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吕景山对穴:清热利湿退黄类 胆俞—阳纲
相关推荐
-
春季养肝话茵陈,美食良药廉便验
阳春三月,天气渐渐转暖,也是养肝的好季节. 五脏中肝脏对应东方,属木,主疏泄,肝气也随着春季的到来而渐渐增强. 这个季节也是容易出现肝病反复,患者常因肝气生发过度而导致一系列肝胆火旺或肝胆湿热的症状. ...
-
体内湿热,气机不畅!易发热性肝胆疾病。祛湿热这么刮和吃
肝胆疾病 较典型热性肝胆疾病就是面目皮肤皆黄的黄疸性肝炎,肝胆湿热是发病重要原因.因湿热的体内环境很适合病毒生长,故感染病毒性肝炎的概率也会比别人高. 体内有热的人如果总是精神压力过大或郁闷不舒,气机 ...
-
外行吃冬虫夏草,内行吃栀子!栀子的7种绝...
外行吃冬虫夏草,内行吃栀子!栀子的7种绝佳搭配! 1.栀子配上淡豆豉--具宣郁除烦之功.可用于热病心烦,郁闷,躁扰不宁. 2.栀子配上茵陈蒿--具清利湿热,利胆退黄之功.可用于肝胆湿热内蕴而致黄疸,小 ...
-
茵陈一一一清热利湿,疏肝解郁,能治黄疸、肝炎、口腔溃疡
人们常说,"有人识得路边草,一生衣食不会少",意思是说很多路边野草其实是可以治病的良药, 如果一个医生能够对随处可采的本草合理运用的话,养家糊口自然是没有问题的. 今天杰哥给大家介 ...
-
茵陈蒿汤的功效与作用
清热利湿退黄. 主治 湿热黄疽.症见一身面目俱黄,鲜亮如橘子色,腹微满,口中渴,小便不利,舌苔黄腻,脉沉数. 用法 水煎服. 方解 本方所治为湿热黄疽证,其病机为肝胆湿热,胆汁外渗,外感时疫,人里化热 ...
-
肝胆湿热有什么好药,一文总结(全) 茵黄...
肝胆湿热有什么好药,一文总结(全) 茵黄肝复颗粒 口服用的中成药,成分包含:茵陈.黄芩.黄柏.牡丹皮.赤芍.党参.栀子.大黄.板蓝根.金银花.连翘.白术.山药.五味子.半夏,土茯苓等都是纯中药组成 ...
-
肝胆湿热吃什么中成药?退休老中医推荐这8...
肝胆湿热吃什么中成药?退休老中医推荐这8...
-
国医大师吕景山对穴:舒筋活络祛风止痛类 水沟—曲池
[单穴功用] 水沟,又名人中.鼻人中.鬼宫.鬼市.鬼客厅.在面部,当人中沟的上1/3与中1/3交点处,为督脉经腧穴.以穴在口鼻之间,即天之下.地之上,人在其中而得名人中.鼻通于天气(自然界之大气,富有 ...
-
国医大师吕景山对穴:平肝熄风通络止痛类 行间—涌泉
[单穴功用] 行间,在足背侧,第1.2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为足厥阴肝经腧穴,乃本经脉气所溜,为荥火穴,又是肝经子穴.本穴具有疏肝泄火.清热凉血.镇肝息风.疏经活络.理气止痛之功.用于治疗头痛. ...
-
国医大师吕景山对穴:平肝熄风通络止痛类 百会—涌泉
[单穴功用] 百会,又名三阳.五会.岭上.维会.天满.巅上.泥九宫.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或两耳尖连线的中点处(图1),为督脉经腧穴.头为诸阳之会,本穴又是手.足三阳经与督脉之交会穴,又可主治 ...
-
国医大师吕景山对穴:平肝熄风通络止痛类 合谷—太冲
[单穴功用] 合谷,又名虎口.含口.合骨.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为手阳明大肠经腧穴.因其穴居大指.次指歧骨之间的凹陷处如同山谷,而得名合谷.又因穴在拇指虎口两骨之间,故又名虎 ...
-
国医大师吕景山对穴:平肝熄风通络止痛类 劳宫—涌泉
[单穴功用] 劳宫,又名掌中.五里.鬼路.营宫.在手掌心,当第2.3掌骨之间偏于第3掌骨,握拳屈指时中指尖处,为手厥阴心包经腧穴,乃心包经气所溜,为荥火穴.穴在掌心的中央,手为劳动器官,故名为劳:心包 ...
-
国医大师吕景山对穴:舒筋活络祛风止痛类 水道
[单穴功用] 水道,在下腹部,当脐中下3寸,距前正中线2寸,为足阳明胃经腧穴.水道,"道"指道路.通道.肾主水,膀胱属水,三焦者水道出焉,穴主肾.膀胱.三焦之疾,通调水道,其穴在脐 ...
-
国医大师吕景山对穴:平肝熄风通络止痛类 风池—涌泉
国医大师吕景山对穴:平肝熄风通络止痛类 风池-涌泉 针灸推拿余医生2021-04-18 20:30:00 [单穴功用] 风池,在颈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为足少 ...
-
国医大师吕景山对穴:平肝熄风通络止痛类 风池
[单穴功用] 风池,在颈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为足少阳胆经腧穴,又为手少阳三焦.足少阳胆.阳维.阳跷之交会穴.按"风从上受"之理,本穴又位 ...
-
国医大师吕景山对穴:舒筋活络祛风止痛类 后溪—环跳
[单穴功用] 后溪,在手掌尺侧,微握拳,当小指本节(第5掌指关节)后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为手太阳小肠经腧穴,乃本经脉气所注,为输木穴.又是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督脉,与阳跷脉.申脉穴相交会(即沟通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