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读书笔记||张昭真的有那么委琐吗?

(0)

相关推荐

  • 东吴腐儒张昭解析,了解后也许你会喜欢上他跟东吴

    读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东吴的张昭是一个腐儒,但这其实是<三国演义>误人之处.它为了烘托诸葛亮的胆大与智慧,把张昭描绘得十分懦弱而且糊涂.但历史上真实的张昭完全不是这种形象 ...

  • 三国东北王(14):公孙渊和孙权斗心,孙权和张昭斗气

    公孙度,三国时期的东北王(1) 公孙度,三国时期的东北王(2) 公孙度,三国时期的东北王(3) 三国东北王(9):偷袭曹操,公孙度一生最大胆的想法 三国东北王(13):公孙渊,和孙权眉来眼去,老曹家要 ...

  • 他是“江东二张”之一,才华横溢,孙权也为他的遗书落泪

    其实这是张昭 汉末战乱四起,有些人愿意建功立业,有些人会选择远走他乡.江东就是个好去处,避乱过来的人才也被孙权笑纳了,如诸葛瑾.张昭.鲁肃,还有张纮hóng,字子纲. 江东二张 张纮是广陵人,年轻时候 ...

  • 孙权也是很勇猛的,拿射虎当爱好,在战场上受到张辽称赞

    孙权在网络上的绰号叫做"孙十万",是调侃他打仗能力不行.其实孙权打过很多场战役,固然有失败的但是也有很多胜利的.抛开孙权的指挥能力,孙权本身也是比较勇猛的,拿射虎当做业余爱好,在战 ...

  • 三国历史人物——张昭

    字子布,三国魏彭城人.少时好学,曾从白侯子安学习<左氏春秋>,进而博览群书.擅长隶书.20岁时被举为孝廉,推辞不受.刺史陶谦举他为茂才,仍不受.陶谦认为张昭轻视自己,便将其逮捕入狱.后经友 ...

  • 虞翻:直言不讳,喜提流徙

    东里来,西邻醉,听渔樵讲些兴废.开篇依然提醒大家假期出行时要注意防护呀.历史舞台上群星璀璨,无数贤才俊彦曾于此熠熠生辉,汉末三国时期也曾星光闪耀.本篇依然是关于虞翻,他吐槽过的人物. 虞翻学识渊博,早 ...

  • 《三国志》读书笔记||“管宁割席”的故事未必是真的

    "管宁割席"的故事我们都很熟悉,<世说新语>里就是这么讲的.管宁和华歆在菜园里除草,看到一片瓦砾.管宁直接把它当作石头,不予理睬.华歆却捡起来看看,发现不是金子才扔掉. ...

  • 简放|读书笔记:如果你的头寸显示亏损,那么真的没有理由加仓

    简放|读书笔记:如果你的头寸显示亏损,那么真的没有理由加仓

  • 【读书笔记012】最真的情,最深的爱

    最近有一档综艺节目把我迷住了,每逢节目播出,我都正襟危坐,全神贯注地盯着电视,简直不能自拔.节目很简单,只要一位演员,一张讲台,一封书信,一些听众,一段朗读.先是主持人和嘉宾点评一番,接着由演员模仿写 ...

  • 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丛书《X委书记》读书笔记

    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丛书<X委书记>读书笔记 这里的"X"等于"省". <X委书记>,陆天明著.这本书除了入选新中国70年长篇 ...

  • 你真的会做读书笔记吗?底层逻辑在这里

    学会做笔记,减轻大脑的记忆负担,学会整理笔记,让学过的知识毫不浪费. 大脑的核心功能应该是思考而不是存储,我们可以把存储信息的功能交给笔记本.我始终坚持一个观点,整理笔记就是整理知识. --摘自< ...

  • 君哥读书笔记之二:#三国志# 陈寿撰

    三国志和史记,汉书,后汉书合称前四史.三国志,是小说三国演义的蓝本.喜爱三国演义者多,而读三国志者少. 原著:晋代陈寿. 寿本蜀人,后降魏,晋代魏灭吴之后,寿乃撰三国志,分叙魏蜀吴三国之事.体例有帝王 ...

  • 《三国志》读书笔记||曹冲的英年早逝让人惋惜

    曹冲我们都很熟悉,小学时我们就学过曹冲称象的故事,他的确很聪明.其实,曹冲不仅聪明,而且仁义. 曹操有一副马鞍让老鼠咬坏了.库吏很害怕,曹操向来残暴,如果知道了肯定要治他死罪的.曹冲为了救库吏,想了个 ...

  • 《三国志》读书笔记||魏氏是魏延还是魏国?

    <三国志>中有这样一个细节.杨仪对费祎说:"往者丞相亡没之际,吾若举军以就魏氏,处世宁当落度如此邪!令人追悔不可复及."费祎听了去告密,杨仪被削职为民,并流放. 对杨仪 ...

  • 《三国志》读书笔记||费祎是君子吗?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好几次提到了费祎这个人,还嘱咐刘禅,费祎等人是刘备亲自挑选的德才兼备的人,应该予以重用.我们可能会想当然地认为,既然刘备和诸葛亮都说费祎是人才,那么费祎肯定就是君子.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