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表证—(二)麻黄汤证
相关推荐
-
【连载】《伤寒论》解读44
导语 今天继续来逐条解读<伤寒论>,小编也不知道能连载多长时间,希望能善始善终吧,历史文章列表如下: 太阳病,外证未解,不可下也,下之为逆.欲解外者,宜桂枝汤.(44) 本条垂法示戒,让人 ...
-
许叔微二味药搞定庸医误治问题
许叔微是谁,他是宋代杰出的医学家.研究和活用<伤寒论>之大家.经方派创始人之一,江苏人.许叔微心慈近佛,志虑忠纯,遇事敢言,为人豪爽,弃官归医,终享"名医进士"之誉,百 ...
-
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此当发其汗。麻黄汤主之。服药已,微除,其人发烦,目瞑,剧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
逐句精解: 1.太阳病,有中风,伤寒,风温,温病等,具体需要靠脉证和体症判断.在这里是指伤寒,因为紧接着讲了脉浮紧. 2.脉浮紧.浮紧代表伤寒,是典型的伤寒脉象.浮代表邪在表,紧代表伤于寒的程度在体表 ...
-
每天学习一条伤寒论 (第51、52条)
从头学中医 让更多人了解中医 每天学习一条伤寒论 (第51.52条) 讲者:孙洁 编辑:东旭 51.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宜麻黄汤. 52.脉浮而数者,可发汗,宜麻黄汤. 第51条,52条所述相近 ...
-
每天学习一条伤寒论 (第46条)
从头学中医 让更多人了解中医 每天学习一条伤寒论 (第46条) 讲者:孙洁 编辑:东旭 46.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此当发其汗.服药已,微除,其人发烦,目瞑,剧者 ...
-
太阳脉症麻黄汤证概述——《伤寒论》通俗讲话之三
麻黄汤是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解热袪痰剂,它的适应证是:"脉浮紧(或浮数),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柯韵伯说:"予治冷风哮,与风寒湿三气成痹之症,用 ...
-
太阳脉症桂枝汤证概述——《伤寒论》通俗讲话之二
太阳脉症桂枝汤证概述--<伤寒论>通俗讲话之二 怎样是太阳病?在第一讲里已经说过,就是"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等的综合病征.在这些综合病征的基础上,再加以有" ...
-
太阳表证和太阳类证病案
三个案例,第一个是失败案例 前面两个主要是素体气虚之人,普通感冒和温病早期的区别. 第三个案例是典型的"冬不藏精.春必病温"的临床实践. 病例1:18年10月3日 林**(此为误诊 ...
-
二十三、汗出谵语者,以有(躁)〔燥〕屎在胃中,此为风也。须下(之)〔者〕,过经(这里是太阳表证解除之意思。成无己注:须过太阳经无表证。)乃可下之……
二十三.汗出谵语者,以有(躁)[燥]屎在胃中,此为风也.须下(之)[者],过经(这里是太阳表证解除之意思.成无己注:须过太阳经无表证.)乃可下之.下之若早,语言必乱,以表虚里实故也.下之(则)愈,宜 ...
-
【太阳表证、少阴里证与太阴兼表证有何不同...
[太阳表证.少阴里证与太阴兼表证有何不同?] 少阴兼表证亦称太.少两感证,其病机与阳气素虚,复感外邪所致.为少阴阳虚,外邪袭表,又直中少阴之证.主要见证为发热较轻.恶寒.无汗.脉沉.而无明显的吐利厥逆 ...
-
郝万山讲伤寒论14 — 太阳伤寒与麻黄汤的适应证
太阳伤寒与麻黄汤的适应证 大家好,我们上课. 我们上次课主要讲的是桂枝汤加减运用的举例.我们大体回忆一下,我们讲了哪些方证呢? 我们首先谈到了桂枝加葛根汤的适应证,它是治疗中风,尤其是风邪在太阳经脉, ...
-
郝万山讲伤寒论第十四讲 太阳伤寒与麻黄汤的适应证
郝万山讲伤寒论 第十四讲 太阳伤寒与麻黄汤的适应证 太阳病的第二个类型:太阳伤寒. 太阳伤寒表实证,第3条"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quo ...
-
太阳表证—(三)葛根汤证
①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葛根(四两),桂枝.芍药.炙甘草(各二两),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先煮葛根,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 ...
-
太阳表证—(一)桂枝汤证
1.适应症 ①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恶寒复恶风,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桂枝三两,去皮(味辛热),芍药三两(白芍,味苦酸,微寒),甘草二两,炙(味甘平),生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