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也有上去的可能
相关推荐
-
什么是最好的缅怀
5月22日,"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驾鹤西去.人们从四面八方自发赶往湖南长沙,眼含热泪,冒雨送别,对他致以崇高的敬意.他像一座大山, ...
-
袁隆平对世界的贡献到底有多大,为何没有获得诺贝尔奖?
1930年9月7日,在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内,一名男婴呱呱坠地.这一年,中国粮食产量不到3000亿斤,以山东省为例,小麦的平均亩产量是120斤,大豆是130斤,高粱是180斤. 袁隆平出生后,就随着父母 ...
-
悼念袁隆平爷爷
悼念袁隆平爷爷 801班 28号 莫谨宏 "我一直有两个梦,第一个梦是禾下乘凉梦,第二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 袁隆平于1930年9月7日出生于北京,江西省九江市德安 ...
-
国际锐评丨世界为何刷屏怀念袁隆平
5月24日,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遗体送别仪式在湖南长沙举行.自他22日离世,包括联合国在内的多个国际机构.多国政府部门以及全球媒体和网民,纷纷发文缅怀-- "他的 ...
-
走过一地荒芜,身后的世界都是他的种子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于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 和这 ...
-
姜浩的散文:纪念袁隆平,从节约粮食开始
2021年5月22日,是举国上下悲恸的日子:"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离世,享年91岁.人们用各种方式追悼这位共和国脊梁. 当端起饭碗,看着热腾腾的白米饭,不禁泪如泉涌.袁老永远离 ...
-
袁隆平走了,但人们会永远记得他的梦
图片来源于人民日报官方微博. 袁老还是没撑过来. 今天13时07分,"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 网友们从不敢相信,再到为他祈祷,直到最终陷入 ...
-
袁隆平的贡献不止是杂交稻
提起袁隆平,人们本能想到的是杂交稻.袁隆平并不是第一个培育出杂交稻的人,美国农学家琼斯于1926年首先提出了水稻具有杂种优势的理论.美国人Henry Beache在1963年于印度尼西亚最先培育成功杂 ...
-
从今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2021年5月22日,13点07分,袁隆平先生去世了.从没有人像他一样,解决了数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中国不会再因为天灾而出现粮食不足 . 谁曾想到,几十年前,还有很多中国人吃不饱饭呢?饥荒的那一段岁月, ...
-
神仙归去,天地相感!珍惜碗里的粮食,就是对袁老最好的纪念
碗中有粮,心中有您,感恩同一时空,共存的每一分每一秒.很遗憾没能回到长沙送送袁老.今天就写写袁老吧. 有人说,袁老离去,是神仙归位了,他完成了使命. 我想说,他活着,是为了人民的粮食:逝去,终成后世的 ...
-
让我们都吃饱饭的人——袁隆平爷爷
让我们都吃饱饭的人--袁隆平爷爷 801班 6号 邓享轩 饥饿,是一种什么感觉?只是肚子饿得叫吗?不!我们远不懂饥饿的残酷. 新中国刚成之不久,还只是一位站不用住脚的孩子,因为人口多,粮食 ...
-
【濮鸿随笔】昨夜山河齐恸震 今朝双星辞九州
一. 昨夜山河齐恸震,今朝双星辞九州 5月21日一夜之间,华夏大地两个地域发生不同级别的地震,一场冥冥中,就预感有些事情要发生. 22日中午13时05分,"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 ...
-
诗朗诵|袁隆平赞
<袁隆平赞> 文/余家任(湖北宜都) 朗诵/云上 你从一个乡村教师走来 安江立业 一介农夫装扮 人格有特质 朴素简单 灵魂闪金光 博爱温柔 西南农大学本领 "两梦一心&qu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