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诊笔记(十八)
相关推荐
-
太阳表证—(二)麻黄汤证
太阳表证—(二)麻黄汤证
-
【伤寒论条文及学习笔记】伤寒论第1条
【伤寒论条文及学习笔记】伤寒论第1条
-
疾病病位传变
人体罹病以后,在正邪相互斗争的过程中,由于双方力量强弱的变化,从而引起疾病的发展.转移.演变,这便是疾病传变的涵义. 病位传变指人体某一部位的病变,通过经络的途径波及扩展到其他部位,从而影响到该部 ...
-
中医脉诊(十八)
中医脉诊(十八)
-
脉诊笔记(八)
实用脉诊分:大小,快慢,硬软,浮沉,匀乱. 1.大小:管察气.大→气旺,小→气虚. 2.快慢:管察精.快→精虚,慢→精足. 3.硬软:管察火.硬→火多,软→火少. 4.浮沉:管表里.[亦可说阴阳]浮→ ...
-
脉诊笔记(四八)
<脉里求真>:伏则匿于筋下,轻取不得,重按涩难,委曲求之,或三部皆伏,一部独伏,附着于骨而始得.凡沉微细短,皆属伏类.不似短脉之尺寸短缩而中部显然,沉脉之三部皆沉而按之即得也. 伏为阻隔闭 ...
-
脉诊笔记(三十)
滑脉的脉象,往来流利,如贯珠转动,往来前却.与其相类似的脉,滑和数,都是往来流利,但是,滑脉的主要特征是往来前却,前是前进,却是后退.进而复却,就像珠子滚动一样.数脉的特征是往来都很快,感觉不出有滚动 ...
-
脉诊笔记(二十)
迟脉: 迟来一息至惟三,阳不胜阴气血寒: 但把浮沉分表里,消阴须益火之源. 脉象:脉来迟慢,一息不足四至. 主病:寒证,迟而有力为实寒,迟而无力为虚寒.亦见于邪热结聚于里之实热证.为脉率小于正常. 脉 ...
-
脉诊笔记(十九)
沉脉: 水行润下脉来沉,筋骨之间软滑匀: 女子寸兮男子尺,四时如此号为平. 相类诗: 沉帮筋骨自调匀,伏则推筋着骨寻: 沉细如绵真弱脉,弦长实大是牢形. 主病诗: 沉潜水蓄阴经病,数热迟寒滑有痰, 无 ...
-
脉诊笔记(十六)
脉诊的运用,只在望.闻.问的基础上,获得对该病的初步印象,再进而诊脉,判断疾病的性质,病位及病的程度.<脉学辑要>说:"已有此证,当诊其脉,以察其阴阳表里,虚实寒热,而为之处措. ...
-
脉诊笔记(十五)
脉象受到体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这是因为机体为了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地进行自我调节,从而表现出各种生理变异,这种生理变异也体现在脉象上.但这种变异只是暂时的,可逆的,而且仍然有胃.有神.有根,属于正 ...
-
脉诊笔记(十四)
脉象特征:三部有脉,不浮不沉,不快不慢,一息4~5至,不大不小,从容和缓,节律一致,尺部沉取有力. 脉象特点:有胃.有神.有根. (一).有胃 概念:脉之胃气,主要反映脾胃运化功能的盛衰.营养状况的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