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宗即位(资治通鉴卷二一八之十一)
相关推荐
-
扁舟听雨晚唐系列 安史之乱(十五)太子登基,新皇帝诞生
马嵬坡之变后一个月,公元756年七月十五日,唐帝国皇帝李隆基发布了一篇<告全国人民书>: 我唐受命百有十载,德泽浸于荒裔,声教被于殊邻,绍三代之统绪,综百王之礼乐. -- 永王璘.盛王琦. ...
-
南汉国的创业史:刘䶮兄终弟及
一.南汉国的真正创建者: 南汉国的基业,始于刘谦,岭南东道官至唐朝封州刺史:南汉政权继而的奠基者是刘谦的长子刘隐,官至清海节度使(岭南东道).静海节度使(岭南西道).南海王:而南汉国的真正创建者,却是 ...
-
轶事二则之二(资治通鉴卷二〇八之十一)
神龙二年冬十月丙辰(十六日),唐中宗任命蒲州刺史窦从一为雍州刺史.窦从一是窦德玄的儿子,原名窦怀贞,为避韦皇后之父韦玄贞的名讳改名为窦从一.窦从一一向阿谀依附权贵.太平公主曾和佛寺为争夺一座利用水力加 ...
-
玄宗出逃(资治通鉴卷二一八之四)
潼关失守的当天,就有哥舒翰的部下快马向朝廷报告,然而玄宗皇帝竟然没有接见,只是派李福德等人率领监牧小儿组成的军队开赴潼关增援,并约定了报信的讯号.到了晚上,玄宗没看到报平安的烽火,这才感到事情已经非常 ...
-
韦后临朝(资治通鉴卷二〇八之二)
神龙元年二月甲子(十四日),唐中宗李显复位后,将他的妃子韦氏立为皇后,大赦天下:又追赠韦后之父韦玄贞为上洛王,追赠韦后之母崔氏为上洛王妃. 左拾遗贾虚己上疏劝谏,他说:"异姓之人不得封为王爵 ...
-
姚元之哭武氏(资治通鉴卷二〇八之一)
在政变成功,武则天被迫迁往上阳宫时,大家都喜气洋洋,只有太仆卿.同中书门下三品姚元之一个人痛哭流涕.桓彦范.张柬之很是不解,他们对姚元之说:"今天哪里是您悲哀哭泣的日子!您这样干恐怕今后要大 ...
-
武氏死灰复燃(资治通鉴卷二〇八之三)
张易之.张昌宗被诛灭后,洛州长史薛季昶对张柬之和敬晖说:"张易之和张昌宗这两个元凶首恶虽然已被铲除,但像吕产和吕禄这样的人还在朝中任职,锄草时如不铲除草根,终究还是会长出草来的.(二凶虽除, ...
-
轶事二则之一(资治通鉴卷二〇八之四)
杨元琰见武三思专擅朝政,便向唐中宗李显请求辞官,要削发为僧,唐中宗没有批准.敬晖听说这件事后对杨元琰打趣说:"要是我早一点得知此事,我就去劝陛下同意你的要求,剃光你颗胡人的脑袋,岂不是太妙了 ...
-
武氏夺权(资治通鉴卷二〇八之五)
神龙元年五月,唐中宗把张柬之等人以及武攸暨.武三思.郑普思等十六人都作为国家勋劳之人,赐给他们铁券,并立誓只要这些人所犯的不是谋反叛逆之罪,每个人都可以宽恕十次死罪. 癸巳(十五日),敬晖等人率领文武 ...
-
宋氏卖友求荣(资治通鉴卷二〇八之六)
先前,少府监丞.弘农县人宋之问和他的弟弟兖州司仓宋之逊都因依附张易之而获罪,中宗复位后被贬往岭南.兄弟二人逃回东都后,藏在友人光禄卿.驸马都尉王同皎的家中.王同皎痛恨武三思和韦后的所作所为,每当他和亲 ...
-
袁楚客与魏元忠书(资治通鉴卷二〇八之七)
魏元忠从端州回京后被任命为宰相,此后他一改常态,再也不犯颜直谏了,遇事只是随波逐流,朝野对他的表现十分失望.酸枣县尉袁楚客为此专门写信给魏元忠,他说:"现在皇帝刚刚即位,只应使德政日新,您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