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志明去世后,越共的分裂
长期以来,越共党内就存在亲苏与亲华两条路线的斗争,由于早年革命经历,作为越共领袖的胡志明是越共党内最大的亲华派,但胡志明在党内虽地位很高权威却并不重。更为严重是,在胡志明去世前,越共党内的亲华派就逐渐凋零了,尤其是在越南人民军中。

越南军队缔造者之一、曾任越南政府首任国防部长、1948年越南首次授衔时唯一的华裔少将朱文晋早早被调离军队,深受胡志明器重的中越两国开国少将洪水1956年去世,越共南方局书记、信奉毛泽东游击战路线的阮志清大将不明不白死在了南方。也就说,在胡志明去世前亲苏的南方派在军队中就开始占据优势,但有武元甲、黄文泰撑着,大体上还是保持了亲华与亲苏的平衡。
1969年胡志明去世后,胡志明安排黎笋、长征、范文同三人三驾马车共同执政。在胡志明看来,黎笋威望高、长征资格老、范文同很精干,并且以长征、范文同两个亲华派平衡黎笋,可以保证越共在中苏之间保持平衡,不至于产生太大偏差。可惜的是,胡志明看错了范文同,其骨子里是一个骑墙派。
1973年后,黎笋认为羽翼丰满开始展示出反华的苗头,多次在越共的会议上指桑骂槐,声称中国红军的长征就是逃跑,三十万人只活下三万,我们越南不用长征,我们创造了我们的方式等等的话。而长征,因为按照中国经验1950年代在越南北部推行土改杀人太多,一度被撤职,留下污点,面对挟南越战胜之威大肆鼓吹越南经验的黎笋等南方派,并没有反击之力。见形势不妙,范文同很快倒向黎笋 。
1976年越共四大上,越共在组织上完成了从胡志明系统到黎笋系统的全面转变,从战略上,明确了亲苏反华,一大批黎笋系统人马被安插到关键位置。长征被安排出任越南国会常务委员会主席虚职,时年65岁的朱文晋被以年龄太大为由强迫退休,而69岁的黎笋连任。此后,越南开始与中国交恶,迫害越南华侨,最终酿成战争。
1986年黎笋去世后,面对中越边境地区连绵不断的战争,中越两国的紧张关系,越共想起了亲华派长征,时年79岁的长征再度出任。尽管长征担任仅5个月,但就在这5个月里,长征不仅改变了黎笋的路线,还将另一亲华派阮文灵扶上位,更为重要的是在同年的越共六大上通过了阮文灵提出的革新开放,仿效中国走上改革开放之路。
1988年9月30日,长征在河内去世,享年81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