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竹书老中医临床应用鹿角霜、茯苓对药经验
相关推荐
-
【固真丹】[组成]:晚蚕蛾,肉苁蓉,白茯...
[固真丹] [组成]:晚蚕蛾,肉苁蓉,白茯苓,益智仁,龙骨 [适用]:萎软不举,或举而不坚,梦遗者. [作用]:固真壮阳气,固涩下焦. [方解]:晚蚕蛾补肝益肾,助阳涩精: 肉苁蓉即可补阴又可补阳,强 ...
-
男子遗精
男子遗精 程某,男,26岁,工人.1985年5月6日初诊.患者旧有手淫之苦,近年来遗精频繁,间或无梦自遗,自觉头昏眩晕,耳鸣腰酸,精神萎靡,诊其舌质淡红.苔薄黄,脉沉细滑.此乃妄情纵欲,扰动精室而发病 ...
-
名老中医彭淑谦医生巧治花季少女闭经不孕
谭某,女,22岁,已婚 2019年10月3日初诊 主诉:经停一年,未避孕二年未怀孕. 现病史:患者14岁月经初潮,基本正常,2016年9月结婚后,月经量减少,周期逐渐延后,2一3个月一次,9一10天干 ...
-
中医角度:男性遗精之“劳伤心脾”的诊治调理!实例
昨天我们讲解了造成遗精病因病机的六种之一"肝火偏亢",中医认为遗精的病因病机即心肾不交.湿热下注.肝火偏亢.劳伤心脾.阴虚火旺.肾气不固,今天讲一下遗精之"劳伤心脾&qu ...
-
【经方赏析——宁神固涩】【来源】《中医杂...
[经方赏析--宁神固涩] [来源]<中医杂志> [组成]五倍子,茯苓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或为丸为散均可.每日空腹服6克,早晚各1次,温开水送服. [功用]宁神固涩. [方解]用茯苓之开 ...
-
大便不成形、腹泻?老中医温肾健脾、固涩止泻,老人小孩都适用
大便不成形、腹泻?老中医温肾健脾、固涩止泻,老人小孩都适用
-
微头条脾肾双补丸
详解中药方剂[脾肾双补丸]:补肾健脾,涩肠固脱.主治脾肾虚弱,腹痛久泻以及带下等证. 本方以久泻伴有腰膝酸软.神疲倦怠.脉沉细.舌淡苔白为辨证要点.现代常用于治疗慢性结肠炎.慢性肠炎,慢性痢疾引起的久 ...
-
名方赏析:固真丸。
名方赏析:固真丸. 组成药物:鹿角霜,鹿角胶,白茯苓. 制法:鹿角霜.白茯苓捣末,和鹿角胶化水为丸. 功效:温补肾阳,固摄真元. 主治:肾精虚损,真元不足所导致的腰膝酸冷,小便频数.早泄等证.
-
王自平教授毓麟珠加减治不孕方
出处: <光明中医>2012年第2期254-254,共1页 摘要: [组方] ①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菟丝子,杜仲,鹿角霜,川椒,仙灵脾,香附,何首乌,黑栀子 ...
-
洪竹书老中医运用茯苓、鹿角霜对药经验【转载】
洪竹书老中医运用茯苓.鹿角霜对药经验 发表者:赵东奇 204人已读 洪竹书先生是我市著名老中医,行医近五十年,崇尚东垣学说,尤擅治疗疑难杂症,用药颇具特色,他治疗精气溢泻和精关不固之症,喜以茯苓.鹿角 ...
-
洪竹书老中医运用茯苓、鹿角霜对药经验
洪竹书先生是我市著名老中医,行医近五十年,崇尚东垣学说,尤擅治疗疑难杂症,用药颇具特色,他治疗精气溢泻和精关不固之症,喜以茯苓.鹿角霜配对,脾肾同调,屡用屡验.笔者有幸亲聆教诲,今择典案五则,以飧同道 ...
-
老中医临床50年运用经方的经验
老中医临床50年运用经方的经验 江尔逊 新经络 8月28日 <伤寒杂病论>之方,后世誉为"经方".经方之所以经得起历代医家无数次医疗实践之反复检验者,因仲景当年&quo ...
-
老中医临床针灸选穴思路,太实用了,必须收藏!
本文是一篇条理非常明确的好文章,介绍了贺普仁贺老在临床中先选择治疗方法,再选择治疗穴位的整套思路,简洁.明了,可谓又一篇的"真传就是一张纸"了. 选法思路 一.普通选法 外感--拔 ...
-
老中医临床用药50余年的一剂疏调消核汤,...
老中医临床用药50余年的一剂疏调消核汤,专治乳腺小叶增生! 乳腺小叶增生,属于女性纤维囊性乳病病理类型之一.在中医上认为,这种病症的原因多因肝腑机能失调.气血失和有关. 病变肝腑责之肝脾,尤其是脾土虚 ...
-
老中医临床常用的80个自拟秘方、验方及用药经验
老中医赵振兴临床常用的80个自拟秘方.验方及用药经验1.三(四)根汤(自拟方)姜.葱.香菜.(白菜)取根,各适量,煎水服用,也可加红糖,夏季可加豆豉20g,冬季可加白萝卜.治外感风寒,用之见汗即效,使 ...
-
骨科病名老中医临床秘方
一.治颈椎病秘方(5首) 1.1骨痹汤 [来源]关幼波,<名医名方录>第一辑 [组成]葛根.白芍各30克,威灵仙15克,木瓜.姜黄.甘草各1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早. ...
-
老中医临床用方经验
孙朝宗为山东省着名中医孙鲁川之子.其孙氏医学,肇自清末,祖传五世.至三世孙鲁川.四世孙朝宗,医名鹊起,从游者众.孙朝宗,为孙氏从事医学第四代,自幼拜当地针灸名家苏兆仪为师,尽得其传.尔后从事临床.教学 ...
-
老中医临床用方经验【一点资讯】
孙朝宗为山东省着名中医孙鲁川之子.其孙氏医学,肇自清末,祖传五世.至三世孙鲁川.四世孙朝宗,医名鹊起,从游者众.孙朝宗,为孙氏从事医学第四代,自幼拜当地针灸名家苏兆仪为师,尽得其传.尔后从事临床.教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