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孙皓迁都武昌(鄂州)成功,历史可能会被改写
相关推荐
-
一天一首古诗词 | 古诗三百首,佚名《吴孙皓初童谣》
吴孙皓初童谣 [魏晋]佚名 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 宁还建业死,不止武昌居. ▲ 点上方绿标即可收听主播杏儿朗读诗词 注释 孙皓,三国时吴国的末代皇帝.孙皓即位不久,迁都武昌,劳民动众,怨声载道,东 ...
-
274年,东吴最后的良心陆抗
公元274年,东吴最后的良心--陆抗病逝. 在东吴最后的十余载岁月里,陆抗一直坐镇江陵,守护着东吴的荆州.蜀汉覆灭后,这里就成为晋吴两国争斗的焦点,陆抗的担子一直很重.荆州既要堵住可能从益州顺流而下的 ...
-
读通鉴(265)大江东去,吴国再无风流人物
读通鉴(265)吴国溃不成军 解读:无论哪一样的盛世繁华,处于其中人都能感知,维持这繁华的努力像是烈焰上的薄冰,脆弱得只要有一处火头喷发,顷刻间就是全局崩坏之局. 蜀国如此,吴国更是如此,前面还一路胜 ...
-
孙皓刚继位就开始折腾,吴国的好日子已经能看到头了!
这孙皓刚继位的时候,多少还是有几分仁君圣主样子的.他大赦天下,任命上大将军施绩为左大司马.大将军丁奉为右大司马,张布为骠骑将军外加侍中,对拥立自己的群臣也是各自都有封赏,又把孙休的四个儿子都封了王.孙 ...
-
《三国演义》中八个有趣的童谣,一语成谶,最后竟都变为了现实
<三国演义>中有八个有趣的童谣,最后竟都变为了现实,它们分别是: [童谣1]"帝非帝,王非王,千乘万骑走北邙." [出处]第三回 议温明董卓叱丁原 馈金珠李肃说吕布 ...
-
二战中后期,日本一直在疯狂找这种石头,找到历史可能会被改写
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失败的原因大伙都知道,一个是战线拉的太长,另一个就是缺乏资源,最后是美国给予的压力太大,连德国都不敢去轻易招惹,日本却主动挑衅,还把人家的珍珠港给炸了,希特勒收到消息的时候相当愤怒 ...
-
伊拉克挖出几个破罐子,轰动世界,专家称中国历史可能会被改写
梅香难耐 今天00:48 大图模式 众所周知,因为古代科技水平的不足,对于一些重要的事件没有互联网的依托进行记载,甚至都没有纸张作为记载媒介流传下来,很多的故事都在口耳相传的过程中被流失,就像很多的古 ...
-
金一南:如果当时日本在大庆钻出石油,二战的历史可能会被改写
金一南:如果当时日本在大庆钻出石油,二战的历史可能会被改写
-
要是当年辛弃疾主政鄂州,南宋可能会翻盘!
辛弃疾是山东济南人.他出生时,家乡已被北方的金国占领了13年.他从22岁时起就带着一支义军队伍,从北方南归到了南宋的都城临安即今天的杭州.他始终心怀壮志:率兵北伐.收复中原.可是,南宋朝廷给他的职务, ...
-
如果明末左梦庚继续死守武昌,可能历史又是一个结局!
弘光元年(公元1645年)四月,左良玉率领黄澍及左梦庚等举兵东下,号称三十余万人,从汉口到蕲州,排列了二百多里长的军舰,浩浩荡荡地顺江东下了.南明朝廷所在的金陵,听到消息之后,为之震惧.左良玉的勤王之 ...
-
北魏孝文帝迁都改革,成功的背后是祸乱的根源——六镇之乱
自西晋八王之乱后,匈奴.羯.鲜卑.氐.羌相继入主中原,若论影响力,以氐族前秦政权及后来的鲜卑北魏政权为大.前秦苻坚算是一个仁义之主,重用王猛等人,恰当的民族政策,将鲜卑等民族暂时笼络归附,统一了北方及 ...
-
陈敏起兵攻打武昌(鄂州),欲图霸江南!
公元305年,陈敏见北方大乱,朝廷无力控制江东,于是起兵占据扬州,又派其弟陈恢起兵攻打武昌,欲图霸江南. 刘弘让陶侃担任了江夏太守,另加封鹰扬将军官号.陶侃带着随从仪仗,将母亲接到官署的住宅,乡里人对 ...
-
路过鄂州的历史人物王挥
王挥 王挥(1809-1160)字时发,原籍唯阳(今河南商丘县南).18岁应乡试,被拔贡入太学. 北宋政和八年(1118年)取进上,任新乡县(治在河南新乡市)主薄,因揭路知州刘豫谋反意图,受到排挤, ...
-
李白与武昌(鄂州)的千年情缘
李白与武昌(鄂州)的千年情缘 鄂州市自西周时期开始称鄂以来,有近三千年的沿革历史.三国分立时,孙权于魏黄初二年(公元221年)自公安迁都于鄂,改鄂县为武昌,设置武昌郡,这是今鄂州历史称武昌之始. 近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