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悠久的职业,30年前农村很常见,现在基本绝迹 2024-04-10 20:24:26 立秋了,朋友圈里好多人在晒着图。图片上大概是一张秋叶,几句小话。说起来,我家这里,立秋远比不立夏隆重。立夏要寻草药,煮鸡蛋, 祈愿夏天无病。立秋呢,如果不是朋友圈里这么多人提起,还真就这样过了。不过,立秋时节,装掰装得最好的,是张翰。他的传记里写道——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 1所以,今天搞条鱼吃吃,才是最正点的。前面讲到,立秋其实没什么好说的。不如,我们来讲讲,装鱼的这玩意。竹盘。用我们这里的话,叫小篮盘。显然,它是竹子做的。竹器,可说是中国最为源远流长的器物了,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不过,到了现在,哪怕是农村,都用得很少了。 2除非要晒晒干空心菜、红薯叶、白辣椒,否则,基本用不上了。我家还有个大篮盘,直径大概在一米五以上,大概,有三十年历史了吧?有些地方都开始脱开了,拿的时候,塌下来。但还在用,晒辣椒最好了。那时是请篾匠做的。很多农村80后,小时候最盼的就是篾匠来家。为何?因为家里有师傅,要搞好饭好菜啊。小葱煎豆腐是必须的。豆腐在当年,已算客气了。三餐里,少不得还要煎块鱼。鲢鱼,刺多。却是大菜。肉吵辣椒,也是有的。 3来家一次,会编席子、织茶篮、做篮盘……砍竹、破篾、打光……全部做完,得一个星期左右。这个星期,无疑是小孩子最高兴的时光。有好吃的,还能看篾匠“耍魔术”。为何是耍魔术呢?原来,他最主要的工作,就是一把二十公分长,背厚刃尖的篾刀。砍、削、拉……全靠这刀一把。更觉得奇怪的,他们又不戴手套,居然不怕篾尖刺到肉里。被刺过的,就知道那种感觉,跟刀割,完全是一样的。当年的农村,木匠和泥瓦匠,是最受欢迎的职业。很多人拜师去学。那个篾匠,却是家传,似乎是爷爷传父亲,父亲传儿子。不知破了多篾,才练得满手老茧硬皮,不再怕扎。 4现在,也快五十岁了吧。只有去年在邻居家见过一次。当时,他正用那把篾刀砍竹子呢。我说,用了几十年了吧?他说,是啊。人家早不以此为业了,只不过耍得好的喊帮忙,也就帮一下。现在席子超市有买,大小篮盘,街上也有店里专门卖。自然,都是工厂出产的,速成的那种。我父母的席子,还是二三十年前编的。闪着竹子特有青光,光滑至极。 赞 (0) 相关推荐 最后的鱼篓 叙永文化精彩,尽在永宁古韵.敬请点击永宁古韵关注!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孤独于书房中来回踱步的我,正在思考一个有关于教育论文的话题.就在我脑海中,突然有些创作灵感而回眸书案的瞬间,书案右上方所悬挂的 ... 天竺读书:老篾匠曹昌年 天 竺 读 书 老篾匠曹昌年 图片来自网络 篾匠的山阳民间的一项老手艺,随着时间流逝,篾匠逐渐淡出人们的记忆,今天为大家推荐曹昌林老师的一篇文章:篾匠曹昌年. 篾匠,制作竹器的人.曹昌年,便是山阳县板 ... 在信阳农村,夏天曾经流行的四大消暑神器,件件经典! 点击 老家豫南关注我哟 ☀ 本号侧重豫南风景人文.资讯信息.专注原创.微信 37096414 欢迎投稿.交流.或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进入社区交流! 豫南夏日 一不小心,就进入 ... #历史上的今天# 30年前的今天,即19... #历史上的今天# 30年前的今天,即1991年3月17日,苏联各加盟共和国全民公投是否继续留在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内. 投票结果如图所示,除已独立的亚美尼亚和波罗的海三傻外,其余加盟共和国以压倒性 ... 30年前农村大人和小孩身上都长虱子,为何现在没有了?啥原因? 文/农夫也疯狂 这几天笔者家乡这边的天气很好,气温也升上去了,有些年轻人都开始穿短袖了.趁着好天气,好些农村妇女也开始洗刷刷了,把一些棉衣棉服都拿出来洗一洗,或者是把被子.床单拿到太阳底下晒一晒.可是 ... 30年前农村里几乎人人身上长虱子,是从哪来的?现在怎么没有了? 文/农夫也疯狂 前两天农夫和大家分享了一篇关于30年前农村人身上长虱子的文章,引起了不少网友的关注.看了大家的留言,对于70后.80后这一代的农村人来说,基本上都经历过.有些90后.00后的朋友,甚至 ... 一组30年前农村的老照片,看看当时的人如何“消暑”,满满的回忆 前言 导读:一组30年前农村的老照片,看看当时的人如何"消暑",满满的回忆 进入八月份以后,三伏天也已经过半了. 马上就要迎来"立秋"节气了,虽然立秋以后天气依 ... 30年前农村春节过年老镜头,80后看完泪奔!哪个镜头能勾起你回忆 30年前农村春节过年老镜头,80后看完泪奔!哪个镜头能勾起你回忆 30年前农村到处是,如今被疯狂采挖,15元一斤,农民心动 农村到处都是宝,以前能吃的都是好东西,如今连野草都成了稀罕货.很多野生植物开始走进人们的的视野,他们的价值也不断被挖掘出来.就拿这几年很火的野菜来说,很多野菜已经摇身一变成高档食材. 随着人们对植物价 ... 它在农村很常见,绿化庭院的好选择,殊不知种在屋顶上作用更大 文|农情万家 导读:农村这"野草",本就珍贵,殊不知还是炎热夏季的"天然空调"! 一直都喜欢农村的原野,喜欢山间缥缈的云雾,大自然从来就不吝啬,能呈现多大的壮美 ... 俗语“门前有三树,家兴富三代”,是哪三种树农村很常见 刷新翻看我关注搜索出行政策俗语"门前有三树,家兴富三代",是哪三种树农村很常见 飞短流长关注今天09:34大图模式导读:在中国人的居住习惯中,钢筋水泥的房子都是"舶来品& ... 明明是虫却被农村人称作“鼠”,网上售价70元1斤,农村很常见 明明是虫却被农村人称作"鼠",网上售价70元1斤,农村很常见 对于农村来说我们都知道,农村稀奇古怪的东西是非常多的,尤其是虫子,在农村更是随处可见,很多虫子虽然都有规范的命名,但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