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诊笔记(三十)

(0)

相关推荐

  • 掌握11种常见脉象,把握中医把脉原理

    中医讲究脉象,脉象的形成与脏腑气血密切相关,通过诊脉,可以体察到人们的不同脉象,进而可以了解和诊断疾病. 正常脉象为平脉,呈现在指下的感觉是流利圆滑,从容和缓,柔和有力.如果心脏或者血脉有问题,脉象就 ...

  • 结眙治误趣案

    [出处] [清]李用粹<旧德堂医案>. [原文] 疡科君略曹先生长君大美内正①,日晡潮热,经候不至.治者皆云血枯经闭,用通经之品,寒热愈甚,呕吐恶心.予诊两手滑利为结眙②之兆,非经闭也,寒 ...

  • 脉诊笔记(十九)

    沉脉: 水行润下脉来沉,筋骨之间软滑匀: 女子寸兮男子尺,四时如此号为平. 相类诗: 沉帮筋骨自调匀,伏则推筋着骨寻: 沉细如绵真弱脉,弦长实大是牢形. 主病诗: 沉潜水蓄阴经病,数热迟寒滑有痰, 无 ...

  • 脉诊笔记(十八)

    浮脉: 浮脉惟从肉上行,如循榆荚似毛轻: 三秋得令知无恙,久病逢之却可惊. 脉象:轻取即得,重按稍减而不空.浮在皮毛,如水漂木,举之有余,按之不足.为脉位浮浅. 主病:表证. 脉理:邪犯肌表,正气抗邪 ...

  • 脉诊笔记(十六)

    脉诊的运用,只在望.闻.问的基础上,获得对该病的初步印象,再进而诊脉,判断疾病的性质,病位及病的程度.<脉学辑要>说:"已有此证,当诊其脉,以察其阴阳表里,虚实寒热,而为之处措. ...

  • 脉诊笔记(十五)

    脉象受到体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这是因为机体为了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地进行自我调节,从而表现出各种生理变异,这种生理变异也体现在脉象上.但这种变异只是暂时的,可逆的,而且仍然有胃.有神.有根,属于正 ...

  • 脉诊笔记(十四)

    脉象特征:三部有脉,不浮不沉,不快不慢,一息4~5至,不大不小,从容和缓,节律一致,尺部沉取有力. 脉象特点:有胃.有神.有根. (一).有胃 概念:脉之胃气,主要反映脾胃运化功能的盛衰.营养状况的优 ...

  • 脉诊笔记(十二)

    左血右气,即左手偏旺于血,右手偏旺于气. 肺主气,位于胸中,为宗气之所居,所以,右寸配肺与胸中: 心主血,膻中(心包)为心的外围,所以左寸候心与膻中: 脾居中焦,脾胃互为表里,气行于右,故以右关配脾胃 ...

  • 脉诊笔记(十)

    气血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血→属阴主静,充盈脉道.血之盈亏,直接关系到脉之大小. 气→属阳主动,推动血液运行,固摄血液在脉道之内,同时决定了心搏的强弱与节律. 病理→气血不足,则脉 ...

  • 脉诊笔记(四三)

    牢脉的脉象居于沉位,弦长实大,坚挺搏指.<医家必读>:"牢,兼弦长实大,四象合为一脉也,但于沉候取也." 牢脉位沉,弦长实大,是正强邪盛,正邪奋力交争,激扬气血,鼓捕血 ...

  • 脉诊笔记(三二)

    虚脉的组成有四个要素:浮.迟.大.空. 虚脉的主要特征就是按之无力.与虚脉相似脉有:浮.芤.划.散.微.弱.濡. 一.虚与浮:浮脉轻取即得,举之有余,按之不足.这个按之不足,只是与浮取相比较而言,并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