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洛金院士访谈录
相关推荐
-
重庆市“十三五”期间重大考古发现丨中俄西伯利亚联合考古项目
发布人: 2021-06-04 一.项目经过 2015年,中俄两国元首共同签署<中俄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合作的联合声明>,从战略高度为两国关系发展作出新规划.&q ...
-
《考古公开课》 20211006 百年考古大发现(一)考古学的开端
更新时间:2021-10-07 01:15 来源:央视网 视频简介: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仰韶村遗址位于河南省渑池县,是一处新石器时代史前聚落遗址.1921年,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开始在这里进行考古发掘, ...
-
考古发现还原西伯利亚古文明
本报讯 (记者杨阳 通讯员李宏飞)4月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举办2018年度考古学研究系列学术讲座第2讲,来自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考古与民族学研究所的莫洛金院士以"神秘的西伯利亚 ...
-
山东发现商代及新石器文化遗物 不可多得的考古学研究新材料
[山东发现商代及新石器文化遗物 不可多得的考古学研究新材料 ]记者从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了解到,考古队员在对山东菏泽市孙大园堌堆文化遗址进行考古发掘时,发现了156座汉墓,并发现了9座东周墓葬.5个商 ...
-
放射性碳素年代测定帮助区分出西伯利亚新的考古学文化——巴拉巴文化 机器头条新闻
放射性碳素年代测定帮助区分出西伯利亚新的考古学文化--巴拉巴文化 考古学家对西西伯利亚南部巴拉巴草原新石器时代早期的考古遗址取样进行放射性碳素年代测定,发现必须区分出一个新的考古学文化.俄罗斯科学院西 ...
-
中俄西伯利亚联合考古见闻记 叶尼塞之光——克拉斯诺亚尔斯克篇 (二、博物馆)
发布人: 中方团队在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方志博物馆外合影留念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气质.想要了解一座城,就像了解一个人,首先要懂她的过去.如同翻开一本书的目录,她为你展示的不仅仅是她辉煌的历史 ...
-
我们为何要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如何实现?丨院士访谈录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落实2030年应对气候变化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我们为何要提出这些目标?如何实现?经济日报记者专访了中国 ...
-
汤广福:电力系统应率先在2050年实现“碳中和”丨院士访谈录
当前,世界范围内的能源发展面临日益严重的资源紧缺.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等问题.我国提出争取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为全球应 ...
-
创新思维如何养成?金涌院士从诺贝尔奖谈起
推荐阅读 3位院士声明:高血压的根源不只是盐,少吃2种食物,血压更稳定 阅客资讯 这种食物是"催老剂",医生从不让家人吃,很多人却将它当作美食 阅客资讯 菊花和"它&qu ...
-
中国工程院院士金涌:2060碳中和与能源化工产业发展
2020年9月22日,我国在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峰",力争于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我国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过渡期仅有30年,能源和经济转型.二氧化 ...
-
石化缘推荐:中国工程院院士金涌解读——2060年碳中和与能源化工产业!
本期内容由PHASE & PHONIXTECH联合代表处冠名
-
沉重悼念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作者:李凤仪/蔡秀娟/尹利/盛歌/王世金/归来煮白石/俞新生)
缅怀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文/李凤仪) 风吹动敞开的衣襟,稻花抽穗 飘扬,像您霜白的头发 它们听惯了您的叮咛,见惯了您的笑容 沉甸甸的稻谷弯成了您操劳的身躯,一望无垠 广袤的土地饱胀如您谦卑的心 您走过 ...
-
张寿荣院士的铄金岁月,88岁任然惜时如金
张寿荣在钢铁生产一线指导工作 张寿荣在西班牙钢铁厂参观考察. 张寿荣在批阅文件 当谈起钢铁冶金行业的发展现状,张寿荣激情飞扬 张寿荣干了一辈子钢铁事业,对小小的高炉模型也很有感情 张寿荣看专业书,思考 ...
-
沧州市金峻山诗作选登(一百)哭袁隆平院士
沧州市金峻山诗作选登(一百) 哭袁隆平院士 金峻山 一 杂技英豪出九州,交城山美作初游. 水乡豪气传千载,稻粒飘香万古谋. 之适田间除稗草,父由岭上望吴钩. 袁师老将饥民泪,隆泰金光月满楼. 平 ...
-
沉重悼念袁隆平院士(作者:红叶/庄生/灵云子/王世金/周凰)
沉重悼念袁隆平院士(作者:红叶/庄生/灵云子/王世金/周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