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吕景山对穴:舒筋活络祛风止痛类 水沟—曲池

【单穴功用】

  水沟,又名人中、鼻人中、鬼宫、鬼市、鬼客厅。在面部,当人中沟的上1/3与中1/3交点处,为督脉经腧穴。以穴在口鼻之间,即天之下、地之上,人在其中而得名人中。鼻通于天气(自然界之大气,富有营养之气),口通于地气(五谷杂粮之气,即饮食入口,吸取精华,排出糟粕,还原于地,以促使水谷之生长,再供应人体之需要的循环观)。养生学家闭口藏舌,舌舐上腭,运送口中津液下行,滋润喉咙,通渗脏腑,人中又当口水吞咽向上翻转之路,故名水沟。本穴具有祛风清热、调和阴阳、醒脑开窍、回阳救逆、镇静安神、活络止痛之功。用于治疗晕厥、昏迷、癫证、狂证、痫证、子痫、脏躁(癔症)、急惊风、中风口噤、不省人事、口眼喎斜、产后血晕、鼻衄不得息、不知香臭、心腹胀满、绞痛、气冲心胸、消渴、水肿、黄疸、寒热头痛、崩漏、丹毒。

  

  曲池,又名鬼臣、阳泽。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为手阳明大肠经脉气所入,犹如水注池中,又取穴时,屈曲其肘而得,故名曲池。配属五行,属合土穴,又为十三鬼穴之一。本穴具有疏风解表、清热退热、调和气血、通经活络、利水除湿之功。用于治疗伤寒余热未尽、热病(时行感冒)、目赤肿痛、咽喉肿痛、咳嗽、哮喘、上肢不遂、屈臂无力、头痛、眩晕、吐泻、便秘、痢疾、肠痈、消渴、水肿、月经不调、瘰疬、瘾疹、丹毒、湿疹、疔疮。

  

  【伍用功能】

  水沟为督脉经穴,有祛风清热、调和阴阳、醒脑开窍、回阳救逆、镇静安神、活络止痛之功;

  曲池为手阳明大肠经腧穴、合穴,有疏风解表、清热退热、调和气血、通经活络、利水除湿之效。

  水沟开泄行散,除脊膂之强痛;曲池走而不守,调气血,利关节益彰。二穴伍用,相互促进,舒筋止痛之功增强。

  【主治】

  1.脊膂疼痛、活动受限等症。

  2.伛偻。

  3.风湿性脊柱炎、脊椎增生性病变。

  【操作法】

  水沟:正坐仰靠或仰卧,于人中沟中线的上、中1/3交点处取穴。从下向上斜刺0.3~0.5寸。

  曲池:①屈肘成直角,当肘弯横纹尽头处;②屈肘,于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处取穴。直刺0.5~1.2寸。

  【经验】

  水沟—曲池伍用,出自《玉龙歌》:'凡患伛者,补曲池,泻人中。'吕老体会,诸凡脊膂疼痛,不论是风湿性者,还是退行性病变,均有良效。另外,也可用于各种痹证,症见四肢关节疼痛者,宜与阳陵泉参合使用,以增强舒筋止痛之功。治脊椎之病变,亦可与相应之华佗夹脊穴参合使用。

  伛偻,出自《诸病源候论》,又名背偻、大偻,俗称驼背。指背部高耸、脊椎突出、腰屈不伸的症状。职是督脉病变。恙由肾虚精血不足,日渐形成。按:本病多见于强直性脊柱炎、氟骨症等。

注:文中所涉及到各类针灸方法仅供专业中医人士参考学习,不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用!

(0)

相关推荐

  • 国医大师吕景山对穴:清热明目类 合谷—光明

    [单穴功用] 合谷,又名虎口.含口.合骨.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为手阳明大肠经腧穴.因其穴居大指.次指歧骨之间的凹陷处如同山谷,而得名合谷.又因穴在拇指虎口两骨之间,故又名虎 ...

  • 国医大师吕景山对穴:清热明目类 风池—合谷

    [单穴功用] 风池,在颈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为足少阳胆经腧穴,又为手少阳三焦.足少阳胆.阳维.阳跷之交会穴.按'风从上受'之理,本穴又位居脑后,乃是风邪汇集 ...

  • 道家‘开脊功’正脊椎,把气血推着走!练完经络通,浑身舒服

    道家‘开脊功’正脊椎,把气血推着走!练完经络通,浑身舒服

  • 3.人中、风府

    对穴:人中风府 单穴功用: 人中又名水沟.鼻人中.鬼宫.鬼市.鬼客厅.为督脉经腧穴,穴在口鼻之间,即天之下.地之上,人在其中而得名.鼻通于天气(自然界之大气,富有营养之气),口通于地气(五谷杂粮之气, ...

  • 柳树叶

    ​柳树,在中国分布较广,适于各种不同的生态环境,不论高山.平原.沙丘.极地都有柳树生长,柳树叶含有丰富的鞣质,有清热解毒.利湿消肿的功效. [性味]味苦,性凉. [归经]肝.大肠经. [功效]清热解毒 ...

  • 常用保健及应急效穴——急救刺水沟

    水沟穴,又名人中.鬼宫.鬼客厅,为十三鬼穴之一.位于鼻柱下,在人中沟的上1/3与下2/3的交点处.因其所处位置上有鼻,鼻属肺通天:下有口,口属脾通地,其在天地之间,故有人中之名. 水沟穴属督脉.督脉入 ...

  • 1.风池、风府

    对穴:风池.风府 单穴功用: 风池又名热府.为足少阳胆经腧穴,又为手少阳三焦.足少阳胆.阳维.阳跷之交会穴.按"风从上受"之理,本穴又位居脑后,乃是风邪汇集,入脑的要冲,故名&qu ...

  • 国医大师吕景山对穴:疏风解表清热类 期门—温溜

    [单穴功用] 期门,又名肝募.在胸部,当乳头直下,第6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为足厥阴肝经腧穴,乃十二经穴之终,故以期名,又是人之气血归入门户,故名期门.<标幽赋>云:'原夫起自中焦,水 ...

  • 国医大师吕景山对穴:宁心安神类 申脉—照海

    [单穴功用] 申脉,在足外侧部,外踝直下方凹陷中,为足太阳膀胱经腧穴,系阳跷脉所生之处,为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督脉.穴在外踝下凹陷处,经脉之气于申时注入膀胱经,故名申脉.本穴具有疏风解表.安神定志.舒 ...

  • 国医大师吕景山对穴:宁心安神类 通里—照海

    [单穴功用] 通里,在前臂掌侧,当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腕横纹上1寸,为手少阴心经腧穴,又是本经络穴.按其络穴的性质,它的脉气既通于表(手太阳小肠),又达于里(手少阴心),成为经脉在体表循行传注的纽带 ...

  • 国医大师吕景山对穴:宁心安神类 神门—复溜

    [单穴功用] 神门,又名兑冲.兑骨.中都.锐中.在腕部,腕掌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为手少阴心经腧穴,是心经脉气所注,既是本经原穴,又是本经输土穴.<素问·灵兰秘典论>云:& ...

  • 国医大师吕景山对穴:宁心安神类 魄户—魂门

    [单穴功用] 魄户为足太阳膀胱经腧穴,穴在肺俞两旁,应肺,因肺藏魄,故名魄户.在背部,当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有肃降肺气.舒筋活络之功.用于治疗肺痨.咳嗽.气喘.肩胛背痛. 魂门,在背部,当第9胸 ...

  • 国医大师吕景山对穴:宁心安神类 通里—足三里

    [单穴功用] 通里,在前臂掌侧,当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腕横纹上1寸,为手少阴心经腧穴,又是本经络穴.按其络穴的性质,它的脉气既通于表(手太阳小肠),又达于里(手少阴心),成为经脉在体表循行传注的纽带 ...

  • 国医大师吕景山对穴:宁心安神类 神门—太溪

    [单穴功用] 神门,又名兑冲.兑骨.中都.锐中.在腕部,腕掌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为手少阴心经腧穴,是心经脉气所注,既是本经原穴,又是本经输土穴.<素问·灵兰秘典论>云:& ...

  • 国医大师吕景山对穴:宁心安神类 申脉

    [单穴功用] 申脉,在足外侧部,外踝直下方凹陷中,为足太阳膀胱经腧穴,系阳跷脉所生之处,为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督脉.穴在外踝下凹陷处,经脉之气于申时注入膀胱经,故名申脉.本穴具有疏风解表.安神定志.舒 ...

  • 国医大师吕景山对穴:宁心安神类 神门—三阴交

    [单穴功用] 神门,又名兑冲.兑骨.中都.锐中.在腕部,腕掌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为手少阴心经腧穴,是心经脉气所注,既是本经原穴,又是本经输土穴.<素问·灵兰秘典论>云:& ...

  • 国医大师吕景山对穴:止咳平喘类 身柱—大杼

    [单穴功用] 身柱,又名尘气.智利毛.知利气.知利介.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3胸椎棘突下凹陷中,为督脉经穴,乃本经脉气所发,督气充盈,肩负重担,正立直行,功同砥柱,故名'身柱'.本穴具有激发督脉经气 ...

  • 国医大师吕景山对穴:止咳平喘类 丰隆—列缺

    [单穴功用] 丰隆,在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8寸,条口外,距胫骨前缘2横指(中指),为足阳明胃经腧穴.络穴,别走足太阴,能沟通脾胃两经.脾为生痰之源,故本穴有清降痰浊之功,为治痰之要穴,可用于治疗痰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