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发的重要性超出你的想象,但脱发却并不一定是件坏事
头发。多了不好,少了更不好。
头发不含血管和神经,缺了断了不痛不痒,但却是人在世俗社会中备受关注的一项重要标签。
中世纪的欧洲,理发师和外科医生,是两个同等的职业。
中世纪的理发师和现代医学生一样,要经过七年学习,并经过委员会的严格考核,才能正式上岗。
在1935年前的美国,想当理发师,入学前要完成8个级别的常规学校教育,入学后则要完成1250个学时的学习。
头发造型对人外形气质的影响之大,是让它备受重视的原因之一。
许多现代人受脱发、秃顶困扰,古代人也不例外。
2000多年前,伟大的盖乌斯·尤利乌斯·恺撒陛下,在古罗马庭院内散步时也曾暗自担心,他那锃亮的大脑门儿会给他君临天下的伟岸形象,增添一抹黑色的幽默。
20世纪富可敌国的大亨洛克菲勒,在50岁时与头顶最后一根秀发憾然告别。他为了掩饰秃头的尴尬,干脆找了一顶十分滑稽的假发戴在头上。
或许洛克菲勒这句话真正想说的是,“我的头发是抢在别人之前脱离头顶”。
可见,就主流审美而言,毛发浓密总是比“一毛不拔”要好的。
而在审美之外,头发在人类文化中还衍生出了许多令人肃然起敬的象征意义。
《说文解字》里,将"发"字解释为"根"。《康熙字典》上,则认为肾和血的精华都藏在头发之中。
三国时期,有曹操因自己犯了错,割发代替砍头的典故。
虽然这个故事主要是反映曹操精于政治表演的性格,但也侧面体现了头发在古人心中的重要性。
清军入关前,多尔衮曾颁布“剃发令”,要求被征服地区的百姓必须改变发式,投降的明朝将士也必须剃发,以作为臣服的标志。
在西方,头发也同样重要。
犹太传说中的大力神参孙,因为被人剃掉了头发从而失去了神力。
高卢人视长发为美,所以当罗马大帝凯撒征服高卢时,会通过强迫高卢人剪发,从而展示罗马的威势。
另外,古人还将头发与人的精神灵魂联系到了一起,认为头发之中寄宿着人的魂魄。
有一种说法,假如想抓住一个逃走的人,就取他一些头发,绑在纬车上转动,那个人就会迷失方向、原地打转。
不过在现代社会,这些五花八门的象征意义逐渐淡去,头发又回归到最本质的“形象”层面。
再进一步说,它与一个人的“性吸引力”,似乎有那么一些关联。
英国著名性学家霭理士在《性心理学》一书中说过:“头发的诱惑力极大,它与性选择的视、听、嗅、触四觉,全有关系。”
对女性而言,飘逸的秀发可以增添或优雅或妩媚的气质。对男性而言,则有一种潇洒或豪放的风情。
而在民间传言中,假如一个男子谢顶的话,可能他在“那方面”的能力也不会太好。
但研究表明,事实可能恰恰相反。
大部分男性脱发,都是因为是由于体内睾酮水平高,导致皮脂腺过度分泌影响毛囊发育造成的。
而睾酮这一激素,对于维持男性性欲、性能力、生育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所以按理来说,谢顶男性在“那方面”的能力,反而会比一般男性强。
但关键是:许多人因为脱发,导致他连测试“能力”的机会都没有。
人们大多会对脱发者抱以同情、关怀的目光,但若是问他是否愿意和脱发的某人开展一段恋爱关系时。
这时大部分人都会回以尴尬而不失礼貌的微笑。
希腊神话中著名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据说是用一根头发悬在王座顶上的。
到了现代,脱发问题似乎也如它一样,以同样的方式悬在每个人的头上。
发量越少的人,越担心它有一天会掉下来。
不过,秃顶的男人们也不要太过灰心。
如上文所说,上帝关了一道门,却也给你开了一扇窗。
毕竟,谈恋爱到最后,拼的还是“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