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元忠之贬(资治通鉴卷二〇八之十五)
相关推荐
-
狄仁杰为武则天效力同时也心怀李唐,他在复辟中扮演怎样的角色?
作者:Yanni 01 配图:Yanni 01 / 编辑:清懿 很多人都是从电视剧<神探狄仁杰>中认识狄仁杰的,对他的印象还停留在"元芳,你怎么看?".其实,历史上狄仁 ...
-
唐中宗登基后,武三思与皇后私通,唐中宗为何不杀他?
唐中宗登基后,武三思与皇后私通,唐中宗为何不杀他? 公元705年,武则天被迫退位,太子李显登基称帝,大唐的皇位兜兜转转又回到了李氏的手中,在唐中宗李显登基后,按照正常逻辑,肯定要连根铲除势力庞大的武氏 ...
-
武则天想立侄子武三思为太子,狄仁杰:臣未曾听闻侄子供奉姑姑
<资治通鉴·唐纪二十二>:他日,(武则天)又谓仁杰曰:"朕梦大鹦鹉两翅皆折,何也?"对曰:"武者,陛下之姓,两翼,二子也.陛下起二子,则两翼振矣." ...
-
狄仁杰做的这四件事,让唐高宗叹服:“真大丈夫也!”
狄仁杰(630年-700年),字怀英,并州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人.唐代政治家,武则天武周时期两度为相. 狄仁杰和北宋时期的名臣包拯一样,以不畏权贵著称,屡屡为民请命,并且终身清廉. 狄仁杰为后世所津 ...
-
唐朝历史人物——狄仁杰(千古名相)
狄仁杰(630─700),字怀英,阳曲县(今太原市南郊区狄村)人.唐代名臣,武则天时期曾任宰相,杰出的政治家. 东莞榴花公园英雄广场狄仁杰塑像仁杰的祖父名孝绪,贞观时期任尚书左丞.父亲名知逊曾任夔州长 ...
-
袁楚客与魏元忠书(资治通鉴卷二〇八之七)
魏元忠从端州回京后被任命为宰相,此后他一改常态,再也不犯颜直谏了,遇事只是随波逐流,朝野对他的表现十分失望.酸枣县尉袁楚客为此专门写信给魏元忠,他说:"现在皇帝刚刚即位,只应使德政日新,您应 ...
-
范献忠谏中宗(资治通鉴卷二〇八之十)
先前,秘书监郑普思把他自己的女儿送入后宫,监察御史灵昌县人崔日用曾上奏弹劾他,中宗因而没有听从崔日用的意见.后来郑普思在雍州和歧州两地聚集党羽阴谋作乱,事发后西京留守苏瓌逮捕了郑普思,穷究其罪.郑普思 ...
-
卢俌定突厥策(资治通鉴卷二〇八之十二)
神龙二年十二月己卯(初八),突厥阿史那默啜进犯鸣沙,唐灵武军大总管沙吒忠义与突厥兵交战,结果唐军战败,阵亡六千余人.丁巳(初十),突厥兵进犯原州和会州等地,抢掠了陇右的军马一万多匹之后撤走.唐中宗得到 ...
-
李旦脱嫌疑(资治通鉴卷二〇八之十四)
当初,右台大夫苏瓌负责审问太子李重俊的党羽,罪犯中有人牵扯上相王李旦,苏瓌秘密在中宗面前为相王申辩,中宗这才不追究此事.扳倒了太子,安乐公主和兵部尚书宗楚客就开始把目标转向相王李旦.他们指使侍御史冉祖 ...
-
李重福之乱(资治通鉴卷二〇九之十五)
韦后临朝的时候,吏部侍郎郑愔被贬为江州司马.郑愔去江州时曾秘密地经过均州,他和均州刺史.谯王李重福以及洛阳人张灵均密谋起兵诛除韦氏集团.只是未等他们发难,韦后集团就已被李隆基等人翦除.后来李重福改任集 ...
-
陈子昂二疏(资治通鉴卷二〇三之十五)
麟台正字.射洪人陈子昂上疏朝廷,认为:"朝廷派遣使者巡察四方,不可任用不称职的人,刺史.县令诸官员不可不认真选择:近年来百姓疲于征战,不可不好好安抚.(朝廷遣使巡察四方,不可任非其人,及刺史 ...
-
娶妇得公主,无事取官府(资治通鉴卷二〇二之十五)
当初,太原王王妃病逝,武则天提出让自己的女儿太平公主作为女道士,为死者乞求冥福.后来吐蕃向唐廷提出和亲,希望娶太平公主为妻,唐高宗不愿,便为她建立太平观,由她为观主,以此回绝吐蕃.这时,朝廷为太平公主 ...
-
来公敏谏止西巡(资治通鉴卷二〇一之十五)
总章二年秋八月丁未朔(初一),唐高宗发诏令,准备于十月去凉州视察.当时陇右空虚,朝中大臣大多认为皇帝不宜巡幸该地.唐高宗知道后,于辛亥(初五)来到延福殿,召集五品以上官员进行训话,他说:"自 ...
-
韦后临朝(资治通鉴卷二〇八之二)
神龙元年二月甲子(十四日),唐中宗李显复位后,将他的妃子韦氏立为皇后,大赦天下:又追赠韦后之父韦玄贞为上洛王,追赠韦后之母崔氏为上洛王妃. 左拾遗贾虚己上疏劝谏,他说:"异姓之人不得封为王爵 ...