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六篇 杨伯达提出中国玉文化新论
相关推荐
-
打耳洞,只为取悦自己
文|杰西 在古老的传说里,穿了耳洞的女子下辈子还要做女人.在此基础上衍生出来的都市传说是,陪你去打耳洞的那个人,下辈子你们还会在一起.继而发酵到青春疼痛文学语境中,如戴佩妮的歌曲<第十五个耳洞& ...
-
君子如玉:杨伯达
故宫的地位,概括地说就是国宝的地位.故宫的珍品,不论皇家收藏还是新中国成立后捐赠的文物,都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其中蕴含着民族的历史.民族的文化.民族的情感,不能以币值论价.而典守在故宫的工作人 ...
-
故宫博物院原副院长、文博专家杨伯达去世,享年94岁
责任编辑:于文凯来源:观察者网 2021-05-22 15:32:01 据国家文物局官方微博(@中国文博 )5月22日消息,著名美术史.玉器及玉文化研究专家.故宫博物院原副院长.故宫博物院研 ...
-
第七百二十六篇 岫岩软玉与红山文化(一)
X 图1 辽宁博物馆展出的红山文化玉器. 近年来考古发掘,发现了大量的新石器时代软玉玉器,其中尤以红山文化和良诸文化最为丰富,显示了中华民族玉文化的悠久历史和多姿多彩,但关于玉料的来源却是个" ...
-
第七百三十六篇 红山文化玉器中是否有玉
图1 台湾在内陆展出的红山文化藏品. 图2 台湾在内陆展出的红山文化藏品. 近几年,古玩市场上充斥着各种"红山玉器",有的古玩摊位赫然写着"批发红山玉器",我们 ...
-
第七百四十六篇 红山文化玉器的制作工艺(二)
图1 台湾在内陆展出的红山文化藏品. 图2 台湾在内陆展出的红山文化藏品. (续) 无论青铜还是红铜,以此制作成薄片壮切割工具较之以质材料制作相对要容易些.可将溶点较低的铜液化后的铜水浇铸在事先做成的 ...
-
第七百五十六篇 揭开红山文化时期玉斧神秘的面纱
图1 赤峰市翁牛特旗馆藏玉斧. 中华民族玉文化渊源流长,红山文化诸遗址中出土了多件名誉世界的玉器,如在赤峰翁牛特旗三星塔拉出土的距今6500至5000年的有"华夏第一龙"之称的龙型 ...
-
第六百七十六篇 丰瞻的历史文化遗存
X 上图为首都博物馆展品. 红山文化时期的玉器,由于其独特的艺术品质,及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在国内外拍卖会上成为主流的玉器品种,最高卖出数百万元的价格说起碧玉猪首龙,人们一定并不陌生,因为它的形象早被广 ...
-
第七百四十九篇 张军先生建红山文化特色博物馆
图1台湾在内陆展出的红山文化藏品. 图2 台湾在内陆展出的红山文化藏品. 坐落在内蒙古自治区翁牛特旗乌丹镇的翁牛特古代艺术博物馆日前开馆,这是由当地收藏家张军修建的民间博物馆,免费向社会开放,定期组织 ...
-
第七百七十二篇 东北地区的远古文化1
X 这里讲的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的赤峰市(指原昭乌达盟).哲里木盟(包括这两个行政区以北的属于锡林郭勒盟的范围).兴安盟.呼伦贝尔盟以及河北省的承德.唐山.廊坊三个地区( ...
-
第七百七十五篇 东北地区的远古文化4
(续)上述地区的人们通过长期实践,对岩石性能有了一定的了解,能根据不同用途之需要选用合适的石料来制做各类磨制石器.比如,大型斧系用于砍伐较大树木的专用工具,因此,多以玢岩等坚硬的石料制成.但石质愈是坚 ...
-
第七百四十四篇 颠覆杨伯达的“发箍”谬论
颠覆杨伯达的"发箍"谬论 建立马蹄玉"女性生殖器官"新说 图1 台湾在内陆展出的红山文化藏品. 图2 台湾在内陆展出的红山文化藏品. 前言:自从红山文化被认识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