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晓云的书法秘笈:写,写,写,写……
'与古为新'孙晓云书法展展览现场视频





'与古为新'孙晓云书法展
书写作废的稿纸与小楷笔
转北京正书斋语:孙晓云将这两百多支笔展出来,就是要告诉大家什么是书法实践,四年的时间写废了何止这两百多支笔,现场展出的只是一部分。年龄这么大了,但是她坚持下来了,这个功夫就是实践的功夫,成功的所在。这是展览现场很震撼的一个展品!

展览现场合影
小雪时节,天地大美。11月23日上午,“与古为新”孙晓云书法作品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
全国政协原副主席、中国文联名誉主席孙家正,中宣部副部长孙志军,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李群,中国文联主席、中国作协主席铁凝,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李屹,中国文联副主席赵实,中国文联原副主席、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覃志刚,中国文联原副主席、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杨承志,国家行政学院原副院长周文彰,中共江苏省委常委、宣传部长王燕文,江苏省副省长王江,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总裁、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谭跃,江苏省政协副主席阎立,江苏省政协副主席、党组成员、南京大学党委书记胡金波,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陈成军等领导和嘉宾出席开幕式。

孙家正、孙志军、铁凝等领导参观展览

王燕文、胡金波等领导参观展览
开幕式由江苏省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水家跃主持。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苏士澍,江苏省文联主席章剑华分别致辞。孙晓云向中国国家博物馆赠送书法作品和作品集并致答谢词。

开幕式现场观众

苏士澍在开幕式上致辞

章剑华在开幕式上致辞

孙晓云向国家博物馆赠送书法作品和作品集

大咖云集

大咖云集

签名版作品集

展览现场
'与古为新'孙晓云书法展展览现场视频
孙 晓 云

1955年生于南京。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文联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主席、江苏省政府参事,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十八次、十九次代表大会代表。中共中央、国务院“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劳模)和三次省部级劳模,中组部、中宣部、人社部、科技部“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中宣部全国首批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文化部“全国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中国文联“全国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获中国书法最高奖“兰亭奖”“艺术奖”、江苏省委省政府首届“紫金文化奖章”、全国七次书法大奖等。出版有书法理论专著《书法有法》,《中国当代名家书法集·孙晓云》、《孙晓云书法精品选》、《不忘初心——孙晓云书法》、《中华国学德育经典》——《道德经》《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作品。
何谓与古为新?
文化是民族的根,对于中华文化,汉字是它的根。没有汉字,哪来的诗歌、历史和哲学?中国书法向来不缺少审美依据,博大精深的书法史论,有延续两千年的完整、缜密的评判标准。我们不妨好好的看一看。如果汉字的书写内涵都被剥离出去了,成了纯艺术,那中国文字可能就要消亡,中华文明也会危在旦夕。所以说,对传统书法的传承,是一个非常严肃的文化安全问题。这么多年写下来,其实我就干了一件我力图做好但还没有做好的事,那就是对中国传统书法传承的坚持。
现在,老有人在说“你不要背着传统的包袱,要创新”。恰恰相反,我想说的是:“你还没有继承到传统,不要背上创新的包袱。”现在大家把创新完全变成一个包袱了,如果你跟前人写得一样,好像就不叫创新了,就会被人嗤之以鼻。这种观点是很有害的,《诗品》里讲:“如将不尽,与古为新。”我觉得很有道理。(节选)
展览照片(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