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害了!一项研究成果华丽丽登上世界舞台
相关推荐
-
非小细胞肺癌新研究:放化疗+K药无进展生存率达69.7%!
在<JAMA肿瘤>杂志上报道的一项I期临床试验中,Jabbour等人发现,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进行放化疗的同时接受pembrolizumab (Keytruda®,俗称K药 ...
-
SWOG研究结果:非小细胞肺癌女性患者比男性患者寿命更长
Haalthy导读 在多伦多举行的2018年世界肺癌大会上,发布了一篇SWOG研究结果,结果表明被诊断出患有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女性比男性寿命更长. SWOG是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CI)国家 ...
-
特泊替尼治疗MET 14外显子跳跃的非小细胞肺癌,持续缓解近11个月
在国际肺癌研究协会2020年世界肺癌会议期间公布的更新数据中,Tepotinib(特泊替尼)在MET 14外显子跳跃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表现出持久的临床活性. Paul K. Paik医 ...
-
这类突变的肺癌患者要当心了,“致命”并发症风险高3倍,超1/3的患者都会遇到!
确诊肺癌后,如果可以手术,就用手术切除.不可以手术切除的患者还可以选择化疗.放疗.靶向免疫等药物治疗.总的来说,只要能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癌症患者的生存时间将会被大大延长.但在治疗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 ...
-
真实世界研究: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无论几线使用免疫治疗均有获益
在欧洲,肺癌发病率居男性第二位,女性第三位.2020年新发病例分别为315,054例和162,480例.肺癌死亡率仍居男性肿瘤死亡原因之首,在女性中死亡率仅次于乳腺癌,居第二位.然而,在一些国家(如英 ...
-
从化疗、靶向和免疫治疗,看可手术NSCLC辅助/新辅助治疗进展
一年一度的全球肿瘤界盛会--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今年因为疫情于5月29日-5月31日以线上形式举办.大会重磅研究及数据接连公布,肺腾将持续为大家带来第一手资讯和独家解读. 添加肺腾小助手 ...
-
湖南大学新出一项研究成果,芯片性能提升将有全新方案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5月5日讯(全媒体记者 徐运源)芯片性能的提升为大家所关注.近日,湖南大学传出好消息:该校物理与微电子科学学院刘渊教授团队,通过使用范德华金属集成的方法,实现了超短沟道的垂直场效应晶体 ...
-
ASCO 2021:中国智造闪耀国际舞台,替雷利珠单抗多项研究成果亮相
2021年6月4日,全球肿瘤界的年度盛会--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正式拉开序幕,百济神州在今年ASCO年会上公布了其在实体瘤和恶性血液瘤领域的多项临床试验结果与最新进展.其中,由北京大学肿瘤 ...
-
分子诊断进入多组学模式,「Complete Omics」在Science期刊发表两项研究成果
诊断市场正在开启高速发展的黄金时刻. IVD市场规模已经高达723亿.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9%.其中,在精准医疗的助推下,去年基因测序赛道共完成49笔投融资,其中超亿元的投资高达25笔超过半数:与此同时 ...
-
势如破竹:安罗替尼16项研究成果即将亮相ESMO 2020!
万众期待的2020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年会将于当地时间9月19~21日以线上形式召开,作为领域内久负盛名的年度盛会之一,ESMO一如既往,群星闪耀,星光熠熠. 振奋人心的是,我国自主创新药物 ...
-
ESMO ASIA 2020摘要出炉,肝胆领域多项研究成果首次公布!
2020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亚洲年会将于2020年11月20日至22日以虚拟形式召开会议(ESMO Asia 2020 Virtual).新加坡当地时间11月18日,部分摘要已公布,我们为大 ...
-
横扫四大癌种!奥拉帕利八项重磅研究登上ESMO舞台
作为PARP抑制剂的领跑者,奥拉帕利在刚落幕的2019ESMO大会继续绽放光彩.奥拉帕利用法多,跨及肿瘤新辅助治疗.维持治疗.一线及后线挽救治疗.本次,奥拉帕利在卵巢癌.前列腺癌.乳腺癌和胰腺癌都公布 ...
-
91岁肿瘤外科学家,研究癌症一辈子,送上世界上最便宜的12张抗癌处方!
世卫组织最新发布的全球癌症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新发癌症病例1929万例:癌症死亡病例996万例.而中国新发癌症457万例,占全球23.7%.癌症死亡人数300万,占全球癌症死亡人数30%,为全 ...
-
科研成果两年登上《Nature》,离开华大后,他如何用三年实现肠道菌群产业化
曾带领团队完成肠道菌群基因集构建,超越欧美登上<Nature> 人体细胞与生活在人体内部和表面的细菌的比例大约是1:1.3,说人类是细菌的寄居体也不夸张. 人体的生理健康状况除了受到自身基 ...
-
安徽医科大学曹云霞教授团队发表一项最新研究成果
5月4日,安徽医科大学曹云霞教授团队联合清华大学医学院那洁副教授团队和首都医科大学李琳博士于生物医学领域期刊<蛋白质与细胞>在线发表题为<母源性CHEK1基因杂合突变导致受精卵卵裂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