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诗词的美感与表达
相关推荐
-
诗词中的空间与时间------古典诗词意境构建中的时空设计
时间与空间,是世间万物赖以存在的条件和环境.我们作为世俗众人,都生活在特定的时空中.作为我们生命流淌的诗歌,当然也离不开对时间与空间的描绘.一首富有情思和灵性的诗词,就是要在这有限的时空中,横跨四海, ...
-
教你提高诗词品味:例解诗词创作手法
诗词的含蓄有个说法,要做到含而有致,蓄而不露,言词已殚,意味无穷.此为含蓄. 句意模仿 句意模仿并有进一步发展的例子较多. 王褒<僮约>云:"离离若缘坡之竹",用以形容 ...
-
诗词欣赏:江畔感秋(组诗)——江德兴
江畔感秋 稻粟飘香季,晨昏暑气收. 新黄添屋角,旧翠减汀洲. 沙鸟知潮候,鱼龙乐水幽. 晴空落日下,孤雁一声秋. 越南遇台风 冬日旅游到芽庄,台风执意帮倒忙. 海中波浪兼天湧,天上乌云贴浪狂. 水柱擎 ...
-
【语文教学】诗词的画面转换之美
诗是最精美凝练的语言,往往通过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方法表达感情.而这些景与物通过艺术的转换,在读者脑中成为一种意象,化为美的画面与意境. 纵横组合 "横看成岭侧成峰".站在不同的视 ...
-
常用诗词写法(五):衬托,排比,白描
一.衬托 是用这一事物来衬托另一事物,运用这种方法能更好地突出主题思想.往往用喜景衬悲景其情更悲,能收到完美的艺术效果,如崔颢的<黄鹤楼>末四句: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 ...
-
【诗词微塾】诗词写作之表现手法
诗词的谋篇布局,常常采用不同的表现手法来进行.虚实结合.动静结合.正反结合.抑扬结合等是古典诗词谋篇布局最为常用的表现手法. 1.虚实结合.送别诗常常用到虚实结合的写法,由送别之地,想到远行的目的地. ...
-
《中国古典诗词的美感与表达》之(十五)中国古典诗人的炼字、炼句、炼意(3)
转自:国学导航 中国古典诗人的炼字.炼句.炼意<中国古典诗词的美感与表达>之十五 陈友冰 炼意 炼意中的"意"在这里指的是诗词的主题.炼意也就是讲求如何围绕突出主旨进行 ...
-
《中国古典诗词的美感与表达》之(十一)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夸张
转自:国学导航 陈友冰 夸张是诗歌中经常运用的一种修辞手法.它是作者运用丰富的想象,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夸大或缩小事物形象或某种性质.程度,借以突出事物的某种特征,抒发作者某种强烈情感的修辞格式. 夸 ...
-
《中国古典诗词的美感与表达》之(十)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比喻
转自:国学导航 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比喻<中国古典诗词的美感与表达>之十 陈友冰 什么是比喻?朱熹说是"以此物喻彼物也"(<诗集传>),俗话说就是打比方.作家在 ...
-
《中国古典诗词的美感与表达》之(七)中国古典诗词的辞采美(2)
转自:国学导航 四.奇与常 1.奇 奇即奇特,或表现在构思上,或表现在结构上,或表现在语言上.范成大的<睡觉>诗:"心兵休为一蚊动,句法却从孤雁来".睡觉需要心思宁静, ...
-
《中国古典诗词的美感与表达》之(三)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动与静
转自:国学导航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动与静<中国古典诗词的美感与表达>之三 陈友冰 中国古典诗词中有的动态感特别强,有的诗人或读者也特别欣赏这种动态感,例如杜甫,就常用动态感来称赞他所喜爱的诗 ...
-
【诗词学堂】古典诗词的美感与表达:空间的扩展与浓缩
诗词学堂 古典诗词的美感与表达:空间的扩展与浓缩 这种手法,即通过空间的逐渐缩小和空间的逐渐放大来达到某种抒情效果.它同"空间大小的比衬"区别在于前者的空间位置是固定不动的,后者则 ...
-
【诗词学堂】古典诗词的美感与表达:空间的大小比衬
诗评万象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300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诗词学堂 这种比衬的依据主要出自一个视觉原理,即视野中的背景越是阔大,背景下的物体就显得越是渺小:一位老师站在讲台上,以黑板做背景, ...
-
古典诗词的美感与表达:空间的大小比衬
这种比衬的依据主要出自一个视觉原理,即视野中的背景越是阔大,背景下的物体就显得越是渺小:一位老师站在讲台上,以黑板做背景,居高临下会显得很高大:如果站在操场上,以周围的四百米跑道为背景,他的形象就会缩 ...
-
中国古典诗词名句(3)
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甫来一味凉.王安石 谅风起天未,君子意如何?杜甫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晌.孟浩然 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姜夔 莫信诗人竞平淡,二分梁甫一分骚.龚自珍 钢柳新蒲为谁绿杜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