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第138篇:小说的“重复叙事”
相关推荐
-
《文学与文化》2021年第3期目录与主要栏目内容简介
<文学与文化>2021年第3期封面 [小说与小说批评] 主持人:陈洪 化史为稗之秘 --<三国演义>文学价值论略 陈洪 <水浒全传>"征王庆"故 ...
-
(新书推介)宋常立:瓦舍文化与通俗叙事文体的生成
<瓦舍文化与通俗叙事文体的生成>,宋常立著,人民出版社2017年5月版. 内容简介 中国古代小说.戏曲等通俗叙事文学作品的产生,是瓦舍勾栏中的说话.杂剧等口头叙事伎艺文本化的结果.可以说, ...
-
《<聊斋志异>艺术研究》序
<<聊斋志异>艺术研究>封面 袁世硕 先生 张稔穰兄又完成了一部论述<聊斋志异>的著作,行将出版,邀我作序,虽说难以胜任,却也情谊难却. 由于"文革&qu ...
-
高考备考:从六点入手分析小说的叙述特征
从六点入手分析小说的叙述特征 晏铌 浙江省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五校联考高三年级语文卷中,文学类文本阅读题考查了余华的小说<蹦蹦跳跳的游戏>,其中有这样一道试题:分析本文叙述上的特 ...
-
科幻研究新星专访(15)| 王幸逸:科幻是我思想的演练场,白日梦的寄托处
首届"科幻研究新星论坛"于2021年4月18日圆满落幕,本次论坛共选拔出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伦敦大学学院.马来西亚理工大学等海内外的30位高校学子及青年学者 ...
-
罗兰巴特的“文本解构技术”
<S/Z>是罗兰·巴特解读巴尔扎克中篇小说<萨拉金>的一部著作,后来,被称为"后结构主义"的宣言. 该小说揭露18世纪意大利一种泯灭人性的习俗,阉割少年,使 ...
-
(新书推介)刘天振:《水浒研究史脞论》
<水浒研究史脞论>,刘天振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12月版. 内容简介 即使从明朝嘉靖年间<百川书志>.<宝文堂书目>著录<水浒传>版本算起,& ...
-
科幻研究新星专访(1)| 吕广钊:科幻应当被视为我们对于现代性在不同历史语境下的推演
首届"科幻研究新星论坛"于2021年4月18日圆满落幕,本次论坛共选拔出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伦敦大学学院.马来西亚理工大学等海内外的30位高校学子及青年学者 ...
-
2020年第124篇:什么是小说教学的本体性问题?
2020年第124篇:什么是小说教学的本体性问题? 中山市教研室/郭跃辉 <高中语文教与学>2020年第9期转载了曹明海教授发表在<语文教学通讯>2020年第3期的一篇论文&l ...
-
《忧国忧民诗词集138篇》无风杨柳漫天絮,不雨棠梨满地花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唐代]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
-
让余华不吃不喝、疯了般读完,这篇小说凭什么成为世界级神作?
<活着>的作者余华曾经说过:"我是二十来岁的时候第一次读到它,当时我不吃不喝不睡,几乎是疯狂地读完了这部巨著,然后大病初愈似的有气无力了一个月." 这本书便是大仲马的& ...
-
一篇小说,将小说阅读32种表现手法一网打尽
一篇小说,将小说阅读32种表现手法一网打尽 (宋亚军) 说明:深感学生学习表现手法时的"愁眉不展",加之各种资料中手法解说又繁杂零散,故将高考小说阅读所需绝大部分表现手法融于自创的 ...
-
第138篇:最初的梦
我想,每个小朋友都会被大人猝不及防地问到:你长大了想做什么呀? 至少,我小时候,免不了单纯地回答:科学家.解放军.警察.医生.教师......好像每次回答都不一样. 这些答案都是回答给大人听得.因为, ...
-
【西希营养学第138篇】米饭和油,是哪个让你长胖?
多吃米饭少吃油 vs 少吃米饭多吃油 哪个更减重? 这是一个说起来有点绕嘴的题目. 大家都知道,减重就是要减少吃的热量,如果不吃当然不会长胖,但不吃在实际生活中是难以实现的,各种减重方法都是在帮大家寻 ...
-
蒲松龄的《野狗》恐怖在哪里?为何说是最骇人的一篇小说
<聊斋志异>俗名<鬼狐传>,它是清朝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一部小说,这部小说共包含了491篇短篇小说. 这些小说中有描写爱情的,有抨击科举制度的,有揭露社会现实问题的,由于书中有大 ...
-
2020年哈佛大学9篇优秀录取文书出炉<一>,漂亮的不像样子
申请哈耶普斯的同学一般都是各个学校的顶级学霸,通常情况下,他们在标化成绩.GPA方面都无法拉开差距,影响招生官的最大变数来自文书和课外活动,因此,文书如果能写出亮点,吸引到招生官,那么被录取的概率就会 ...
-
小说写作:我居然又按时完成了新一篇小说
第七期的创意写作课,我居然又按时完成了新一篇小说. 我把自己思考的过程写出来,是对自己这几个月写作思考的复盘,也许还能给同学们一点启发. 这些思考的过程有时是灵光一闪,有时是花了几天几夜甚至半个月才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