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旅游IP发展的新常态

近年来,关于ip的话题一直居高不下,成功ip的打造所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让人们看到其重要性,于是各个行业相继加入到这一大战中。对于旅游行业来说,也迎来了新的发展。


IP(intellectualproperty),学术上的含义是知识产权,它指的是通过智力创造性劳动所获得的成果,并且是由智力劳动者对成果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通常是国家赋予创造者对其智力成果在一定时期内享有的专有权或独占权。目前,IP的概念使用非常广泛,涵盖文化、教育、科研、旅游、服务等方方面面。文化旅游IP指的是与文化旅游有关的知识产权的概念或内容。
旅游IP涵盖的内容其实非常多,旅游IP包括旅游景点的重新设计、串线的调整、片区的打造、旅游目的地的形成等。旅游IP并不是很学术性的概念,它是接地气的,是独特的,能够代表一个地方的特色文化和地理标志。

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文化旅游摆脱了很多有形资源的束缚。文化旅游能够综合各种因素,包括资源、环境、市场、社会背景、文化等诸多方面进行创造,突破硬性条件的局限性。而在其中,IP可以说是文化旅游的核心。

文化与旅游的深入结合能带来帕累托最优的效益,文化旅游的发展态势也十分迅猛。我国旅游局发布的《2015年中国旅游业投资报告》显示, 2016年中国旅游投资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态势,预计全年旅游直接投资将达到1.25万亿元。到2020年,实现旅游投资总额比2015年翻一番,达到2万亿元。这些数据表明,旅游业的发展空间非常之大,旅游与文化与IP相结合将是未来旅游发展的必然趋势。
目前,国内有相当多的将文化旅游与IP相结合的成功案例。
比如,由于小说《盗墓笔记》的火爆,许多游客选择在15年的8月17日去吉林长白山景区见证小说主人公张起灵的回归。《盗墓笔记》中提及,15年的8月17日是“张起灵回归的日子”。于是,很多粉丝开始在网上邀约,共赴“长白山十年之约”,见证“张起灵回归”,一度引发吉林长白山景区的拥堵。


比如,《狼图腾》小说的火爆和其电影的拍摄,使乌拉盖草原成为新的旅游热门地。乌拉盖草原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天然草原,也是电影《狼图腾》拍摄的取景地。


再比如,前段时间热映的国产动画电影《大鱼海棠》,画面中多次出现了以福建土楼为原型创作而成的村落,画面规整,具有浓浓的中国风,很快便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去福建土楼观瞻。随后,以福建土楼为核心的相关旅游产品在许多旅游网站迅速上线,“福建高北土楼群”、“田螺坑土楼群”等一日游产品预订环比增长了200%—240%。



从2014年起,我国经济开始步入新常态发展时代,政府提出“一带一路”国际化发展战略构想,这为我国文化旅游产业的未来发展明确了新的主题与方向。在经济新常态下,文化旅游产业链在不断延伸和增强,文化旅游也呈现出多领域融合发展的趋势。
结合目前的宏观经济背景和以上的文化旅游的成功经验,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传统文化、古代建筑、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文化IP有着很大的发掘空间,我们完全可以将这些IP与旅游相结合,开发更多有文化内涵、有市场的旅游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