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九龄谏废太子(资治通鉴卷二一四之八)
相关推荐
-
此物最相思——王维传(第202章)
第202章 小友如你 事实上,朝廷势态的变化,比王维预计的来得还快. 继张九龄因反对寿王大婚地点而引起李隆基不满后,不多久,张九龄再次因为一个人而和李隆基发生了分歧.这个人,就是幽州节度使张守珪. 张 ...
-
解读唐史,唐玄宗李隆基为何会“一日杀三子“?他受了谁的蛊惑?
唐朝开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四月的某一天,唐玄宗李隆基下诏赐死废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 这就是所谓的"一日杀三子",这三位皇子都是被冤杀的,特别是废太子李瑛,获得了当时 ...
-
此物最相思——王维传(第201章)
第201章 暗流汹涌 既然李瑁对杨玉环一见钟情,且武惠妃也力挺杨玉环,李隆基便成全了李瑁,决定于735年12月为李瑁和杨玉环举行盛大的婚礼.商议婚礼地点时,李隆基和武惠妃不约而同地想到了大明宫麟德殿. ...
-
中国历史上的“杀儿第一人”,再血腥的家庭悲剧也莫过于此了
开元三年被册立为太子的李瑛是李隆基的次子,他的母亲也母凭子贵荣升为丽妃.可惜的是,李瑛最后遭到武惠妃的迫害,连同他的两名兄弟一起,在一天之内被李隆基处死了. 说到这可能有人会问,按照封建王朝的继承制, ...
-
此物最相思——王维传(第222章)
午膳后,风雪已停,王维思忖片刻,还是决定前往张九龄府上. 张九龄显然也知道了左补阙杜琎被贬为下邽县令一事,一见到王维,便提醒他道:"摩诘,李林甫拿谏官煞性子,显然是要把控朝政.你要谨慎行事, ...
-
此物最相思(第84章)
午膳后,风雪已停,王维决定前往张九龄府上. 张九龄显然也知道了杜琎被贬一事,一见到王维,便提醒他道:"摩诘,李林甫拿谏官煞性子,显然是要把控朝政.你须谨慎行事,切莫落人口实." & ...
-
唐玄宗李隆基为何如此冷血?一天杀了三个儿子,与一个女人有关
公元735年,唐太子李瑛,与弟弟李瑶.李琚,一日之内被他们的亲生父亲唐玄宗李隆基,废黜储君之位与王爵,继而又被赐死. 他们三兄弟究竟犯下了什么过错,使他们的亲生父亲虎毒食子? 杀害皇子前的后位争夺站 ...
-
此物最相思——王维传(第230章)
不出几日,太子和二王冤屈而死的消息就辗转传到了荆州. 当孟浩然上门告诉张九龄这一消息时,他正在书房伏案写字,惊闻噩耗,手中的笔不由一抖,在宣纸上留下了沉重的一笔. "消息属实?"张 ...
-
此物最相思(第85章)
让王维万万想不到的是,张九龄离开长安没几天,他竟然莫名其妙官升一级,从中书省的右拾遗擢升为御史台的监察御史. 这日散朝后,牛仙客百思不得其解,来中书省求见李林甫."李大人,这王维明明和张九龄 ...
-
张九龄罢相(资治通鉴卷二一四之九)
李林甫为了自己上位,认为张九龄是自己的障碍,于是一有机会就在玄宗面前说张九龄的坏话,时间一长,玄宗就开始逐渐疏远张九龄了. 李林甫引荐萧炅为户部侍郎.萧炅一向不学无术,有一次在中书侍郎严挺之面前把&q ...
-
既以功立,当以罪废(资治通鉴卷二一〇之十四)
当初,唐玄宗在筹划诛杀窦怀贞等人时,曾先召见过崔湜,想将他纳作自己心腹.崔湜的弟弟崔涤对他说:"无论皇帝问到你什么,你都不能有所隐瞒.(主上有问,勿有所隐.)"然而崔湜并没有采纳. ...
-
宋璟谏中宗诛囚(资治通鉴卷二〇八之八)
处士韦月将上书控告武三思和韦皇后通奸,日后必将谋乱叛逆.唐中宗看后勃然大怒,下令将韦月将斩首.黄门侍郎宋璟上奏要求中宗依法推问,中宗见有人反对,越发愤怒.他顾不上穿戴整齐,拖着便鞋走出洛阳宫的侧门,对 ...
-
范献忠谏中宗(资治通鉴卷二〇八之十)
先前,秘书监郑普思把他自己的女儿送入后宫,监察御史灵昌县人崔日用曾上奏弹劾他,中宗因而没有听从崔日用的意见.后来郑普思在雍州和歧州两地聚集党羽阴谋作乱,事发后西京留守苏瓌逮捕了郑普思,穷究其罪.郑普思 ...
-
王琚谏李隆基(资治通鉴卷二一〇之十一)
当初,河内人王琚参预了王同皎等人谋杀武三思的谋划.事发后他亡命出逃,在江都以代他人抄书为生.李隆基被立为太子以后,王琚回到了长安,被任命为诸暨县主簿.上任前,王琚到东宫去拜谢太子李隆基.王琚走上殿廷之 ...
-
太平、千金公主(资治通鉴卷二〇四之十)
武则天想将她女儿太平公主嫁给她伯父武士让的孙子武攸暨.武攸暨当时任右卫中郎将,业已娶妻.于是武则天秘密指使人杀死他的妻子,再将太平公主嫁给他.太平公主长得方额大腮,多权变有谋略,武则天认为这个女儿和自 ...
-
循吏轶事(资治通鉴卷二〇四之九)
这个时期,朝廷执法官吏竞相施行严刑峻法,只有司刑丞徐有功.杜景俭仍保持公平宽恕之心.那些被检举告发的人都说:"如果遇到来俊臣.侯思止就难逃一死,如果遇到徐有功.杜景俭就一定能活.(遇来.侯必 ...
-
卿不识字,岂堪御史(资治通鉴卷二〇四之七)
醴泉有个叫侯思止的人,一开始靠卖饼谋生.后来他给游击将军高元礼当仆人,以诡诈无赖谋生.恒州刺史裴贞杖责了一名判司,判司指使侯思止诬告裴贞和舒王李元名谋反.李元名因此被废黜,流放和州,他的儿子豫章王李亶 ...
-
酷吏杂事三则(资治通鉴卷二〇四之六)
左肃政大夫.同平章事骞味道一贯不把殿中侍御史周矩放在眼里,并多次数落说他不会办事.这时恰好有人罗织罪名告发骞味道,武太后命周矩负责审讯.周矩对骞味道说:"你经常责备我不会办理,今天我就按你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