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晓红:曹雪芹“佚诗”辨伪的价值与方法论(中)

(0)

相关推荐

  • 珍藏版: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

    原创:首发于牛虻公众号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提起苏轼总会让人想起清人张鹏翮为苏姓宗祠所写的这幅对联.苏轼,中国历史上最富才气的大文豪.诗词书画,样样精通,且是各自领 ...

  • 离离原上草

    离离原上草

  • 梦姑

    虽然我们从未谋面 也许前生缱绻 虽然不在相同时空 欣赏你的 却是 你的笑容 把那冻僵了的心 笑化了 你眉头紧锁 春风十里 也瞬间凄迷 绿茵地上,执子之手 车水马龙,两心相连 默契 是瞬间 更是永恒 欣 ...

  • 白居易这首《夜筝》,可以说是《琵琶行》的浓缩版,写得出神入化

    白居易,字乐天,唐朝最著名的诗人之一,他的很多诗作,写得很是直白,也非常的简练,也正是这个原因,使得他的诗作,历来被人们所喜爱:虽然他的诗作,写得很直白,但同样的充满了真挚的情感,读来列是朗朗上口,营 ...

  • 中国文艺大事记之【明清时期】(三)

    (39)约1591年,李玉生(卒于康熙间).作传奇40余种,以<清忠谱>及<一捧雪>最为著名.与苏州地区剧作家朱素臣.朱佐朝等相友善,成为苏州派.编订<北词广正谱> ...

  • 俞晓红:曹雪芹“佚诗”辨伪的价值与方法论(下)

    胡应麟辨伪八法之第五.第六条,分别为"核之文以观其体"."核之事以观其时"①.敦诚笔记明言曹诗文体为题跋,敦敏题诗则提供有力佐证,检核以文学术语的内涵及其演变, ...

  • 俞晓红:曹雪芹“佚诗”辨伪的价值与方法论(上)

    曹雪芹"佚诗"真伪问题是20世纪70年代学术界的一桩公案. 周汝昌先生 在文献学层面上,"佚诗"辨伪有重要意义.曹雪芹的两句残诗兼具文学和史学的双重价值,佐之以 ...

  • 俞晓红:《红楼梦》语言鉴赏方法说略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经典文学作品的语言无不富有表现生活的生命力和独到的艺术魅力.作家出于摹写生活.表达思想.抒发情感的需要,按语言内部系统构建属于他个人风格的话语体系.读者阅读经典作品,借助联想和想象, ...

  • 带你了解青花釉里红的特征及辨伪要点

    青花,是指用青花料描绘图案花纹,然后施透明釉,在以1300C左右的高温一次烧成的釉下彩.釉里红,是指用铜的氧化物(铜花)为着色剂配制的彩料,在坯体上(或先施以青白釉的坯胎土)描绘纹样,再盖一层青白釉, ...

  • 乾隆<飞雪>诗 辨伪

    每说节气 照例要发几首乾隆的诗 昨儿是大雪 突然就想起一件事儿 就在这儿说道说道吧 也算应景儿 总有人诟病乾隆写诗多却很差劲 理由是有一首流传很广的口水诗 一片一片又一片 两片三片四五片 六片七片八九 ...

  • 俞晓红:《红楼梦》人物形象的三维观照

    没有故事情节的小说不能叫小说,没有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的小说也不能算是成功的小说,没有运用高妙的形象描写手段的小说恐亦难成其为经典小说. 宝文堂刊本<红楼梦> <红楼梦>之所以是 ...

  • 俞晓红:从“抄检大观园”说《红楼梦》整体阅读观

    当"<红楼梦>整本书阅读"问题更多地进入读者视野,诸家刊物也越来越多刊发关于这一问题的讨论文章,仅2020年前8个月,中国知网所见已有30余篇. 清光绪间印本<大 ...

  • 俞晓红:从“可卿出殡”看《红楼梦》大情节的叙事艺术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的重要目标,是要聚焦小说文本的关键情节,也即脂批所谓的"大过节.大关键"处.作为章回小说,本应有繁富委曲的故事情节,然因其篇 ...

  • 俞晓红:整本书阅读视野下的《红楼梦》主线与主题说

    俞晓红:整本书阅读视野下的《红楼梦》主线与主题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