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杭州任上的两首捕蝗诗寄托了怎样的情感?

(0)

相关推荐

  • 救时宰相姚崇

    ♣ 王 剑 神龙政变后,女皇武则天交出皇权,移居上阳宫.朝中百官都为唐朝复辟而庆贺,只有一个大臣哭泣不止. 百官领袖张柬之呵斥道:"今天难道该是哭泣的时候吗?恐怕你就要大祸临头了!" ...

  • 8000万蝗虫袭击印度,这是该国25年来最大蝗灾,更大灾难还在后面

    这是唐宁街上的猫第1338篇原创文章 一群多达8000万只蝗虫在印度肆虐,这是该国25年来最严重的一次蝗虫入侵.这些害虫已经摧毁了50多万公顷农作物,侵袭了城市和乡村.一个中等大小的蝗虫群约有四千万到 ...

  • 密州记

    密 州 记 01 左图为茨冈新作,喜欢的脂粉们可长按文章左下角"阅读原文"进店选购. 茨冈美文与钟点工 在濛濛细雨中离开曲阜,前往神牵梦绕的密州.不远,不到三百公里. 导航直接导到 ...

  • 汉末三国时期一共发生过多少次蝗灾?

    独眠林下梦魂好,回首人间忧患长.开篇依然要提醒大家要注意防护呀.无论何时食物问题都是人们需要考虑的,本篇就来看看汉末三国时期发生的蝗灾,共计10次. 初平元年(190年),当时旱蝗,林独丰收,尽呼比邻 ...

  • 别再“牧童遥指杏花村”了,苏轼这两首清明诗,才是真正的经典!

    "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 ◆ ◆ ◆ 内容来源 | 苏轼 图片来源 | 网络(侵删) ◆ ◆ ◆ 今天是清明节,很有意思,清明既是节日,又是节气.在古代,清明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 ...

  • 苏轼在密州,两首《江城子》,诗词话千古

    苏轼应该感谢密州(山东诸城)这座城市,让他有了创作的灵感.当然密州也应该感谢苏轼,没有苏轼的到来,密州的名气或许会减少几分,至少也会少了几分的诗意.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在密州也不过 ...

  • 史上最著名的两首红豆诗,相思原来这么美

    相思 毛阿敏 - 直接影响 红豆,又名相思子. 相传汉代时,南越国有一个男子戍边未归,妻子终日立于村前的一棵树下,朝思盼望,最后哭断柔肠.泣血而死. 后来,树上突然结果,其籽半红半黑,晶莹鲜艳,人们视 ...

  • 周晓乐:走在乡村小路上(外两首)

    走在乡村小路上 安徽 桐城  周晓乐 因为母亲 我依然走在这条乡村小路上 四周是一片黑,出奇的静 苍穹闪烁着繁星 湖草的气味濡湿一身 这条连接外婆家和老家的脐带 我已走了大半辈子 从学步到中年 从青丝 ...

  • 史上最著名的两首红豆诗,一首一个千古名句,相思原来这么美

    听唐诗宋词 公众号 欢迎您 去听唐诗宋词 红豆,又名相思子. 相传汉代时,南越国有一个男子戍边未归,妻子终日立于村前的一棵树下,朝思盼望,最后哭断柔肠.泣血而死. 后来,树上突然结果,其籽半红半黑,晶 ...

  • 苏轼写给朋友的两首打油诗,通俗易懂无生僻字,风趣幽默令人捧腹

    北宋文坛一哥苏轼,堪称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少有的全才,散文诗歌信手拈来,书法绘画造诣颇深,写词更是他的强项.纵观两宋三百余年历史,如果苏轼自称词坛第二,估计没有人敢称第一,李清照.辛弃疾也稍逊一筹.华才不 ...

  • 唐代这两首蔷薇诗,一首是杜牧的,一首是李商隐的,谁写得更好?

    诗词大会群 公众号 欢迎您 进入诗词群 杜牧(803年-852年),唐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字牧之.杜佑之孙,大和进士.历任淮南节度使掌书记.监察御史.宣州团练判官.殿中侍御史.内供奉.左补阙.史 ...

  • 苏轼新婚当晚写下一首“洞房诗”,其内容使人脸红,却成千古绝唱

    我国之所以能被称为"四大文明古国",那是因为在漫长历史岁月当中,我国的传承从没有出现过断层. 这些经历过漫长的文化传承,谁也无法相信所积累下来的文化究竟有多么高深. 在这些文化传承 ...

  • 诗词中最美的两首桃花诗 一个灿烂欢喜 一个遗憾失落

    桃花一直以来是文人墨客喜爱吟咏的对象.在诗词中,有关桃花的诗词数不胜数. 可最有名的桃花诗当属<诗经·桃夭>和唐代诗人崔护的<题都城南庄>了. 这两首诗虽都讲桃花,却一个灿烂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