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美国心脏协会(AHA)发布了2020年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指南。官网同时公布了17种语言版本的摘要,包括中文版。【点击下载中文版】新版指南共491条建议,但只有6条(1.2%)是基于A级证据。重申高质量胸外按压指南指出,心肺复苏一直是抢救心脏骤停患者的基石。一项对12500多名患者进行分析再一次显现胸外按压质量的重要性。高质量胸外按压是指在人工心肺复苏过程中,施救者进行至少5 cm深度的胸部按压,但避免过度,不超过6 cm,并以100~120次/min的按压。降低非专业人士心肺复苏的门槛数据显示,院外心脏骤停患者在被送至医院前,仅有不到40%接受了旁观者实施的心肺复苏。因此,新指南呼吁提高非专业人员的心肺复苏实施率。指南建议,对于非专业旁观者,如果推测有人心脏骤停,应立即启动心肺复苏,即便病人实际上没有心脏骤停,心肺复苏对其的伤害风险也很低。对昏迷但未心脏骤停者进行心肺复苏的不良事件包括:胸部按压区疼痛(8.7%)、肋骨和锁骨骨折(1.7%)和横纹肌溶解症(0.3%),无内脏损伤的报道。如果受害者无意识或无反应,无呼吸或呼吸不正常(喘息),非专业人员应假定受害者心脏骤停。但对于医务人员,指南的推荐是,如果受害者无意识/无反应,呼吸消失或不正常(喘息),医务人员应检查脉搏不超过10秒,如果感觉不到明确的脉搏,应假定心脏停搏。指南认为,为心脏骤停患者提供心肺复苏的益处,超过了为昏迷但未处于心脏骤停状态的人提供胸部按压的任何潜在风险。先前的研究表明,有些救援人员可能难以检测到脉搏,导致心肺复苏延迟,或在某些情况下,对心脏骤停患者根本不进行心肺复苏。因此,确定了非专业救援人员对心脏骤停的识别根据受害者的意识和呼吸。既往研究显示,对于脉搏消失的人,与进行不必要的胸部按压相比,不进行胸部按压造成的伤害更大。支持尽早用肾上腺素,儿童应在胸部按压5分钟内使用新指南重申,要尽早使用肾上腺素。近期一项包括16项观察性研究的综述显示,对于不可除颤心律患者,尽早使用肾上腺素,可改善自主循环恢复率,但是否能提高生存率,各研究并不一致。对于可除颤心律患者,文献支持优先考虑除颤和心肺复苏,但如果初始心肺复苏和除颤不成功,则给予肾上腺素。指南强调,任何在停止复苏数分钟后应用、能提高自主循环恢复率和存活率的药物,都可能会增加有利的和不利的神经功能结局。因此,最有益的方法似乎是继续使用一种已被证明能提高生存率的药物,同时将更广泛的精力集中在缩短所有患者的用药时间上,这样更多的幸存者将有良好的神经功能结局。新指南提出了儿童心脏骤停时使用肾上腺素的具体时限。对于心脏骤停的儿童,应在开始胸部按压后5分钟内应用肾上腺素。生存链增加第六环节:恢复心肺复苏的核心是生存链(Chain of Survival),生存链中各环节实施的力度直接影响心脏骤停患者的生存率高低,其中的一系列关键抢救措施必须快速、连续地实施,才能尽可能提高生存几率。对于生存链,院外发生和医院内发生的心脏骤停非常不同(图1),对于院外心脏骤停,主要取决于社区的参与和反应。这个最新版的美国心肺复苏指南最大的变化在于,生存链在原本五个环节的基础上,增加了第六个环节,即恢复(recovery)环节,以此来强调后续管理的重要性。
来源:2020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Guidelines for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and Emergency Cardiovascular Care. Circulation, 2020, 142: S337–S357.【文章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