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献忠谏中宗(资治通鉴卷二〇八之十)

(0)

相关推荐

  • 这位唐朝宰相是丧门星,无论投靠谁,即使权势再大也立即倒霉

    在武则天驾崩之后,唐朝朝廷出现了一系列眼花缭乱的变化,各色人等你方唱罢我登场,直到唐玄宗李隆基当上皇帝后才稳定下来.在此之中,有一位宰相,简直是丧门星,也可以说是天煞孤星,他投靠的都是最为炙手可热的人 ...

  • 此人能力平平却当了十年宰相,皇帝说:因为你与反贼长得像

    开元四年,唐玄宗李隆基宣布了一个令人不解的决定:擢升源乾曜为黄门侍郎.同紫微黄门平章事.这就是让源乾曜进入了宰相班底,然而,无论从资历.能力.人望以及官场经验来说,源乾曜实在差得太远了.因此,没有多久 ...

  • 宋朝历史人物——留正(宋朝宰相)

    留正,谥忠宣,南宋永春昭善里留湾(今永春县桃城镇留安村)人,乃五代清源军节度使留从效六世孙.生于宋高宗建炎三年,卒于宁宗开禧二年,年七十八岁.历孝宗.光宗.宁宗三朝,是名符其实的"三朝元老& ...

  • 卢俌定突厥策(资治通鉴卷二〇八之十二)

    神龙二年十二月己卯(初八),突厥阿史那默啜进犯鸣沙,唐灵武军大总管沙吒忠义与突厥兵交战,结果唐军战败,阵亡六千余人.丁巳(初十),突厥兵进犯原州和会州等地,抢掠了陇右的军马一万多匹之后撤走.唐中宗得到 ...

  • 李旦脱嫌疑(资治通鉴卷二〇八之十四)

    当初,右台大夫苏瓌负责审问太子李重俊的党羽,罪犯中有人牵扯上相王李旦,苏瓌秘密在中宗面前为相王申辩,中宗这才不追究此事.扳倒了太子,安乐公主和兵部尚书宗楚客就开始把目标转向相王李旦.他们指使侍御史冉祖 ...

  • 魏元忠之贬(资治通鉴卷二〇八之十五)

    起初,由于武三思专擅朝廷大权,右仆射.中书令魏元忠心中常常愤懑忧郁.太子李重俊兴兵诛杀武三思的时候,正好在永安门与魏元忠的儿子太仆少卿魏升相遇,便顺便裹胁他一起入宫.太子一死,魏升也被乱兵所杀.事后魏 ...

  • 宋璟谏中宗诛囚(资治通鉴卷二〇八之八)

    处士韦月将上书控告武三思和韦皇后通奸,日后必将谋乱叛逆.唐中宗看后勃然大怒,下令将韦月将斩首.黄门侍郎宋璟上奏要求中宗依法推问,中宗见有人反对,越发愤怒.他顾不上穿戴整齐,拖着便鞋走出洛阳宫的侧门,对 ...

  • 中宗复位(资治通鉴卷二〇七之十二)

    武则天病得非常严重,麟台监张易之和春官侍郎张昌宗兄弟二人居宫中执掌朝中大权.张柬之.崔玄暐和中台右丞敬晖.司刑少卿桓彦范以及相王府司马袁恕己在朝外密谋处死张易之和张昌宗二人.张柬之对右羽林卫大将军李多 ...

  • 陈子昂谏武皇征囚徒家奴(资治通鉴卷二〇五之十二)

    万岁通天元年九月,武皇下令道:"天下囚犯及有勇力的官民家奴,由官府出钱赎出,发往前线进攻契丹.(天下系囚及庶士家奴骁勇者,官偿其直,发以击契丹.)"朝廷同时命令崤山以东靠近边地的各 ...

  • 蒋俨谏田游岩书(资治通鉴卷二〇二之十六)

    唐高宗征召隐士田游岩担任太子洗马,在东宫负责对太子规劝教诲.然而,田游岩却并没有发挥出该有的任用.右卫副率蒋俨为此写信责备田游岩道:"您凭借隐士巢父.许由那样高的节操,傲视唐尧.虞舜那样的圣 ...

  • 来公敏谏止西巡(资治通鉴卷二〇一之十五)

    总章二年秋八月丁未朔(初一),唐高宗发诏令,准备于十月去凉州视察.当时陇右空虚,朝中大臣大多认为皇帝不宜巡幸该地.唐高宗知道后,于辛亥(初五)来到延福殿,召集五品以上官员进行训话,他说:"自 ...

  • 贾言忠论东征(资治通鉴卷二〇一之十)

    高丽国泉盖苏文(泉字本为渊字,因避高祖讳改为泉)去世,长子泉男生代任莫离支(莫离支,类似但权势高于中原之宰相,篡位专用岗).泉男生刚掌高丽大权后即四处出巡,他指派他的弟弟泉男建.泉男产镇守首都处理日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