛入夜尤甚者,亦为瘀血形成之确据。并且其症易显露而客观,故见而必以乳香、没药使瘀通血活,方能定其疼痛。
治重痹师古而不泥
痹之重者.遣方用药,以证候为唯一准绳,不限于古人治痹诸方。习古人之法,用古人之方,意在治今人之病。故对古人之经验,当领略其奥妙.掌握其玄机而灵活变通,晰理化意,师其法而不泥其方。如治热痹重证,即以《千金要方》之犀角散加减化裁,或合用《温病条辨》之治阳明温病,津液不足的增液汤,常一举而获殊功。
凡痹证避用甘草灵
凡治痹,无论证之寒热久暂,概不用甘草。无湿不成痹。竹草味甘,不但碍中助湿,而且善滞经络、筋骨之湿。用之不但不能合奏祛邪之功,而且恐有资敌匿邪之弊。
痹后期治重肝肾本
痹证后期。注重养肝益肾蠲痹。痹乃筋骨之病,肝主筋,肾主骨,故肝肾亏损,筋骨失养是痹证之本,而风、寒、湿、热皆标耳。湿热痹则养肝滋肾,寒湿痹则温肾养肝。养肝,罗老多以既能养血,又善活血的当归、丹参为功,并伍以益气生血的黄芪;温肾常杜仲、肉桂而显效;滋肾恒以龟版。首乌而告捷。此外,无论痹之寒热,均复以牛膝活血祛瘀、补益肝肾。
典型案例
例一、霍某女,25岁,农民。患者初感风寒,遍身疼痛,恶寒发热,口渴。医投以九味羌活汤,汗大出而热不解,并见膝关节红肿,痛而拒按,数日之后竟不能活动矣。送外地经中、西药治疗旬余而好转。以为出险履吏,遽尔返家,曦明乘车,风露尤多,赢弱之躯,抗邪力微,刚至家门,旋即恶寒发热,头晕而重,身亦痛楚。医者再投发表之剂以汗之,恶寒罢而热转盛,瞬即壮热烦渴,关节复现红肿,灼如火燎,痛如刀绞,手不敢近,神昏谵语,日轻夜重,下肢筋脉拘急,肌肉枯萎强硬,不能屈伸,乃延罗老诊治。诊其六脉弦数,舌红少津,曰:此妇素体阳盛,内有蕴热,外感风寒湿邪,热为寒邪所遏,气不得通,久之寒亦化热,故发为热痹矣。其病之初,又迭汗而伤阴,使热毒深入营血,灼伤筋骨,非清热解毒,凉血养阴,通络除湿,不足以收消肿止痛之功,以千金犀角散合增液汤加昧图治。”处方:赤芍9g,地龙9g,生地15g,升麻6g,黄连6g,山栀9g,菌陈9g,麦冬15g,连翘9g,威灵仙9g,防已9g,玄参15g,丹皮9g,桑枝15g,忍冬藤12g。水煎。犀角3g磨水兑服。3剂。二诊:痛减神清,既见效机,来便更张,需击鼓再进,上方加黄柏12g再服3剂。三诊:痛微肿诮,下肢已能伸曲,唯不利耳。以张锡纯之活血效灵丹加黄芪、地骨皮、怀牛膝、龟板、黄柏、知母/首乌之类,活血通络,养阴清热,是即“炉烟虽熄,恐灰中有火”之虑。服用近一月而收全功。
例二,陈某,男,45岁。患者在江边以编织船篷为业.患关节痛症近10年。今年初秋先显浑身沉重,手足拘急,继则膝关节肿胀,走注疼痛如针刺,如虎啮,刻不容忍,夜间增剧。热熨则痛稍减,屈曲蜷卧,更难直伸,经某县医院治疗月余而罔敛。其徒与罗老毗邻而居,伊妻曾患此类痹证,为罗老治愈,乃求其诊治。病已3月余,有时尚发寒热,无汗,脉沉紧,舌苔白润,头晕眩。温温欲吐,蜷卧懒言气短难续。稽《金匮要略》云“诸肢节疼痛,身体危赢,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但以夜痛更甚。则又兼及血分矣,乃以张寿圃氏之活血效灵丹配合应用,庶可统治诺候,而免偏颇。且此痛痹风湿蕴结日久,寒邪深入,等闲小剂,殊难胜舒筋活络、逐寒祛湿之重任,故用大剂猛攻,始可一鼓而奏全功。处方:盐附15g,桂枝15g,麻黄12g,丹参30g,当归20g,炒白芍15g,知母15g,防风15g,乳香12g,没药15g,炒白术18g,姜黄18克,海桐皮18g。2剂,水煎服。服上方后,始得遍身微微汗出,痛楚略减。再服5剂,每夜均有微汗,痛遂明显减轻,脉见缓和,手足已能屈仲,关节肿消,但尚不能起床站立。乃师前人攻其半之旨,改拟攻补兼施之剂,以《医门法律》之三痹汤加防己、海风藤、姜黄、海桐皮、乳没、木香等祛风散寒除湿,行气活血止痛之品。服至2月半,乃得步履如常。以“通”为本,遣方用药不受治痹诸方所囿,且不以甘草为佐使,后期调理重肝肾而牛膝不可少,此乃罗老治痹用药之玄机微妙所在。
(0)

相关推荐

  • 强筋骨活血汤治疗膝关节韧带损伤

    强筋骨活血汤:黄芪20克 鸡血藤20克 巴戟天15克 淫阳霍15克 续断15克 鹿衔草15克 熟地黄15克 没药15克 骨碎补15克 首乌15克 川牛膝15克 当归10克 白芍10克 红花10克 杜仲 ...

  • 周东屏照顾徐海东35年,丈夫病危时,不顾众人反对果断让老中医治

    周东屏坚决随军长征,与徐海东喜结连理 1934年12月,红二十五军的最后一战,徐海东又负伤了,这是他第九次负伤,也是负伤最重的一次.一颗子弹从徐海东的左眼底下进去,又从颈后穿出,流血过多,昏迷了四天四 ...

  • 老中医治水肿

    本虚标实,急当治标.益气.温阳.健脾活血.渗利水湿,拟益气温阳利水汤(自拟经验方)加味.黄芪40克,党参15克,苍术.白术各10克,川厚朴9克,陈皮9克,大腹皮12克,制附子9克(先煎),肉桂4克,淫 ...

  • 全国名老中医治胃病经验

    周仲瑛,全国名老中医,国医大师,周老中医理论功底深厚,善于综合应用各家学说之长,从实践运用中提出新的论点和治法.周老认为,胃病患者出现心下痞塞,胸膈满闷,触之无形.不痛的证候,中医称为胃痞." ...

  • 民间老中医治骨质增生秘方

    本秘方从一女老中医处获得.当时,我 母亲膝盖骨质增生,走起路来时不时刺辣 辣地痛,遍用医院各药不济,遂求中医. 一乡间中医开方,我自去取药,因有几 味药独特,全市各大小药店无一能供,最后 在该乡间中医 ...

  • 首批国家级名老中医治胃病十方

    兰洱延馨饮(梁剑波) 胃神经管能症:慢性胃炎,胃痛而伴胃脘灼热胁嗳气纳呆等,肝郁气滞,湿浊阻痹者. 处方:佩兰10g 延胡10g 普洱茶5g 厚朴5g 炙甘草5g 素馨花12g 功效:有芳香解郁,行气 ...

  • 一位老中医治杂病的经验,一字千金!

    每每谈及疑难杂症,很多人都倍感头疼.疑难病.杂病,确实令很多人束手无策,诚惶诚恐,每每遇到这些病证,除了胡乱的抓头挠腮,却不知从何下手,要不就是怎么治疗都看不见效果,这可如何是好呢? 益斋先师,性聪嗜 ...

  • 老中医治了一辈子胃痛,就靠这个秘方——“四合汤”

    全国名老中医焦树德,临证40年用祖传秘方"四合汤"治疗不少胃病,尤其是胃痛. [组成]高良姜,制香附,百合,乌药,丹参,檀香,砂仁,五灵脂,蒲黄."四合",是指 ...

  • 民间老中医治骨质增生妙方

    本秘方从一女老中医处获得. 当时,我母亲膝盖骨质增生,走起路来时不时刺辣辣地痛,遍用医院各药不济,遂求中医. 一乡间中医开方,我自去取药,因有几味药独特,全市各大小药店无一能供,最后在该乡间中医的指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