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国宝的命名“新难题”:“马踏飞燕”还是“马踏匈奴鹰”?
相关推荐
-
甘肃省博物馆有一国宝,距今才几百年,却为何媲美东汉铜奔马?
大家知道1969年被发现的甘肃雷台汉墓吗?雷台汉墓中曾出土了举世闻名的国宝"踏马飞燕",也就是先进被甘肃肃博物馆列为镇馆之宝的东汉东汉铜奔马,这座东汉铜奔马自然就是东汉时期的青铜器 ...
-
汉代 · 铜骑吏 (甘肃省博物馆)
汉代 · 铜骑吏 (甘肃省博物馆) 来源:甘肃省博物馆 时间:2019年12月02日 阅读量:1307 字体大小: 默认 汉代 武威市雷台汉墓出土 马高38厘米,长27厘米,宽9.7厘米. 由骑吏. ...
-
与顶级国宝同行 · 甘肃省博物馆篇(三)西凉铁骑
甘肃丝路文明展的精华和核心,就是在汉代单元展厅中那组由铜奔马引领的庞大的青铜铁骑. 丝绸之路带来了和平.美好和文化味的生活,但这样的和谐社会却并不容易,这种生活首先是卫青霍去病们用刀枪打下来的,还是窦 ...
-
西北行:(8)马踏飞燕
雷台汉墓,估计少有人知: 马踏飞燕,大概无人不晓. 马踏飞燕是国宝级文物.禁止出国展览的文物.外国人要看,只能到中国来看. 马踏飞燕还是国家旅游局确定的中国旅游标志. 马踏飞燕在哪里? 甘肃武威,马踏 ...
-
甘肃2|武威——雷台公园
西北自驾游第13天(5月27日),今天开始是我们西北自驾游的第三阶段,按旅游计划是游甘肃西线,即河西走廊上的四郡:武威.张掖.酒泉.敦煌. 早上8:30离开宁夏中卫,上G2012定(边)武(威)高速往 ...
-
马踏飞燕名字再起争议,到底是铜奔马、马踏飞燕,还是马踏飞鹰?
作者:鲁速 配图:鲁速 / 编辑:清懿 马踏飞燕已经是国人熟知的文物了,1969年在雷台下发现一处东汉晚期的大型砖石墓葬中出土,现在被甘肃博物馆收藏,马踏飞燕的地位也非常的高,东汉铜奔马在1983年1 ...
-
甘肃省博物馆,永久收藏的马踏飞燕(3)——兰州5日(18)
★旅游地点:甘肃省博物馆之丝绸之路文明展厅 公元前二世纪,汉武帝派张骞出使并开通西域之后,在古代长安和罗马之间就形成了一条以丝绸贸易为特色的文化走廊,这条贸易通道横贯亚.非.欧三大洲. 因为当时中国的 ...
-
研究新突破:“马踏飞燕”铜奔马应改名为“马踏匈奴鹰”
欢迎投稿留言交流 首都师范大学考古系教授宁强于2020年8月26日带研究生在兰州甘肃省博物馆参观考察时,发现俗称"马踏飞燕"的武威雷台汉墓出土的汉代铜奔马脚下所踏的鸟并非尾巴分叉的 ...
-
研究新突破,“马踏飞燕”铜像应改名“汉马踏匈奴鹰”
首都师范大学考古系教授宁强于2020年8月26日带研究生在兰州甘肃省博物馆参观考察时. 发现俗称"马踏飞燕"的武威雷台汉墓出土的汉代铜奔马脚下所踏的鸟并非尾巴分叉的燕子,而是一只鹰 ...
-
首师大考古新突破:“马踏飞燕”应为“马踏匈奴鹰”
11月27日,首都师范大学考古系在其官方微信公号上发文称:该系教授宁强于2020年8月26日带研究生在兰州甘肃省博物馆参观考察时,发现俗称"马踏飞燕"的武威雷台汉墓出土的汉代铜奔马 ...
-
研究新突破丨“马踏飞燕”铜奔马应改名为“马踏匈奴鹰”
首都师范大学考古系教授宁强于2020年8月26日带研究生在兰州甘肃省博物馆参观考察时,发现俗称"马踏飞燕"的武威雷台汉墓出土的汉代铜奔马脚下所踏的鸟并非尾巴分叉的燕子,而是一只鹰. ...
-
首师大考古研究:“马踏飞燕“应为“马踏匈奴鹰”
光明网 11-30 13:19 11月27日,首都师范大学考古系在其官方微信公号上发文称:该系教授宁强于2020年8月26日带研究生在兰州甘肃省博物馆参观考察时,发现俗称"马踏飞燕" ...
-
蟹爪兰进入“夏天”,2件事做好,新叶厚一倍,越长越旺盛
蟹爪兰是很多人都喜欢的植物,它是仙人掌类的附生植物,生性强健好养易活,春秋冬三季都能开花,按理说,仙人掌类的植物都很耐热,但是蟹爪兰却是一种喜温.凉的花,自然花期在冬春时节,是一款漂亮的年宵花,很多人 ...
-
“86工程”下诞生的四件国宝,才是真绝色!
中国地大物博,产物众多,国宝也很多! 我们见到过的国宝有青铜器.绢画.金片--那你知道吗,我国的四大翡翠国宝才是真绝色! 我国的四大国宝翡翠<岱岳奇观>.<含香聚瑞>.< ...
-
有钱人专用,故宫馆藏的50件国宝屏风
屏风,中国传统建筑物内部作装饰,美化,隔离,挡风用的传统家具,最早在大禹年代就已出现,<物原>就曾记载:"禹作屏".但"屏风"一词,却始于汉代,取其 ...
-
10件国宝 10个精彩故事
10件国宝 10个精彩故事 一座博物馆,就是一部物化的发展史.新华社记者带你看各地文物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听背后精彩的故事,体味华夏如"满天星斗"的璀璨文明.此次报道10件国宝之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