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条运用的构图大法

如果你现在还在挣扎于如何让自己的摄影脱离平庸,低估画面中线条的作用可能就是你无法拍出抓人眼球作品的一大主因。线条能够帮助我们构建起画面的逻辑,引导观众的视线在画面中的不同部分穿梭,甚至可以为主体和背景创造出更多乐趣。

基础线条的运用

在处理线条时,有以下几种方式:水平线、垂直线、对角线、锯齿线、不规则线及引导线。

1.水平线

水平线可以营造一种平衡的情绪。这种线条通常被用来表达一种画面,或部分画面在那一刻里被凝固住的感觉。当摄影师想表达一种永恒不变的感觉时就可以使用水平线。另外,水平线还可以与具有动感的画面部分形成一种对比。

在建筑、地平线及下落的物体中都可以找到例子。

2.垂直线

垂直线可以给画面注入稳定和平静的情绪。产生稳定感时,垂直线与水平线的作用类似,传达一种质感和永恒性。在岩石堆、电线杆、及建筑中都可以找到例子。

善用垂直线还可以产生宁静的感觉。比如薄雾笼罩的森林中的树木,草原上古老的栅栏等都是类似的实例。

3.对角线

对角线可以传递动感,也可以让照片更加戏剧性。因此,对角线是一种很有力的工具。这种力量就在于其可以抓住观众的注意力。观众的视线会不由自主地沿着对角线移动。对角线不仅可以是街道、墙边等实体,也可以是色彩。比如,一张花朵的照片中,颜色构成的对角线可以给画面增加戏剧性。对角线的例子举不胜举:道路、河流、波浪、以及树枝等。

4.锯齿线及不规则线

运用锯齿线及不规则线,我们表达情绪和感觉的能力就更上一层楼。对角线带给我们动感,锯齿线和不规则线则令我们感到不安、紧张、或恐惧。过度使用锯齿线和不规则线会带给观众负面感受(也可能是摄影师刻意的)。

因此,这是一种摄影师想给观众制造担忧和焦虑时使用的工具。树根、鳄鱼的牙齿、荒秃的山峰及扭曲的金属残骸等都是实例。

5.引导线

引导线就是一些有方向、用作伸延和引导的「线条」,但其实这些「线条」不一定是明显和实在的「线」,只要它组识起来有方向性,能让读者的目光从一端走到另一端便可。现实生活中也很容易找到一些引导线,例如:马路、小桥、流水、整齐排列的灯柱、光线和阴影、楼梯、顏色线条、等等......

汇聚线也是引导线中的一种,简单但视觉效果强烈。大家在进行风光或人像摄影时,不妨多观察环境里是否有汇聚线,有的话就要好好利用了。通常出现的地点,包括马路、河流、铁道等。

以下还有四个拍摄小提示:

①尝试不同方向与位置

汇聚线不一定要由前景汇合到正中间,也可以从左下角汇聚到右上角,变成一种对角线效果。

②使用广角镜头

使用广角镜头可以令物体远近感觉更明显,而且会聚线的起点会分得更开,视觉冲击更大。

③注意焦点位置

使用汇聚线的话,观众的目光一定会随着线条前往汇聚点,也就是观众注意力的焦点,所以要注意焦点的位置。一般来说,你可选择放到正中间,也可以使用例如三分法等构图公式,让焦点看来更舒服。

线条带来的空间透视感

摄影还是一门把现实中的立体空间凝结在二维的平面空间上的技术,同时我们希望通过摄影的语言将平面的图像表现出三维的立体空间,这在摄影中被称为透视,也就是使作品看起来有空间感,这是摄影中非常重要的技法。所以除了以上提到的线条基础运用外,还可以运用线条让照片表现出空间感,即“线条透视”。

线条透视的原理是人们观察景物有“近大远小”的视觉效果。首先,最明显的例子是我们在观察两条平行线条时,线条在远方汇聚,最终消失在地平线上。其次,我们观看景物的位置不同、景物与景物之间的位置不同,线条透视的透视比也不同。

1.影响透视关系的因素

以前我在学习素描画人像时,就画不好人像的线条透视关系,因为这里线条透视是暗的,不容易表现。摄影人像就不用着急了,照相机自然的把这种透视关系表现好。但是在风光摄影中要想表现好景物之间的线条透视并非易事, 需要对我们这些明的、暗的线条透视来进行了解。

影响透视关系的因素主要有两方面:

(1)被摄体与拍摄位置的关系,离拍摄物体越近,透视效果越明显。

(2)在被摄体与拍摄位置不变的条件下,镜头焦距越短,透视效果越明显,反之则透视效果不明显。

2.利用线条表现透视关系

线条是表现透视关系最直接的方法,线条向远方汇聚,既可以吸引我们的目光由近及远,而线条越来越窄又可以表现出近大远小的视觉效果。建筑物的线条都可以帮助建立这种视觉感受,所以我们会发现从正面拍摄建筑物,不容易产生透视,而从45度角的方向就很容易产生透视感觉了。

简单的画面也可以很有空间感,有线条来组成的创意构图,这是以水边的建筑物及岸边栏杆、路灯组成的线条组,营造二维画面上的空间感,此图若无岸边的线条,看起来可能就会很平,有了这些有秩序的线条看起来就会有空间感。

3.合理安排景别

我们会发现当你离拍摄物体越近时,会加强这种透视感,如果你希望弱化这种感觉就与被摄体的距离远一点。一幅表现透视感成功的风光摄影作品,应该在近景、中景和远景保持协调。有些影友拍摄的照片,尤其是远景大场面的照片总觉得 “平”,空间感不强,这是因为没有安排近景、中景,只有远景。

我们了解了透视的原理之后,应该明了,所谓“近大远小”, 就是要在近景、中景和远景都安排景物,否则无法形成这种对比关系,观者也就无法从你的图片中感受到空间的存在。一般通常的做法,我们经常看到有些摄影师将不远处的树枝和小草纳入镜头形成前景,马上使画面的空间感陡增。

画面中沙滩上的爱心和几个零星的脚印之间按照“近大远小”的线条透视排列着。利用线条透视来处理前景、中景、远景之间的关系,使画面构图看起来有条理、有秩序。

4.主观加强线条透视的方法

相机靠近景物,以小光圈拍摄。对于摄影构图来讲,在点与线结构层面上形成的线条汇聚是主观加强线条透视效果的基本手段。

(2)根据拍摄对象本身的线形情况选择好拍摄角度,以便产生汇聚或重复效果。拍摄位置有正、仰、侧、俯之分,一般来说,正面位置不如侧面位置效果好。仰拍有利于强化高大物体的透视感;俯拍有利于表现平面线条的透视感。

(3)充分运用前景来增加近大远小的线条透视效果。

一旦你能够主动并且灵活地在你的画面中运用各种线条,那无论遇到多么复杂的场景你都能够应付自如。快去发现更多隐藏的线条,通过线条的合理安排及景别上的选取营造画面,这样就不怕自己拍不出令人眼前一亮的照片了。

(0)

相关推荐

  • 【图文】摄影构图中线条的运用

    线条是摄影构成元素中的重要元素之一,同时它也是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元素之一:甚至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把握住了线条,摄影将会有大量的题材可供拍摄,于摄影人而言,生活中有大量的作品可以依托线条来进行创作. ...

  • 春 日 拍 花 最 全 的 构 图 攻 略 !

    你会拍花吗? 会拍的人 和 不会拍的人  花卉作品到底差在哪? 他们之间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构图上!那么,就有这么一个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花放在画面上,哪个或哪些位置才好看呢? 我们可能会拍一朵花,也可以 ...

  • 摄影人常用的构图大法,都是干货!

    摄影人经常用到的9种经典构图法,看完收获非常的大! 技巧一:经典三分法与井字构图! 将画面以「井」字分割,而可将突出的被摄主体放在井字交点处,而背景层次以能采三分法比例呈现. 技巧二:营造透视视觉线! ...

  • 原创 | 排版《玉女心经》之构图大法!

    ·········这是大猫设计的第 116篇原创文章········ 许久不见,甚是想念! 寡人日理万基, 终于腾出手来回馈众爱卿的绵绵爱意啦! 闲话少说,今个儿 咱们传授排版神功的「构图大法」, 跟 ...

  • 导演||不得不掌握的电影构图大法!

    什么是构图?简而言之,就是把艺术形象统一安排成固有的"艺术形式"的实践过程. 一个镜头像绘画一样地在一个既定的画幅里覆盖了演员.动作或事件,我们就必须更仔细地看看你要如何利用那些重 ...

  • 学会了这些构图大法,还担心拍不出好照片?

    在上一讲中,我们认真了解了自己手机相机中的各种模式(没听过?请出门右转参见<你真的会用手机拍照吗?>).我们知道了,手机摄影模式很多,包括了大光圈.夜景.人像.专业.全景.延时摄影等等,但 ...

  • 超实用的15种人物构图大法!用了都说好!

    ...... 构图一直是学习摄影佷重要的课题 有了合适的构图 可以让你的照片显得更有重心 拍出更有故事性的照片 也是提升摄影技巧的一个关键 在设计中学习了摄影的一些基础 也可以更好的应用图片 01 三 ...

  • “以大观小”是山水画构图之核心大法,悟透此理,创作不难

    导言:山水画创作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既难在用笔用墨,又难在构图布局.对山水画的创作有一定经验的朋友一定深有体会.许多未得用构图要领之人,虽然他们都知道一些构图法则,诸如三角形.S形.对称性等构图, ...

  • 活血化瘀大法及三代用药经验法则

    活血化瘀大法及三代用药经验法则

  • 药企QA管理4大法及如何做好QA

    Thanks for your attention QA人员本身就是一个组织的质量管理岗位,需要由综合素质相对高.业务能力相对强的人员来担当.人员管理体现在"选.育.留.用"和&q ...

  • 【中考2021】专题突破(6) 最值好题——闪转腾挪大法

    YOUTH DAY <怎样解题>一书的作者匈牙利数学家波利亚说过,掌握数学就意味着要善于解题.做题不在多而在精,题要解得精彩:对待解题的思想方法要对头,要通过做题,深刻理解概念,扎实掌握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