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期间家居亲子游戏之八(4-8岁篇)|王添强文章

👆发现更多教育戏剧理论文章及家庭游戏

抗疫期间家居亲子游戏之八

(2-4岁儿童篇)

文/王添强

幼儿特别在两岁到四岁阶段,由于他们是好奇、喜爱冒险、自我意识很强,加上会有一种规律敏感期反应。所以,当他们需要长期居家生活,情绪就会容易爆发、不稳,经常与家人产生磨擦及冲突。

家长就要小心管理他们的情绪。每天大肌肉训练运动不能缺少,加上利用竞技游戏集中他们的精神,一动一静,使孩子情绪更容易舒缓。

所以,一方面要通过大动作生产更多愉快内分泌,又要通过专注及想像力出现使他们静止进行思索,还要以音乐产生舒缓的效果,居家学习的孩子的情绪与生活,才能得到平衡。

1、猜物件浮沉比赛 

家长与小朋友共同清洗物件之前,先各自取出10件物件,家长协助登记好每件物件的名称,并由小朋友及家长各自猜测这些物件是浮,还是沉。

如果,今天有水果或蔬菜与其他物件有参与的话,就要分开成两个不同的水盆。猜对的有1分,看家长与小朋友猜测比赛的结果。

之后家长可以以此疑问,来引起小朋友的兴趣,为什么有些很重的东西会浮起来,有些很轻的物件但会沉下去。

家长不要紧张全部要合乎科学真理,因为有些时候网上记载的东西可能是会因时间差异,而有一定程度的偏差,家长只要相信网上的讯息,是孩子接受的结论便可,而不需要过分紧张浮沉的真正原因。

如大家有任何疑惑,就把疑惑用文字写在记录簿上保留下来,作为家庭未来共同追寻的答桉,通过同理心,使家长与小朋友的关系更为密切。

最后,当然是一起把这些物件及水果清洗干淨。这时,家长就要教小朋友清洗物件与水果的不同清洁方法。

温馨提示:家长一定以为清洗物件这么简单的家务,花了这么长时间去进行是否值得,我的答案很简单:我们花费的时间是在孩子学习身上,而不是在清洁居家物件上,我们教的是科学证实精神,而不是浮沉这么简单的道理。

但如果能把学习与家务两件事同时进行,我们已经在教导孩子之外,赚了清洁家居物品的时间,赚了科学精神,也赚了孩子乐于共同做家务的态度。

2、分钮扣 

购买衣服的时候,大部份都会送上有很多后备钮扣,很多时候家长都不知怎样处理。

借这家居学习时间,我们就玩一个游戏,把所有后备衣服的钮扣收集,全部放在一个美丽盒子上,一方面除去后备钮扣可以方便大家穿衣服的时候减少障碍,同时亦可以让将来真的有钮扣丢失,马上可以从盒中寻找替补的钮扣。

分钮扣游戏与分豆子不同,因为豆子很多时候都有相同的品种,可以作分类。所以分钮扣不是在单一时间来分出多少相同的比赛。

分钮扣游戏是各人自选五粒钮扣,每人必须找出为什么这五粒是同类钮扣的想法,例如:大的、有四个小孔、同一色系、是厚的、被布包着的钮扣等等。

温馨提示:这是一个分类智能学习的游戏,家长不需要过分强调真确性,只需要充分肯定及接受孩子的说法,就算说法有点勉强,只要孩子解释得很认真便可以。

小朋友的学习,是解释自己分类的原因,这才是游戏学习的核心。因为社会上绝对没有100%相同的人,所以分类理由及选择的假设,就变得十分重要。

将来社会当中生活非常重要,没有分类的能力,就很难做社会学及科学的研究,特别将来我们孩子想要成为社会的领袖及学者。

3、动物分类卡 

动物分类卡是钮扣分类游戏的进阶版,家长首先收集很多不同类型动物的照片,贴在卡片上。

参与游戏的朋友,每人随机抽取五张动物卡。钮扣分类游戏与动物卡游戏的差别,就是钮扣分类游戏,由小朋友在钮扣盒子自选钮扣,动物卡游戏是随机五张动物卡。

参与游戏的朋友,就要想出他们的关联,能够关连在一起的动物卡数量越大者优胜,例如:四张会飞、三张四条腿等。

进一步,每人派10至15张动物卡,轮流发放动物卡,可以单张或多张相同类型卡片同时发放,并要说出分类的方向,例如:会飞的、四只脚的、来自非洲的、可爱的、家中宠物等等,猜拳决定发牌先后。

顺时针旁边的朋友,如果有与发牌者所说同一类形,数目也相同的,就可以出牌。成功接上出牌的一位,可以自行出牌。

如果,顺时针旁边的人没有同数量同类动物卡,就要说:PASS ,下一个就可以出牌吃了这些动物卡。

如果轮了一圈,回到第一个出牌的人,就可以再出动物卡。谁手上再没有动物咭者优胜。其他人,就要分别扮演手上所有动物咭上动物的动作或叫声。

温馨提示:这个游戏在制作动物卡的时候已经在教导孩子动物分类的知识,再通过游戏比赛气氛更容易加深这些知识,最后还要通过扮演这些动物的动作或叫声,使学习更全面。这是一个动脑、动手及比赛气氛结合的游戏。

二至三岁的小朋友,比较不愿意认输,所以家长要比较迁就一下,只要他们能够说得出分类,就算勉强一点,也可以接受。

三到四岁的小朋友,应该学习接受比赛输赢,所以家长可以公正及严格一点。如果小朋友因为输掉比赛发脾气及哭泣,家长不需要太紧张,只要在旁边陪同便可以,情绪发洩是小朋友成长的一种重要经验。

4、神秘袋物件 

家长可以用一个深色的布袋,把不同的东西放进去,例如:小球、积木,不锋利的金属物件、文具等。

小朋友把手放进去,把东西取出来,在未出之前先猜测摸到的东西什么。猜对有1分,家长与小朋友互相比赛。

温馨提示:触觉感应是小朋友很重要的成长训练。家长也可以用表面不同,平滑、粗糙,冰冷及柔软的物件触碰小朋友的手背及手心,刺激他的统感反应。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