渥堆茶能喝吗?来听村姑陈的良心建议

《1》
福州的冬天,湿冷。
就算是有阳光在照耀着,仍然感觉到一股湿润的沁凉之意。
是近海地区空气里自带的丰沛水汽,飘浮在空气中,带给我们的润泽。
买回来的水仙花苞,渐渐开了。
满满一大盆,绿萼状的单层花瓣,簇着鹅黄色的花蕊,想起一个词:金波碧盏。
开门进来的一瞬间,幽香扑鼻,清新明快又雅致怡人,心神俱为之一振。
这就是福州冬天的味道。
水仙,茶花,桂花,三花齐放,一屋子暖意里,花香袅袅。
再摆上两个柚子,一盘橙子,几颗冰糖心的苹果,小高碟里盛着新摘的牛奶草莓,桃红柳绿间,暗香浮动。
泡一碗茶,看一回书,切两只新橙,便是一个“偷得浮生半日闲”的下午。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2》
想起茶友的问题。
关于做旧老白茶的。
发来的两张图,一张颜色略带深褐一些,一张颜色略花杂一些。一看就是做旧茶。
可能有茶友会抬杠,怎么你只看一眼,就给人家下了评语,这不是太武断了吗?
确实,这要是放在普通人身上,下此等断语,果真是太急迫,太不专业,太不可信。
然而,若是放在一个有四五年上山做白茶经验,每年春秋两大白茶季必在茶山呆着,亲眼看着采茶做茶,人手不够的时候还要亲自上阵采茶做茶的人身上,这算不算太武断?
当然不!
会来抬杠,说明对村姑陈太不了解。嗯,我的文章看得太少。
讲真,不是吹牛(村姑陈是个谦虚的人),茶友的图片一发过来,都不必点开放大,只瞄一眼,我就知道,这茶有问题。
渥堆做旧无疑。
颜色单一,只有土黄色和深褐色两个颜色,叶片看上去死气沉沉——跟我亲眼看到S师傅做出来的白茶,跟我看到的大多数福鼎茶农做出来的白茶,不是同一个颜色。
只有把茶青采下来,不急着摊晾,厚厚的堆成一个金字塔,堆上五六个小时,堆上七八个小时,甚至堆上一整晚,之后再摊晾,茶叶才会生成这种土黄色和咖褐色相间的颜色。
按正常的白茶制作方法,采下来马上就摊,薄摊薄晾,离地70公分摊晾,茶青面上和底下都能通风,匀速走水,茶叶做好之后,春白茶是绿白二色的,秋白茶是迷彩色的。
不信,采一些春天的叶子下来,不拘什么树,只要是嫩叶就行。把它们放院子里堆一堆,明早再来看颜色,便知晓了。


《3》
这里顺便回复某茶友的问题:
白茶只是晒一晒就收起来,有什么技术含量吗?——BY某茶友
村姑陈:
白茶确实只是晒晒就收起来,这认识没错。
但你知道要晒多久吗?
你知道什么温度适合晒,什么温度应该收回室内吗?
你知道银针、牡丹、寿眉分别要晒多长时间,分别晒几天吗?
你知道银针那5-7层笋壳状结构如何做到里外全干透吗?如果做不到,隔一年之后,巧克力味尽显。
你知道如何让寿眉的长梗干透,又能保护住薄嫩的叶片当中的养分吗?
只怕,叫你去晒一次茶,都不消一天,只一小时,就能把茶叶全晒成红张。
你不知道吧,白茶泛红了就不值钱了呢。


《4》
回到前文。
当茶友收到回复,确认了是渥堆做旧茶之后,抛出了第二个问题。
做旧茶,还能喝吗?
这个问题,是很多茶友心里都想过的,但问出来的人不多。
就村姑陈个人而言,是不敢喝做旧老白茶的。
首先,做旧老白茶,内质损耗过大,没有喝的必要。
渥堆,不是白茶加工制作的必经工序,它只是作旧老白茶的一种手段。
故而,渥堆与正常加工白茶,目的完全不一样。
正常加工白茶,是希望把白茶做好,做成高品质,卖出好价钱。
渥堆白茶,是为了让茶叶迅速从新白茶变成老白茶,这个从新到老的过程,原本应该交给时间去办,结果某些利欲熏心的人,自己就给办了。
渥堆白茶的人,不会让茶好过,必定是怎么折腾怎么来,目的只有一个,让茶叶看起来不像新白茶就行。
那么,只有把茶青闷起来,堆积起来,让它发汗,让它的养分蒸发,挥发,让茶叶提前并加重发酵、颜色泛红变黑......
这些做法,已经超越了白茶的工艺规范要求了。
这还算是白茶吗?不不不不不!
这里面还有丰沛的内质吗?不不不不不!!
汤水里还会有鲜妍的花香吗?不不不不不!!
未来还会陈化出浓郁的枣香、药香吗?不不不不不!!!
这种像枯树叶一般的做旧茶,估计最终只能归类于黑茶——它不杀青,但它发酵重,并且颜色还深,只有红茶能勉强让它靠一靠了。


《5》
其次,渥堆做旧老白茶,渥堆的环境,难以参详。
托尔斯泰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这句话放到白茶和做旧老白茶身上,同样合适:
正常加工白茶的厂房都是相似的,渥堆做旧白茶的厂房则各有各的不同。
正常生产白茶的厂房,窗明几净,设备崭新,加工进程有条不紊,偱序渐进,严格按标准按要求来生产。
而渥堆做旧老白茶的厂房,则家家都不一样。
由于每个制茶师制作渥堆做旧茶的方式方法,虽然大同,却有小异。
这微小的差异,就决定了加工环境的不一样。
有些人是直接把茶青堆在地上的,不管这块地是水泥地还是青石地;也不管这块地有没有打扫干净; 更不管这块地的上方有没有脏东西,比如蜘蛛网、小飞虫的窝.....
有些人好一点,把茶青堆在一块铺平的大白布上。
但白布周围的环境仍然很差,三个字:脏乱差。
这不是标准的制做白茶的厂房,又如何做到卫生情况良好,干净整洁呢?
一个不爱茶,存心欺骗的人,才不会关心加工的环境是否标准——他连茶都不认真做,做茶单纯只为赚钱,忽悠一票算一票,哪还有闲情逸致去打扫卫生,关心整洁与否——茶如何做成不像新茶的样子、如何卖出个好价钱才是他关心的。



《6》
第三,渥堆做旧老白茶,储存的环境,未必良好。
有一句民谚说,一个连自己都不爱的人,又如何会爱别人?
这句话用来诠释生产做旧老白茶的人,再合适不过了——一个连自己的名誉都不爱惜的人,又如何会爱茶呢?
既不爱茶,那他的存茶仓库,必然马虎随意率性而为。
譬如,不管仓库的温度,冬天任它低到零下,暑天任它高到四五十度。
在胡建,普通的房间可能达不到五十度那么高。
但若是一间铁皮房,或者是一间木板房,一间活动房,暴晒在户外,吸到的热气散不出去,是极有可能在一天当中的两三个小时,甚至更长一段的时间内,保持在一个超出正常室温的恒定热度之内,让茶叶享受桑拿房“干蒸”的感觉的。
譬如,不管仓库的湿度,为了省电、省设备费用,不购买抽湿机。
在潮湿的春夏季,在南风天里,在梅雨季节,任仓库的湿度达到80%-90%甚至更高!
这种湿度,潮度,会让原本就渥堆做旧、原本就含水量超标的白茶,加重发酵,生出各种奇怪的气味来——那是一些增生出来的菌群在捣乱,至于是什么菌,能不能吃,对人体有没有害,要根据具体的茶叶来区别看待。
没有经过检测,村姑陈是不敢轻易下结论的。
只能建议大家,珍惜健康,远离做旧老白茶。



《7》
写了这么久的做旧老白茶,仍然有茶友在上当,真心觉得自己的力量浅薄。
至于做旧老白茶能不能喝,其实列位看官都是高知,想一想就知道了——用非正常的手段做出来的东西,能喝么?
简单地列举一下那些用非正常手段做出来的、不建议吃的东西吧:
地沟油、辣条、工业酒精勾兑酒......
请恕我不能举更多的例子了。
一声叹息。

看完这篇文章
# 您或许还对这些内容感兴趣 #
点击下面文字即可阅读
▼
2020年,小陈茶事“白茶春茶笔记”
……
作者 | 村姑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